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嵩明竹子科技园的建立

2017-05-02贺帮钊谭汝强

世界竹藤通讯 2017年2期
关键词:竹种科技园竹子

高 恒 贺帮钊 谭汝强

(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嵩明 651700)

云南省嵩明竹子科技园的建立

高 恒 贺帮钊 谭汝强

(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嵩明 651700)

竹子科技园建设是七彩云南、多彩昆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子科技园是一种科技入户的新型模式,对于我国保护竹类的多样性、大力开发民族竹文化资源、推进竹子生态产业化、发展特色竹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竹子科技园的建设过程,包括科技园的建设原则和建设内容,分析了科技园的成本与效益。文章认为,嵩明县竹子科技园作为云南省全面发掘少数民族竹文化和开发竹产业的先导工程之一,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为其他地区竹科技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竹子科技园;珍稀资源保护;竹文化;竹产业

竹类植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第二森林”之美誉。竹子形体高大、生长迅速、形态优美, 也是一种优良的园林景观植物。现代竹子科技园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绿化,而是代表了以科技、文化、生态、旅游为主,贴近人文生活环境的园林发展方向。根据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家林业局竹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及云南省竹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昆明市嵩明县小街镇东屯村建立了面积10 hm2的竹子科技园,目的是充分发挥竹类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嵩明竹子科技园建设以综合开发竹产业、引种保存珍贵竹种资源为指导思想,力求建设成集资源培育、种质保存、良种选择繁育、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竹文化展示、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科技园,在开展竹类资源培育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同时,为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保障,促进现代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嵩明竹子科技园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改善民生、弘扬竹文化、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项目区建设概况

1.1 科技园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嵩明竹子科技园项目选址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小街镇东屯村。该处邻近沪昆高速昆曲段、渝昆高速嵩侍段,距离昆明市65 km,距离曲靖市80 km;地理坐标为103°5′20″ E,25°20′18″ N,海拔1 910 m;占地面积10 hm2。项目区交通、通讯便利,经济较发达,科技园周边有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国家级农业综合体景区“晨农农业博览园”及3家大型外资企业。

项目区气候属高原型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干湿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条件优越。年均气温15 ℃,极端最高温30.4 ℃,极端最低温-7.8 ℃,年平均降水量1 200 mm,平均日照时数2 200 h,霜期113 d。地形为平地,土地类型为农耕地,黑壤土土层厚度1 m以上。项目区自然条件十分适合暖性、温性竹类的生长,是国内最适宜温性和暖性竹子生长的地区之一。

1.2 项目实施主体

竹子科技园的建设方为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嵩明县恒兴竹子种苗园,2015年3月注册,注册资金1 000万元,法人代表杨晓爱。该企业从事竹子产业17年,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建立起友好的贸易关系,竹子种子、苗木、组培技术、栽培技术、采伐运输技术出口到美国、意大利、巴西、肯尼亚、加纳、南非、印尼、泰国等100多个国家,公司年销售额3 000万元。公司雄厚的实力和坚实的技术后盾是建设竹子科技园的重要保障。

2 科技园建立原则

1) 整体性原则。开发、培育、保护竹类资源,发展竹文化旅游,应以综合协调和总体发展为基础,重视人文精神,挖掘、体现竹文化内涵;寓教学、生产、科研、科普与观赏娱乐为一体;实现强强联手,多方共赢,发挥整体功能。

2) 生态性原则。结合传统民族文化与科技创新,突显出自然美、绿色美、生态美。

3) 技术创新原则。竹子科技园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必须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技术创新;运用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开发新产品,占据市场并且实现市场价值[1]。

4) 突出特色原则。竹子科技园将对外开放旅游,面临的产品市场有差异性、相关性及替代性,客源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应增加科技园的创新特色,扩大差异性,提升市场竞争力。

5) 参与性原则。竹子科技园应在坚持社区群众、企业、政府、专家等多方参与,群策群力的前提下进行总体规划和建设,旅游业和竹产业开发。

6) 可持续发展原则。有效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实现社会、生态、经济3大效益兼顾和可持续发展[3]。

3 科技园功能分区

嵩明竹子科技园以竹子品种展示、竹文化知识传播、竹林风光、竹子生态旅游为主,兼顾一定的生产、生态功能。科技园分为竹种园区、游园区、竹产品示范区、竹产品生产区4个区域(图1)。

3.1 竹种园区

竹种园区面积1.67 hm2,位于科技园的西侧,栽植了160种能耐-12 ℃低温的竹种。平均每40个竹种一个小区,每个竹种栽种100 m2。竹种栽植特点为:散生竹与丛生竹交错种植;大型、中型及小型竹子交错种植;2种不同种的散生竹间隔70 cm,用混泥土隔开;同属竹种尽可能栽植在相邻地段。

3.2 游园区

游园区面积3.33 hm2,位于竹种园区的东侧,分为3个区域:

1) 竹子迷宫区,面积约1 hm2,用凤凰竹打造1个竹子迷宫,弯延曲折、上下起伏,地势高1.8 m左右,其间铺上草坪,让人们如同进入一个神话世界的感觉,可以组织游客进行娱乐比赛,优胜者有奖品。

图1 嵩明竹子科技园示意图

2) 餐饮休闲区,面积约1.67 hm2,设有1个游泳池(长50 m、宽20 m),多个休闲竹楼(20 m2/栋),竹楼餐厅(30 m2/栋)。该区域栽植了10种5~10 m高的观赏竹,竹林间设有50个竹长凳和10个竹亭。在园区的运动场、停车场周围、主干路两侧和园区四周,栽植了高6~10 m、粗2~3 cm的熊猫竹,高矮搭配、错落有致。在此区域,人们可以休闲休息,饮竹汁、竹茶,喝竹酒,品尝全竹宴;也可以疗养健身,享受竹林中富足的氧气和负氧离子[4]。

3) 竹文化观景园,面积约0.67 hm2,以种植观赏竹为主。走进观景园,色泽各异的观赏竹,如茎秆呈方形的方竹、箨鞘紫红色的红竹、形如矛枪的花竹、老秆金黄色的花孝顺竹、秆部紫黑色的紫竹;姿态各异的苦竹、绵竹、甜竹、刚竹,蕴含典故的邓竹、薯竹,从外国来华定居的大明竹,等等,给人以独、奇、秀、美的感觉。该区域以亭、台、楼、阁、轩、榭、石、碑、廊、坊、桥、竹盆景等园林小景相结合,集中展示历史文人墨客的咏竹、诗词、对联、匾额、书画等竹文化文学作品。例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青梅竹马”,“竹林七贤”,“东坡咏竹”,“板桥画竹”,“羲之品竹”等[5]。小桥流水行走其中,修筑0.13 hm2水塘、小溪,在水塘、小溪上建竹桥,四周种竹子,水中布设竹筏、竹船,形成具有丰厚竹文化底蕴的观景园。

3.3 竹产品示范区

竹产品示范区面积1.67 hm2,分为3个区域:

1) 科技试验示范区,面积约0.67 hm2。包括:竹子国际交流中心(约500 m2),为国际间开展竹产品贸易、科学研究、竹子多样性保护、竹子生态建设、竹文化传递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场所;竹子组培实验室(约1 500 m2),用于开展各种竹子组织培养研究实验,生产大量竹苗以及相关教学活动;竹产品仓库(约1 500 m2),用于竹产品(竹材、竹笋、竹制品等)的储存与销售;晒场(约1 000 m2),用于竹产品风干日晒;停车场(约1 500 m2),停放观光车辆及出口竹产品车辆;生活区(约1 500 m2),为园内工作人员及游客提供食宿场所。

2) 温室大棚区,面积约0.80 hm2,建有20个高3~5 m的温室大棚。其中,10个温室大棚用于栽种高价值的珍稀濒危竹种,展示其重要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如世界上最高大的巨龙竹,可以用来提取香精的香竹,可以生产食用酒的酒竹,可以生吃竹笋的甜龙竹,可以盛装香米饭、茶叶的香糯竹,木材最坚硬的瓜多竹等;另外10个温室大棚用于栽种奇异竹种,展示竹子极高的观赏价值,如算盘竹、人面竹、金元宝竹、弥勒竹、佛肚竹、真龙竹等。

3) 竹楼竹产品博物馆,面积约0.2 hm2。博物馆建筑全部用竹子建造,楼上展示了国内外3 000余种竹子产品(竹材、竹种子、竹制工具、竹制艺术品等)及竹文化,楼下专售竹子系列产品。

3.4 竹产品生产区

竹产品生产区面积3.33 hm2,分为2个区域:

1) 苗木生产区,面积约2.0 hm2。该区域交通方便、水电设施便利,用于培育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高的苗木,供游客欣赏、购买,也可大量提供绿化、造林用苗。

2) 四季笋竹园,面积约1.33 hm2,包括春笋园(毛竹、苦竹、筇竹)、夏笋园(甜龙竹、麻竹、香甜竹)、秋笋园(方竹、八月竹、龙竹)和冬笋园(雷竹、早园竹、大节竹)。竹笋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有机食品,主要供竹子科技园餐厅食用,也可外卖。

4 成本效益分析

4.1 成本概算

根据多年竹林经营经验以及《云南省竹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提供的技术经济指标,竹子科技园的总建设成本为2 190.5万元。

4.2 效益分析

竹子适应性强,生长快,病虫害少,成林成材早,绿化美化效果好;竹子产品类型多样,市场需求量大;竹子四季常青,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叶面积指数大,落叶量丰富,能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竹子的采伐利用不受指标限制,也无任何税费和规费;中华竹文化历史悠久,爱竹、种竹、用竹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因此,竹科技园建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旅游、文化等)效益极为显著。

在经济效益方面,竹科技园的日常经营每年可带来1.35亿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包括销售竹苗、竹种子、竹工艺品、竹笋以及门票和餐饮收入。在生态效益方面,竹林每年通过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在15万元以上。

5 小结

发展竹产业既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又是一项扶贫攻坚工程;既是一项绿色经济工程又是一项现代林业工程;既是一项旅游开发工程又是一项民族文化工程[6]。建设嵩明竹子科技园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符合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际大背景,同时也是建设七彩云南、多彩昆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子科技园建设作为当地全面发掘少数民族竹文化和开发竹产业的先导工程之一,具有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其实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刘蔚漪, 辉朝茂, 阳斐, 等. 云南省沧源竹博园旅游规划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2013, 32(3): 58-62.

[2] 彭院文, 赵欣, 刘世男, 等.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开发竹产业的优势和发展对策探讨[J]. 世界竹藤通讯, 2011, 9(2): 31-34.

[3] 刘海燕. 我国南方建筑环境中的竹文化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07.

[4] 张新萍. 竹林生态旅游的功能与效益[J]. 世界竹藤通讯, 2007, 5(3): 1-3.

[5] 胡冀贞, 辉朝茂.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 竹子研究汇刊, 2002, 21(3): 66-71.

[6] 赵欣, 任杉, 申家兴, 等. 云南省潞西市世界竹子博览园建设总体规划[J]. 世界竹藤通讯, 2010, 8(5): 39-42.

Construction of Bambo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Songming County

Gao Heng He Bangzhao Tan Ruqiang

(Yunnan Rare Bamboo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Songming 661700, Yunna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Bambo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colorful Yunnan and Kunming. The Bambo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s a new mode to introdu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tect the diversity of bamboo, vigorously develop national bamboo 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e bamboo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 characteristic bamboo industry.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amboo park in Songming County,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the paper expound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principle and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analyzed the cost and benefit of the construction.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Park is one of the pioneering projects in Yunnan Province to extract the ethnic bamboo culture and develop the bamboo industry. It has high scientific value, bright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regions to build bambo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ambo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rare resources protection, bamboo culture, bamboo industry

意大利ONLYMOSO公司项目(编号:2016003);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编号:2016007)。

高恒(1982-),男,本科,工程师,长期从事竹类投资、研究及开发工作。E-mail: kmbamboo@126.com。

10.13640/j.cnki.wbr.2017.02.014

猜你喜欢

竹种科技园竹子
聚类算法在竹种造纸适应性判定中的应用1)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和竹子在一起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