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中的追求 高原上的奉献

2017-05-02沈基飞李遵荣

人人健康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究所饮水部队

沈基飞+李遵荣

今年春节前夕,北方寒风刺骨,滴水成冰。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城市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却依然坚守在北部战区的冬训现场,守护着官兵的身心健康。

然而,这只是该所59年来坚持“姓军为战,科研为兵”的一个小小缩影。

尽管改革在即,但30年前的那一纸通令,迄今仍在天津大理道一号上空回响,精神的血脉仍在跳动。

1987年11月5日,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洪学智上将签署唯一一个给正师级科研单位的嘉奖通令,表彰该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宗旨,先后开展270项课题研究,获得111項科研成果,其中4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保障部队战斗力和官兵身心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30年风雨同舟,59年光辉历程。研究所一代代科学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答卷。

尽管30年过去了,但军事医学科学院张士涛院长认为,这个集体嘉奖的分量很重、质感很足、意义很大,它既是老一辈四所人栉风沐雨、战天斗地的历史标注,又是一茬茬四所人奋起直追、接续冲锋的传家法宝,更是引领新一代四所人投身科技强军的精神大旗。它是四所人的骄傲,更是全体医科院人的自豪。

(一)

大理道,原名新加坡道,是享誉国内外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的天津“五大道”之一。这里以不同风格的独栋小洋楼著称,曾经居住着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京畿司令鹿钟麟、陆军总长蔡成勋等诸多近代名人。

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简称四所,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一号院。它的前身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营养系和卫生系。1958年7月,两系合并,成立军队卫生研究所,下设8个研究室;1962年,研究所由北京迁至天津。经过长期发展,目前研究所逐步形成了卫生学、环境医学和作业医学三大学科群,拥有9个硕博士招生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研究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据顾景范研究员介绍,正式建所以后, 研究所围绕我军战略重点和国防建设需要, 不断调整科研布局。如1962 年,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由于急性高原病导致大量非战斗减员,研究所专家赶赴前线,开展高原病防治工作,开创我军高原医学研究;1965年,抗美援越作战部队在机动隐蔽中面临高湿、高温以及营养和水质净化问题,专家随高炮部队入越,为部队提供热区卫生学保障措施,开创我军热区医学研究;1969年,珍宝岛战斗打响后, 为解决寒区部队的冻伤问题, 研究所派专家赶赴前线开展部队冻伤防护工作,提供冻伤防治方案,开创了寒区医学研究;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部队面临海岛作战的水质净化和处理问题,研究所专家赴西沙群岛开展水质调查、检测和洁治工作,在我国最早开展海水淡化研究;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部队面临噪声、高温、高湿等问题,研究所专家赴前线提供“防噪声耳塞”“一杯水洗澡”、长效核黄素等有效保障措施。军人是特殊的作战群体,战斗舱室、屯兵坑道、导弹阵地、核潜艇、航天器等,环境污染成为影响官兵健康和作战效率的重要问题。为此,2005年,研究所组建了环境毒理学研究室,加强了密闭环境中典型污染物对官兵健康影响的研究,并为军队和国家制订环保法规、技术标准提供依据。

在为部队服务的过程中,研究所涌现了大量具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为提高指战员健康水平和维护战斗力发挥重要作用。如第一个用于高原部队的药物,并被誉为“高原神药”的“复方党参片”;第一个为部队战创伤救治研制的非肠道营养制剂“复合结晶氨基酸静脉注射液”;第一个为中国人制定的重要脏器功能评价标准“中国人心肺功能正常值”;第一套野外水源净化药械“饮水澄清剂、消毒片和缓释消毒药械”;第一套便携式、快速野外饮水、食品检测设备“部队野战饮水食品理化、微生物检验箱组”;第一套为空运入藏部队制定的保障方案;第一部全面介绍野外可食野菜及其营养成分的彩色图谱等。

(二)

59年来, 研究所始终坚持面向基层, 深入实际, 开门办科研。他们每年要安排1/3的科技人员, 用约1/2 的时间深入部队调查研究, 制订规划,确定课题。抗美援朝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发生了大批夜盲症,严重影响我军擅长近战、夜战的作战模式。在王成发教授的带领下,该所科研团队迅速赶赴前线,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夜盲症发病率高达67.4%,在物质极其贫乏的条件下,他们就地取材,用松枝煮水的简便易行且原料供应充足的办法,在短时间内高效解决了问题。

部队在平时和战时常出现维生素B2缺乏症,特别是在蔬菜缺乏季节和战时供应困难时发病最多,对部队的战斗力影响较大,原总后卫生部于1966年下达了研制长效维生素的任务,并提出了一次给药保证3个月内不缺乏的高指标。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科技人员有些犹豫徘徊,研究所领导通过思想工作,让大家克服畏难情绪,振奋精神,走出实验室,和工厂搞协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闯过了三道技术难关,长效达到3个月,超过了美国文献报导的长效6周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官兵健康。

部队在行军作战时,经常饮用河、井、池塘和沟渠水,这些水源常被污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研究所按照上级要求研制的浑水澄清剂和饮水消毒片,具有高效、速效的性能,超过了英美等国的同类产品。使用这种药剂,在5分钟内即可得到清洁的饮用水,表面看来一包药粉、一小块药片,很不起眼,可是它与战士的健康与战争的胜利紧密相连。其他,如防噪声耳塞、检水检毒箱、氨基酸注射液、冻伤防治药、中暑防治措施等也都是在战备的形势下研制出来的,并达到了较好水平。

过去,两栖坦克有效作战时间短,在行驶一定距离时,部分战士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造成非战斗减员。为此,研究所专家先后4次参加实兵演习,在现场展开实验。数据证实,由于坦克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有害气体聚集导致乘员出现不适。如今,经过改装的两栖坦克有效改善了官兵的身体健康,为新一代装备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模式。

此外,研究所专家还首次揭示了我军两栖主战装甲车移动战斗舱室作业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士兵持续作业能力的重要危害因素,并据此提出我军两栖主战装甲车整体改造技术方案,解决了两栖主战装甲车改造的重大难题。目前,袭著革研究员正在主持的重大课题,对核潜艇等密闭环境优化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将对军人作业能力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据李君文研究员介绍,从风雪弥漫的青藏高原,到烈日炎炎的海南岛礁,研究所参加了全军历次水质资源普查,并对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开展全军饮用水消毒试点工作,首次发现水中纳米材料可促进水中耐药基因转移,率先建立我军首个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测技术实验室,构建了我军水质快速检测、消毒、净化三代卫生装备体系。尤其是2016年,研究所先后派出3批次专家对云南228个、黑龙江60个、内蒙古50个各类水质样品进行现场检测,总检测指标量近5000个,受到军委首长批示褒奖。他们组织边防部队进行饮用水消毒和检测技术培训,千余名部队基层骨干掌握现场检测和消毒技术,受到官兵一致好评。

(三)

由于研究范围广, 涉及专业多, 接触的环境艰苦, 临时性任务频繁,许多直接为部队服务的研究课题既出不了惊人的成果, 也写不出高深的论文。但只要能够解决部队的实际问题,研究所科技人员甘愿为之贡献毕生精力。

1953年,当我国开始修筑通往西藏的第一条交通动脉——川藏公路时,营养系就派出了王佩纲、顾景范、苏鸿鑫等同志,跟随筑路部队徒步登上了青藏高原,在海拔4000多公尺的高原上,自己动手挖掘了一个深2米、宽30平方米的地窖作为实验室,开始了我国首次高原营养卫生研究工作。1959年西藏平叛时,该所又派出专家,每人一支枪,一包干粮,冒着被叛乱者伏击的危险,跟随平叛部队搞科研。1964年,高原卫生研究室组建刚两周,全体同志就奔赴现场,当时吃的粮食还是印度兵撤退时浇上汽油的大米。此后,他们几乎年年上高原。凡是去过高原的同志都知道,那里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多变,环境恶劣。不少同志上去后出现一系列急性高山反应,有的同志甚至便血、尿血,但他们从不退却。由于道路险阻,翻车事故常有发生。一次,研究所专家乘车去海拔5400多米的河尾滩哨所抢救30多名患严重高山反应的战友,途中汽车不慎掉进河里,大家脱掉棉衣跳进刺骨的冰水里和司机一起排除故障,奋战了一个多小时,汽车仍然没有救上来。为了争取时间,专家们忍着饥饿,步行近50华里,通过了十几条冰水刺骨的河川,饿了吃一口仅有的辣酱,渴了喝一口雪水,终于在天黑时赶到了河尾滩哨所。虽然已是精疲力竭,但为了抢救战友,同志们立即投入工作,为30多名战士解除了痛苦,专家的行动使战士们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建所以来,研究所每年都有近百名科技工作者轮流带着课题到部队调研,开展实验。高级实验师王贺新为了研制高原轻便折叠加压舱,在海拔5200米天文点哨所边吸氧边做实验;副研究员龚泰石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单位安装净水设备期间,夜里突发急性高原病,昏迷摔倒在地,因发现早抢救及时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副研究员蒋兰芳刚刚做了乳腺癌手术, 3 次到东北边防连队, 在寒凤呼啸、零下30 多度的郊野, 请战士试用她们研制的自身产热的防寒手套、鞋垫; 每次试验回来, 她的腿要肿痛两三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四)

自原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上将签署通令嘉奖至今的30年间,研究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光荣传统,并在和平年代的环境下赋予了其更加丰富的内涵。

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为保障抗洪一线官兵的身心健康,受总部指示,研究所多名专家携带个人饮水消毒丸、缓释饮水消毒剂前往抗洪一线,解决抗洪官兵野外饮水安全问题,极大地避免了在突发应急自然灾害面前的介水传播疾病发生。

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爆发,研究所专家立即向总部提交了一系列关于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部队合理作业的建议案,同时派出专家赴抗震一线参加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向灾区提供饮水消毒丸284.2万丸,缓释消毒片13万片,单兵皮肤清洁包20万包,检验箱(组)205套,在汶川抗震救灾的卫生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在青海玉树地震、西南五省特大旱灾、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云南彝良和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以及海地地震、巴基斯坦特大洪水等国际救援任务中,研究所专家奔赴一线,发挥了突出作用。其中,在2015年尼泊尔强震的救灾保障中,研究所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一天时间调配了40套检水检毒箱组配套试剂、2套检水检毒箱组、4万粒饮水消毒丸,分3批紧急发送至西藏震区。

我国西部广袤辽阔,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毗邻中亚多个国家,“藏独”“疆独”国际恐怖势力活动猖獗,在2008年的西藏3·14事件、2009年的新疆7.5事件与针扎事件中维稳部队的卫生保障中,研究所专家将饮水与食品检验中的特色优势技术进行了现场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检测数据,对突发事件进行了准确的判断和评估,为维稳保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在香港回归、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奥运安保等国家重大活动中,该所专家利用在饮水、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建立的快檢净化技术及装备,进行饮水和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工作,及时消除饮水和食物中毒隐患,预防了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国家重大活动的卫生安全保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受到国家部委和总部的肯定和表彰。

30年来,研究所党委始终秉承“为兵而研、为战而研”的科研理念,他们通过平台建设、学科拓展、政策引导、奖励激励等方式,坚定不移地将科研重心放在解决官兵健康和提升战斗力的关键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绩。最近3年,新一届党委班子通过“鸿雁计划”等系列政策扶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火花社”和“大理道创新讲坛”等交流平台,全面开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格局。他们派出5名青年骨干出国深造,新晋升高职17名,新增跨学科招生博导3名,新遴选博导和硕导15名,中青年优秀科研人才队伍逐渐形成。

30年来,研究所获得各项科研成果奖励117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43项,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连续获得4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量的科研成果应用和服务于部队一线,应用于国家历次非战争军事行动,创造了大量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2013年,军委首长在视察研究所时,特别指出“这个所研究的范围和成果是贴部队最近的,为官兵服务最直接的,对战斗力提升能够起到支撑作用”。正如研究所谭岱军政委在纪念原总后勤部通令表彰3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说的那样,在院所即将转隶调整的关键节点,全所上下不忘建所初心、不忘科研初心,不忘军人初心,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特色基因、优势基因,让研究所人为战而生、为兵而兵的光荣传统永放光芒。

猜你喜欢

研究所饮水部队
睡眠研究所·Arch
俄部队军演
简易饮水鸟
儿在部队又立功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老部队
防丢干伞饮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