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品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2017-05-02黄阿琼

教师·中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材优化教学

黄阿琼

摘要:文章阐述了笔者和学校教研团队在新理念、新课标的引领下以“用好数学教材”为抓手,优化课堂教学的所思、所研及所做。优化课堂教学,尊重、研读教材是前提,进而在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的基础上,基于教材、基于学情、基于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建设与开发,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教材;教学;优化

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用好教材开始,努力践行“用教材教”的理念,遵循“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的原则。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既基于学情、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使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研读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案例1]北师大版第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崔毅老师参加市课堂教学比赛,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教研团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考:

(1)教材这样设计问题串意图何在?

(2)如何紧扣意图设计教学活动以全面、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首次试教时,崔老师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因此,他在教学这堂课的核心环节——用水测法测量石块的体积时,采用的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一节课下来,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教研团队陷入沉思,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了吗?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教材,研读新旧两版教材,发现新旧两版教材的主旨一致: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自主探究、探索出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转化成规则物体进行测量。第四版教材更是设计了四个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经历实验的过程。

进行二度设计前,我们团队进行了学情调研,了解到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转化”经验。于是,我们选择了相信学生。基于此,我们对这节课的核心环节——测量石块的体积,进行了二度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1)小组讨论方案。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准备怎样进行测量?

(2)小组汇报方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合作示范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思考者,他们向实验者提问,问题源自自身的思考。学生的提问很精彩,例如,“在你操作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答:“水位上升,水的体积不变。”又有学生继续追问:“既然水的体积不变,为什么水位还会上升?”……

(3)小组确定方案。预设方案:升水法、降水法、溢水法。

(4)实际测量。各小组自选测量工具,开始测量。教师要求同一组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通过这两种方法互相验证测量结果。

(5)汇报测量结果。

(6)小结:测量不规则石块体积的方法——把石块体积转化成可以直接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

崔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受到教材编者、评委的好评。我们认为:二度教学设计,尊重了教材,尊重了学生,把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放手,所以精彩。

教材是有“生命”的资源,它以文本的形式承载着编者的思想和意图。我们要进行深度品读,实现编者的意图、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三者的统一,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二、丰富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

[案例2]北师大版第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

我校江挺老师参加市课堂教学比赛开设《什么是面积》一课,我们的教研团队磨课中有以下思考:

(1)“面积”在小学教材中的地位。

(2)“面积”在本课教材中的定位。

我们确立了“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的宗旨,为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让学生从活动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建立起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备课时,我们的教研团队讨论后认为,教材上提供的实例图都是平面图形,不够完整。其实“面”不仅有平面,还有立体的面。片面的感知会让学生造成错误的认识。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1)增添弯曲面。在摸面时增加了让学生摸皮球面的环节,让学生感知面也有弯曲的,这样学生获得的感知和认识才是正确的、全面的。

(2)增加不规则的立体面。在揭示物体表面大小就是它们面积概念的环节,增加了不规则的立体的面——撑开的雨伞的面,完善学生对“面”的认识。

(3)增设情境。在揭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时,首先创设了从生活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的情境,体现“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体现“面在体上”。接着出示已学过的图形“角”,判断“角”是否有面积,加深学生对“封闭图形”的理解。

教材是静态的资源,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教师要与教材进行深度交流,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情,灵活处理教材,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

三、创生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突破

[案例3]北师大版第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

2016年春季,在市直学校小学数学校际研讨活动中,我校的黄惠榕老师执教《平均数的再认识》一课。这是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学习《平均数的认识》后,与平均数的“美好相约”。磨课时,我们教研团队思考的是:

(1)“平均数的再认识”到底认识什么?

(2)创设怎样的情境讓学生直观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和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3)如何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解释公交车1-2米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第二个问题是:通过歌手大赛“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第三个问题是:谈谈对平均数的新认识。经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问题一到问题二的跨度有些大。因为要让学生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得先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灵敏陛。于是我们对部分教材进行了创生:在问题一之后创生教材——计算平均年龄。

我们创生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领悟平均数很灵敏以及极端数据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产生的影响,让这一教学环节起到承上启下,丰富学生体验的目的。具体如下:

操场上有6个人正在做游戏,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奇思7岁,妙想7岁,淘气9岁,笑笑9岁,丁丁8岁,冬冬8岁。请解答:

(1)计算出这些小朋友的平均年龄。(8岁)

(2)现在冬冬家里有事要先走,他请一个人来代替他,猜猜看,来的人可能是几岁?平均年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来的人如果是8岁,平均年龄不变;来的人如果年龄小于8岁,平均年龄小于8岁;来的人如果年龄大于8岁,平均年龄大于8岁)

(3)来的人是老师,他的年龄是32岁,估一估,算一算,现在做游戏的人的年龄。(12岁)

(4)比较两个平均年龄,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32岁是一个极端数据,当一组数据出现了极端数据,平均数会更多向极端数据靠拢,而不能代表大多数的平均水平,此时平均数不那么具有代表性)

我们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阶梯,让学生拾级而上,顺利过渡到了对教材中问题二的解答。我们教研团队创生的这一教材,得到了与会专家、老师的认可。大家认为这样做,把层次教出来了,学生的体验足了,感悟深了。

猜你喜欢

教材优化教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