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幼儿走进自然学习科学

2017-05-02秦晓莹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鹅卵石纸片磁铁

秦晓莹

摘要: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花为什么会开”、“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小鱼可以生活在水中,为什么我不能”……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给孩子们留下了千千万万的问题。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想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双手来认识这个世界,可以说,孩子们不是在“听科学”,“看科学”、而是在“做科学。”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官,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学习科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关键词:大自然;大社会;探索环境;感知能力;自然观察潜能;自然观察智能;核心操作能力;做科学 科学态度;智能发展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

一、让幼儿接触大自然,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还促进了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诱发了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我经常带孩子们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当幼儿投身于大自然怀抱观察和认识事物时,启发他们提出问题。当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老师要正确耐心地给予解答,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如在春天,我让孩子观察那些已长出嫩芽的树木,问:“树为什么会长出嫩芽来。”“为什么苹果树先开花后长叶”。夏天,我和孩子们一起看蚂蚁搬家,下雨前小鱼在水中吐泡泡。秋天,我带孩子们收集美丽的落叶,让他们思考树叶为什么变黄,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来。冬天,我让孩子们观看片片飘落的雪花,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尽可能给予满意的解答。

二、利用大自然的广泛性,多样性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选择,引导幼儿进入不同的活动,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喜欢探索,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对科学和动植物世界的了解等,需要各种形式的探索活动来进行,如感知、操作和摆弄等等。生活中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无处不在:看天上的星星;听小鸟唱歌;思考着成人不会思考的问题,比如太阳为什么是红的,而不是蓝色的?西瓜为什么是圆的……自然界构成了幼儿探索活动的内容,而幼儿就是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着自然观察智能。

我在班里设立了一个“自然角”。孩子们从家里拿来了青菜、萝卜、大蒜头等种子,分别种在用冰激淋盒和雪碧瓶做的小花盆里。有的孩子拿来了自己喜欢的小蝌蚪、小乌龟、小鱼,饲养在大大小小的瓶子里,罐子里。在不同的季节,孩子们 在自然角里栽种各种花卉如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太阳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水仙花,還有月季花,仙人球等。孩子们轮流给种子和花草浇水,施肥,给小动物换水、喂食。孩子们常常围在那里观察,看种子发芽了没有,花草是否长大,每当发现有了变化,他们就会高兴地大声地喊起来:“我的种子发芽了!”“我的仙人球长出了小球!”在种植和饲养过程中,孩子们也不时发现很多问题,如有的种子长出的苗不壮,有的发黄了;跟小乌龟养在一起的小鱼身上尾巴少了半截,他们带着这些问题来问老师。这时,我就有意不作解答,而引导和启发孩子再作观察寻找答案。如我将长的良好的苗和发黄的苗从两个盆中倒出来,让他们进行比较,这时,幼儿就会发现一盆种子的根长得好,而另一盆种子的根有些烂了烂根的就长得不好。我又让他们进一步观察分别倒出的两盆土,烂根的那盆土很湿。让孩子明白种子发芽和生长需要水,但土中的水不能太多,水多了根就会霉烂坏死的道理。接着,我又让他们观察阳光晒着的菜与阳光晒不着的菜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很快找到了青菜长势不一样的答案。使他们懂得了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正如有的人所说,幼儿是在“做科学”,而不可能是“听科学”或者“看科学”。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去摆弄,在活动中不是让幼儿按老师的严格控制一步一步进行,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探索去发现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比如,我让幼儿做“磁铁能吸引什么”的小实验,“小纸人跳舞”的小实验,先将小人画好用剪刀剪下来,用曲别针别住小人的脚,让小纸人“站”在纸上,在纸下来回拉动磁铁,小纸人就在纸上“跳舞”了,孩子们高兴极了。他们都想弄明白“小纸人”为什么会“跳舞”,在孩子们的兴趣中,让幼儿认识了磁铁。我又找来了各种各样的小物品,如积木、铅笔、别针、发卡、手绢、尺子、鞋带等,让幼儿拿着磁铁试一试可以吸住什么。幼儿在自己的操作讨论中知道了磁铁的特点。

在做“摩擦起电”的小实验中,我先让幼儿用塑料尺子去吸碎纸片,问幼儿:“你能把碎纸片吸起来吗?”孩子们都说“吸不起来”我又请幼儿用塑料尺子在自己的身上不停地摩擦后再去吸碎纸片,他们惊奇地发现碎纸片被吸起来了。我又拿出积木块、小发卡等小物品让他们在身上摩擦,看一看能不能吸起碎纸片,这时,孩子们的脸上满是疑惑与好奇。我不仅让他们了解摩擦生电的道理,还把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讲给他们听,如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会跟着梳子飞起来,晚上脱下衣服,有时会看到一闪一闪的亮光,听到劈哩啪啦的响声。小实验培养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幼儿回家还把这些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它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扩展了幼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让幼儿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学习科学。幼儿通常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现象发生兴趣,他们对自己看到的,不能理解的事物有很多疑问,想法

我市地处西北高原地带,周围是茫茫戈壁滩,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大自然送给孩子们的最生动的生物园。戈壁滩上有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颜色美丽的鹅卵石,有千姿百态的风雨雕,有随风摇摆的骆驼草,有机灵的蟾蜍,有味道鲜美的沙葱,我和孩子们一起用鹅卵石做棋子,在鹅卵石上画画,用鹅卵石摆城墙……用风雨雕粘贴出小鸡吃米,小鸭游水,骆驼远行……用我们亲手摘的沙葱包饺子……在这里孩子们知道了由于地球的演变茫茫大海怎样变成了茫茫戈壁滩,由于千万年的风吹雨淋使沙土变成了千奇百怪的鹅卵石,风雨雕。

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学科学的最好场所,它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探索环境,幼儿只有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学习科学,在和真实世界的直接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广泛、丰富、生动、具体的科学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 幼儿园多元智能活动开放课程教师指导用书·科学—探索.

[3] 徐曼云.学前教育 一九九三年第三期.培养幼儿爱科学 学科学.

猜你喜欢

鹅卵石纸片磁铁
会说话的鹅卵石
听话的纸片
纸片也能托住水
鹅卵石里的中国风
上庄村,在鹅卵石上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