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黄纹竹斑蛾的防治效果

2017-05-02乐兴钊

世界竹藤通讯 2017年2期
关键词:苦参碱杀虫杀虫剂

乐兴钊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 福建沙县 365500)

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黄纹竹斑蛾的防治效果

乐兴钊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 福建沙县 365500)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防治措施,黄纹竹斑蛾已成为危害毛竹叶片的主要害虫。为探索有效控制黄纹竹斑蛾危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种植物源杀虫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和1.1%苦参碱粉剂对黄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其中前5种药剂采用喷烟技术施药,后一种药剂采用喷粉技术施药。结果表明:施药后3 d,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的田间最佳用药浓度是原药与0号柴油容积比为1∶40,用药量为1 200 mL/hm2;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田间最佳用药浓度是原药与0号柴油容积比为1∶9,用药量为800 mL/hm2;1.1%苦参碱粉剂田间最佳用药量为22.5 kg/hm2。上述6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无公害防治黄纹竹斑蛾幼虫的药剂,在黄纹竹斑蛾幼虫危害时施用。

黄纹竹斑蛾;植物源杀虫剂;毛竹;最佳用药量;无公害防治

不合理的防治措施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对竹林生态的影响,使得黄纹竹斑蛾已成为为害毛竹叶片的主要害虫。黄纹竹斑蛾(AllobremeriaplurilineataAlberti)属鳞翅目(Lepidoptera)斑蛾科(Zygaenidae)[1],主要分布于福建、湖南、浙江等地,初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以后啮食叶片,影响竹林生长甚至枯死,为害毛竹、水竹等[2]。近年来,黄纹竹斑蛾为害猖獗,已严重威胁到毛竹林安全,福建省沙县、尤溪、永安、将乐、梅列等县(区)竹林均遭受其危害,常态性暴发成灾,竹林失叶,新竹枯死,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为了探寻与拓宽黄纹竹斑蛾防治的新途径,制定黄纹竹斑蛾无公害防治方法与措施,同时解决丘陵山地的各种自然因素给防治所造成的困难,建立与竹业生产整体水平相适应的环保、经济、高效防治技术体系[2-3],2016年在福建省沙县选择6种植物源杀虫剂采用喷烟和喷粉技术开展了黄纹竹斑蛾幼虫防治试验研究。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选择在海拔310 m的低山丘陵区,具体地点为福建省沙县虬江街道的毛竹林。竹林平均竹高12.3 m,平均胸径10.4 cm;试验区面积153.2 hm2。林下植被是:铁线蕨(Adiantumcapillusveneris)、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野桂花(Osmanthusyunnanensiso)、地杨梅(Luzulacapitata)、芒萁(Dicranopterispedata)等[4]。黄纹竹斑蛾的虫口密度为63~98条/株,有虫株率为81%~92%。试验区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区竹林基本情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害虫

于黄纹竹斑蛾幼虫为害期,在竹林中捕捉2~3龄的幼虫(3龄为主),于室内群体饲养,2 d后把健康的幼虫挑选处理,分装于若干个养虫笼备试。

2.2 试验药剂与器材

选择的6种植物源杀虫剂分别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广州多宇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苦皮藤素可溶液剂(内蒙古帅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鱼藤酮乳油(河北天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5%苦参碱可溶液剂(内蒙古帅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剂(内蒙古帅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苦参碱粉剂(陕西天之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用器材有:6HYH-45B型背负式弯管烟雾机(济南农园机械有限公司);SY-3WF-3(20L)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浙江武义顺雨园林机械有限公司);采用100目绿色铁纱网制作圆筒形虫笼若干,虫笼直径为30 cm、长为80 cm,两端采用纱布缝接,纱布长20 cm便于捆扎。

2.3 施药量与施药方式

施药量: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喷烟的用药量均为1 200 mL/hm2,设3种原药用量处理,即原药与0号柴油的容积比分别为1∶30(Ⅰ)、1∶40(Ⅱ)和1∶50(Ⅲ)[5-6];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喷烟的用药量均为800 mL/hm2,亦设3种原药用量处理,即原药与0号柴油的容积比1∶12(Ⅰ)、1∶9(Ⅱ)和1∶5(Ⅲ)[7-8];1.1%苦参碱粉剂喷粉的用药量设3种处理,即15.0 kg/hm2(Ⅰ)、22.5 kg/hm2(Ⅱ)和30.0 kg/hm2(Ⅲ)。

施药方式采用喷粉和喷烟技术。用烟雾机施放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剂、4%鱼藤酮乳油、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用喷雾喷粉机喷施1.1%苦参碱粉剂。

2.4 试验方法

在试验竹林中,按“品”字形设立标准地,大小为0.067 hm2,随机选取标准地内毛竹20株作为标准株,在各标准株东、南、西、北方向不同高度各选取标准枝,以竹叶较茂盛的枝条为宜,每个标准枝套上1个养虫笼,放入20头黄纹竹斑蛾幼虫。于适合作业的气象条件下,采用喷烟技术,用烟雾机施放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5%桉油精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采用喷粉技术,用喷粉喷雾机喷施1.1%苦参碱粉剂。每种处理重复3次,在每个试验区分别设立无施药对照区,与施药区有间隔,确保对照区不受施药处理的干扰。

2.5 统计与分析

施药后间隔24 h检查记录虫笼内活虫数,在各处理黄纹竹斑蛾幼虫死亡率达95%以上时结束试验,以此结果评价和计算防治效果[9],若此时对照样地幼虫的死亡率已达20%则需重新试验。对各处理的防治效果数据采用DPS软件分析其差异显著性。施药后5 d,开展防治效果检查,调查试验区的虫口密度、有虫株率和失叶情况,统计分析不同挂笼方位的防治效果。相关的计算公式为: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半是娱乐圈的人。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明星们几乎都不发自己的照片,而不是明星的那些人几乎都在发自己的照片。这很好懂,因为明星看自己照片看到快要吐了……他们的自我已经被充分地展现过,在这方面很有安全感、很满足。所以,偶尔发一碗馄饨汤,或是买到的一件衣服,就足够了。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药剂林间防治效果

2016年5月16—21日于选定的试验区进行防治试验。试验作业时间:喷烟作业选择在下午17∶10—18∶30,喷粉作业选择在上午8∶30—10∶10。施药后3 d,竹林内的黄纹竹斑蛾幼虫开始大量死亡,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表2),施药区与无施药区防治效果差异明显;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各药剂处理区与对照区间呈极显著差异,表明这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黄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杀虫作用,均可用于防治黄纹竹斑蛾幼虫。

3.2 药剂不同用量林间防治效果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2):0.5%藜芦碱可溶性液的杀虫效果,药剂用量处理Ⅲ(1∶50)与处理Ⅱ(1∶40)和处理Ⅰ(1∶30)间差异均呈极显著(p=0.007 3,p<0.01),而用量处理Ⅰ和Ⅱ间差异不显著(p=0.082);不同药剂用量处理的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的药效统计分析结果与0.5%藜芦碱可溶性液的药效分析结果一致,即药剂用量处理Ⅲ(1∶50)与用量处理Ⅱ(1∶40)和Ⅰ(1∶30)间差异均呈极显著,而用量处理Ⅰ和Ⅱ间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这3种药剂的用量处理Ⅲ(1∶50)杀虫效果不理想,处理Ⅰ和Ⅱ均有良好杀虫作用。这3种药剂在相同用量下相互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在相同药剂用量时这3种药剂之间的杀虫效果差异不大。药后6 d,3种药剂的3种用量的杀虫效果均达100%。根据害虫防治在尽量减少药剂用量的同时亦要兼顾减少害虫为害的原则,选择药后3 d为评判基准,因此应选择药剂用量处理Ⅱ(1∶40)作为最佳田间使用量。

对1.5%苦参碱可溶液杀虫效果分析显示,药剂处理Ⅰ(1∶12)与处理Ⅱ(1∶9)和Ⅲ(1∶5)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6 1,p<0.01),处理Ⅱ和处理Ⅲ间差异不显著(p=0.162 7);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的药效分析有相同的结果,即药剂处理Ⅰ(1∶12)与处理Ⅱ(1∶9)和Ⅲ(1∶5)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4 7,p<0.01),处理Ⅱ和处理Ⅲ间差异不显著(p=0.138 6)。由此表明,这2种药剂的处理Ⅰ杀虫效果较差,处理Ⅱ和Ⅲ的防治效果良好。2种药剂在相同用量时的杀虫效果差异不显著,表明药剂的杀虫功效相同。药后6 d,这2种药剂的3种药剂用量的杀虫效果均为100%。根据害虫防治在尽量减少药剂用量的同时亦要兼顾减少害虫为害的原则,选择药后3 d为评判基准,应选择药剂用量处理Ⅱ(1∶9)作为最佳田间使用量。

表2 6种药剂对黄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

注:数据后同列具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小写字母表示p<0.05,大写字母表示p<0.01。

对1.1%苦参碱粉剂杀虫效果分析显示,药剂用量处理Ⅰ(15.0 kg/hm2)与处理Ⅱ(22.5 kg/hm2)和Ⅲ(30.0 kg/hm2)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4 8,p<0.01);处理Ⅱ与处理Ⅲ间的杀虫效果无显著差异(p=0.138 2),表明处理Ⅰ的防治效果较差,处理Ⅱ和Ⅲ防治效果良好,且相互间无显著差异;而且这2个用药量与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的用量处理Ⅱ和Ⅲ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与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的用量处理Ⅱ和Ⅲ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亦不显著,根据害虫防治上尽量减少药剂用量时亦要兼顾减少害虫为害的原则,选择药后3 d为评判基准,应选择用量处理Ⅱ(22.5 kg/hm2)作为最佳田间用药量。

药后5 d,林间不同挂笼高度与方向对黄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见表3。由表3可知,林间不同挂笼高度与方向,各药剂对黄纹竹斑蛾幼虫的杀虫效果相同,经差异显著性检验,挂笼高度上、中、下相互间差异不显著,挂笼在东、西、南、北方向相互间差异亦不显著,表明林间挂笼的高度与方向,并不影响药剂的药效发挥,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竹林内各个方位的黄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杀虫作用。

表3 药后林间不同挂笼方位的防治效果

注:数据后同行具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小写字母表示p<0.05,大写字母表示p<0.01。

3.4 防治后林间虫口数量和为害率

药后5 d,竹林中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调查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防治5 d后,竹林内黄纹竹斑蛾幼虫的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均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相比,杀虫效果明显。

4 小结与讨论

1) 试验结果显示,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和1.1%苦参碱粉剂防治黄纹竹斑蛾幼虫,药后3 d对4龄以下幼虫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表明这6种药剂均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能迅速降低毛竹林内黄纹竹斑蛾的种群数量,也可解决生物制剂药效迟缓的问题,是防治黄纹竹斑蛾幼虫的可选生物药剂。

2) 采用喷粉、喷烟技术防治害虫,操作简单、工效高、成本低,可克服林区水源缺乏、竹高林密、人工成本高等因素带来的困难,同时可降低防治强度,可解决药后降雨对药效产生的影响。

表4 药后5 d林内虫口数量

3) 0.5%藜芦碱可溶性液是以天然植物黎卢碱等中草药为原料采取生物生化法炮制而成的植物活化性农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药用植物经生化炮制后,生物酶被激活溶解,易于在空气和土壤中分解,可避免环境污染。1%苦皮藤素可溶液的活性成分系倍半萜多醇酯类化合物,杀虫活性强,具有麻醉、拒食、胃毒和触杀等作用,理化性能稳定,杀虫谱广,防效高,无污染。鱼藤酮是从豆科鱼藤属植物根中提炼而成的,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是广谱性杀虫剂。进入虫体后作用于呼吸酶,抑制谷氨酸去氢酶的活性,特别是抑制辅酶I和辅酶Q之间的电子传递,使呼吸减弱,心脏跳动缓慢,最终使害虫死亡。苦参碱大多存在于山豆根属和豆科槐属等植物中,其作用机制独特,对多数害虫有很强的触杀、胃毒作用,是新型绿色环保植物源农药[10-11]。试验用6种植物源杀虫剂具有低毒、低残留、高效、无公害等特点,作用于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连续使用,对人畜无害且不伤害天敌,用后不会产生药害,与环境相容性好,对周边环境安全,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是防治黄纹竹斑蛾幼虫的无公害药剂[12-13]。

4) 毛竹林中的黄纹竹斑蛾幼虫聚集分布,集中为害,突发性强,是毛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毛竹林发生黄纹竹斑蛾幼虫为害时,可根据防治指标[14-15],在黄纹竹斑蛾幼虫4龄前,采用植物源杀虫剂进行防治。此外,应从保护竹林生态环境出发,减少竹林被害,因地制宜地规划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6]。

5) 本试验选择的6种植物源杀虫剂,可单独或综合应用于防治黄纹竹斑蛾,条件适宜地区可借鉴。

[1] 萧刚柔. 中国森林昆虫[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1025-1027.

[2] 洪宜聪. 植物源杀虫剂喷烟防治竹镂舟蛾试验[J]. 竹子研究汇刊, 2013, 32(2): 52-54.

[3] 洪宜聪. 苦参碱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J]. 福建林业科技, 2013, 40(2): 37-39.

[4] 樊艳荣, 陈双林, 林华, 等. 不同林下植被干扰措施对毛竹林下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13, 21(6): 709-714.

[5] 洪宜聪. 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闽粤栲食叶害虫防治效果分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5(5): 71-76.

[6] 洪宜聪. 植物源杀虫剂对豆芫菁的毒力测定和防治效果[J]. 福建林业科技, 2016, 43(4): 53-56.

[7] 洪宜聪, 林华, 张清. 不同浓度的3种药剂对黑竹缘蝽的防治效果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4(3): 107-110.

[8] 洪宜聪. 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刚竹毒蛾试验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 2008, 6(2): 46-4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7980.54~17980.148—2004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10] 洪宜聪. 黄脊竹蝗无公害防治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 2013, 27(4): 114-116.

[11] 洪宜聪. 竹镂舟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 2009, 36(2): 31-33.

[12] 洪宜聪. 3%高渗苯氧威防治波纹杂毛虫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 2008, 35(4): 20-23.

[13] 陈明.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4(6): 6-10.

[14] 洪宜聪, 杨希, 张庆美, 等. 波纹杂毛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的初步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1, 28(3): 42-46.

[15] 洪宜聪, 余素莲, 翁启文, 等. 波纹杂毛虫毒效测定及林间防治试验[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2003, 23(3): 28-30.

[16] 洪宜聪. 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 世界竹藤通讯, 2015, 13(6): 25-28.

Control Effect of 6 Kinds of Botanical Insecticides onAllobremeriaplurilineata

Le Xingzhao

(Shaxian Forestry Bureau, Shaxian 365500, Fujian, China)

In recent years,Allobremeriaplurilineatahas become the major pest threatening the leaves of moso due to the unreasonable preven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ollution-free ways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A.plurilineata,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ontrol effect of 6 kinds of botanical insecticide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A.plurilineata, including 0.5% resveratrol alkali soluble liquid, 1% Celangulins hormone solution and 4% rotenone EC, 1.5% matrine solution, 1.2% nicotine and matrine solution, and 1.1% matrine powder dosage. The first 5 insecticides were applied by using smoke spray technology while the last one was applied by using powder spay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third day after application, the control effect 6 kinds of chemicals were above 90%. The insecticides of 0.5% resveratrol alkali soluble liquid, 1% Celangulins solution, and 4% rotenone EC could achieve the best effect with the applied amount at 1200ml/ha, and the best concentration was 1: 40 between TC and No. 0 diesel oil, those of 1.5% matrine solution, and 1.2% nicotine and matrine solution had the best concentration at 1: 9 between technical materials and No. 0 diesel oil and the optimal dosage at 800 mL/ha, that of 1.1% matrine powder had the best dosage at 22.5 kg/ha. The above 6 botanical insecticides could be used for pharmaceutic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A.plurilineata, which could be applied during the larval stage ofA.plurilineata.

Allobremeriaplurilineata, botanical insecticide, moso bamboo, optimal dosage, pollution-free prevention.

福建省地方标准项目(编号:闽质监标[2015]94号);福建省标准化专项资金项目(编号:闽财建指[2016]75号);三明市林

乐兴钊(1968-),男,福建沙县,工程师,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研究。E-mail:lexz2008.10@163.com。

10.13640/j.cnki.wbr.2017.02.006

业科技研究项目(编号:明财(农)指[2015]54号);三明市科技项目(编号:明科成[2016]14号)。

猜你喜欢

苦参碱杀虫杀虫剂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
杀虫剂,别乱喷
维药苦豆子中苦参碱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