APP下载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5-02李锋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李锋

(赣州市立医院脑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锋

(赣州市立医院脑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择取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参照组患者施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有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出血量,改善患者并发症情况,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这一治疗方案。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高血压患者中比较普遍的并发症,且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增加患者死亡率。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1]。就目前情况而言,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通常是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为主,但是这种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中探讨了借助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临床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择取赣州市立医院于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参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68.7±3.1)岁,实验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8.0±3.0)年,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1.2.2 实验组 给予实验组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依据患者血肿的具体位置,确定患者体位是仰卧还是侧卧,然后选择穿刺点,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借助CT扫描定位,从而明确穿刺平面、方向,还有穿刺针长度。一般情况下会选择电钻驱动YL-1型,钻穿患者颅骨及硬脑膜后,再选择圆头塑料针芯,慢速度置入血肿表层,然后拔出针芯,测孔接引流管,继而达到患者患病处表层液态部分;再次使用新的圆头针芯,将其推至血肿中心,慢速度清除血肿,然后借助肝素生理盐水,对患病病灶部位实施血肿清洗,待血肿清除后,拔掉穿刺针,对患者进行局部缝合包扎[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功能指标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针对数据分析及处理部分,选取了全新的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指标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指标评分对比(±s)

P值0.0000 0.0000项目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实验组(n=45)48.54±6.84 114.95±34.84参照组(n=45)90.51±10.43 286.54±78.53 t值22.5726 13.398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医学中,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长,而伴随患病人数的增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疾病的死亡率,这其中以脑出血并发症的死亡率最高,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来说,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病情会急剧恶化,继而引发患者死亡,给患者家属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3]。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通常是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虽然这种治疗方案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消除患者血肿,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大量出血现象,引发非常严重脑损害[4]。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机率对比(n)

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相较于参照组的85%具有显著优势,且在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上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微创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不断拓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实际应用中收获了极佳的治疗效果,相较于以往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不仅体现在手术时间较短上,而且还体现在患者创伤较小方面,最重要的是这种手术方法极易操作,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机率相对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建议在今后的临床中大力推广[5]。

微创手术模式的诞生对于临床医学而言可谓是益处多多,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患者创伤,提升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满意度。本文中主要探讨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这在手术治疗方案借助相关设备对患者病变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排查,确定患者血肿具体情况,然后根据于此展开了深入的病理分析,继而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施以局部麻醉,这可以最大限度上消除由麻醉引发的后遗症。因此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临床中极力推广这一手术治疗方案[6]。

伴随科技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比例正在逐年升高,针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来说,临床中存在两种治疗方案:其一是硬通道治疗方案,其二是软通道治疗方案,前者由于自身存在的弊端因而在医学中并没有得到推广,而后者是目前医学中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案,将患者手术风险降至最低[7-8]。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以微创颅内血肿切除术获得了极佳的临床应用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能够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继而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治疗有效率。本文对这一手术治疗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与讨论,借助数据分析获得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因此建议在之后的临床治疗推广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1]覃宗华,成庆辉,潘国斌,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8(20): 29-30,32.

[2]高泽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241-242.

[3]孙旭,杨东波,蒋传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2(47):164-167,170.

[4]孙永,孙辉,姚凯华.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例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21(42):2534-2536.

[5]张宗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效果评估[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5):138-139.

[6]韩莹,张智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12):52-53..

[7]陈锐锋,黄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1(22):123-124.

[8]余建荣.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8):49-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33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