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2017-05-02乌云娜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专业

乌云娜

摘要:幼儿教师作为专业职业需要不断发展,本文提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转变自我意识,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交流合作中,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适宜的制度文化,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专业;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生态取向

一、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明确

尽管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人们把幼儿教师看做一个职业,却没有把幼儿教师看作一个可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职业相提并论的“专门化的职业”。专业即专门的职业,指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群体需要经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的基础理论和特殊技能,从而可以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承担独特而重要的社会任务,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职业,具有专业的一切特征,体现在有国家的学历标准、必备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严格的教师资格管理和制度等方面。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学术界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而对于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一直都是宽泛模糊的理解。基于不同的目的和对教师专业的不同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取向,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注重学科知识、教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师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育获得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但它主要是一种外在强制的学习过程,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以死板的教育理论、技能为内容,把教师限制在脱离教育情景、远离教师教育生活的专门教育中,处于凌空教育生活的困境,这样的学习教师会感到乏味枯燥,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教师生命不在场的现象。虽然教师在认识层次上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教育的情感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教学行为仍然是实践惯性的结果。现实教育中关键是应将所学知识技能内化为教师的行为,改变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生态视野

生态学注重生物体与生存其间的环境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对其所造成的影响[3]。文化在人类发展和学习中具有无所不在的作用,它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生态环境,要研究人的发展和了解人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对人们所处的特有文化环境的考察和对人们在文化环境中活动参与过程的认识。幼儿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生动可感的各种文化中,在亲身经历的可感知的生活文化中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触及教师内心灵魂的,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刻的。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包容在其文化中。

教师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土壤,如果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支持,任何教师的成长都将是灵魂匮乏的短时行为。幼儿教师长期置于特定的文化生活环境中,为更好地促进专業的发展应该对具有重要的甚至堪称根深蒂固影响作用的文化生态有更好的认识和建构。在文化生活中,教师潜移默化形成的各种专业信念、专业态度以及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文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四、建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模式

根据幼儿教师的文化生活包括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与幼儿园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提出建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模式建议。

1、转变自我意识,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不仅要关注教育对象还要关注教师,关注教师的生存环境对其专业认识和专业发展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重要的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自我意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工作的偏见以及幼儿教师工作本身的繁琐沉重,教师对工作缺乏成就、感归属感,他们的工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和园长布置的任务,教师体验不到自身的价值和从教的幸福感。要更新幼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模式,需要社会、幼儿园进行多方面的幼儿教育宣传,让家长社会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幼儿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切实的感受中改变其专业的信念和价值等,为教师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心理氛围,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专业发展的内在主体动力,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的水平,自觉追求专业的发展。

2、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回归教学实践,每经历一次教学事件,它都会对教师的身体即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影响到教师的教育生活风格(文化)。教师在生态环境中由适应到与环境的不平衡会引起教师的自觉学习以达到平衡,幼儿教学具有较强的情境性。面对生动的、变化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情境,教师要善于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调动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及时判断并作出合乎教育规律的反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问题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和教学行为。

3、在交流合作中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亦多处孤立的状态,封闭的教师文化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文化可以在合作与分享中不断产生和发展。教师的成长即文化的成长、专业的成长需要在一个开放的、放松的、对话的教师团体中实现,幼儿园应为教师多提供教研活动的机会,在不同经验观念的教师团队中,教师可以通过相互观摩、相互质疑、交流讨论各种幼儿教育问题,分享个人教育经验等促进教师文化的发展,形成共同的幼儿教育信念等。专业的发展不是靠外在灌输而是应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发现内化各种信息,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

4、建立适宜的制度文化,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优化园所内部管理,创设支持性的园所管理文化,园所的管理体制和教师自身的工作压力常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显性障碍。为此可以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建立合理的园规园纪,不仅能调动园内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创建一个灵活多样又充满竞争氛围的教师管理模式,为幼儿教师的“自我更新”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创造幼儿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提供专业发展的空间及条件。

参考文献

[1] 孙凌毅.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1.

[2] 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86.

[3] 宋改敏.陈向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生态学转向[J].当代教育管理,2009(7):51.

[4] 石钟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5] 胡金姣.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8):61.

猜你喜欢

专业
高校新增专业浏览
威猛凌厉,专业范十足 Eliek Acoustic(EA)HT系列
集聚“专业代表” 破解“专业问题”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