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解题思维导图 提高学生解决函数的能力

2017-05-02彭海峰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导图建构解题

彭海峰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新课程理念也认为,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导图的建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解决函数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含参函数的教学中一直是学生的学习的难点,相关的知识也是中考经常考试的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帮助学生构建解题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于数学函数综合题的解答常常容易出现失误,在解题思路上经常不完整,特别对于函数综合题因为涉及图象和多个未知数,这一类题型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会产生畏难的心理,对于多个变量常常理不出思路,因而不能准确的解题,出现的失误也比较多。

三、思维导图的建构

Tony Buzan,是思维导图的创始人,因为他发现:人脑对图形信息的接受能力远远高于对文字信息的接受能力。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曾经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数学解题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运用图形思路来帮助学生解答数学的方法。教师通过导图能够比较清楚的显示出解题思维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题目的各个层次,从而帮助学生较快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把解题思维导图的方法教给学生,提高学生运用解题思维导图进行解题,不断提高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五、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解题思维导图的几点思考

1、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建立解题思维导图。学生建立解题思维导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一簇而就,要有一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联想与思考,通过观察与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结合平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有步骤地建立解题思维导图。

2、解题思维导图的建立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解题思维导图的建立中应当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实践,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解题中及时建构解题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运用导图解题能力的不断提高。

3、解题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的建构,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参与“建图”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學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对学生数学解题思维导图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贯穿于平时的整个课堂,不断培养学生建构解题思维导图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熟练地运用解题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教学论新编》陈佑清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

[3] 《初中数学思维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导图建构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烃思维导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用“同样多”解题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建构游戏玩不够
解题勿忘我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