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课堂与实践教学的现状研究
——以河北某职业学院为例

2017-05-02施刚钢

职教通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内容实验专业

施刚钢

高等职业教育课堂与实践教学的现状研究
——以河北某职业学院为例

施刚钢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现状,能使我们了解其中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因势利导。以河北某职业学院为例,从课堂基本情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条件等维度,探索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化、加强专业宣讲与就业指导等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实践教学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衔接体系的不断完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内涵化建设,已成为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质量的关键性保证,一直是内涵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其存在现状则更直观地描述了建设的进程与方向。鉴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多渠道不同层次生源的复杂性,对河北某高职学院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探讨本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提升途径。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学院二年级以上的56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60份,回收548份,其中,有效问卷540份,问卷回收率97.86%,有效回收率96.43%。对二年级以上不同层次的108位学生和部分任课教师做了访谈。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等。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良好的发展态势

1.课堂基本情况良好。值得肯定的是,在严肃的校风校纪约束下,绝大部分教师均不存在迟到、早退或缺课情况,如遇突发情况也能及时通知学校和授课班级做好调整。对于向任课师提问或请教解题时,教师的态度问题,98.1%的学生觉得老师特别和蔼、耐心和认真。对于任课教师教育学生的态度,所有学生都觉得教师非常耐心。教师无论是答疑还是教育学生,都表现出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优良素质,对待学生诚恳、耐心,收到了几乎所有学生的喜爱。

2.教师教学内容丰富、手段多样。95%以上的教师都在课前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81.5%的学生认为,课件内容也十分认真详细,文字和辅助内容搭配地较为合理。教学热情饱满,讲解生动、熟练,基本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清晰明白;注重引导学生,部分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点;部分教师善于积极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在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和行动导向教学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之风的大力促导下,教师在课上对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应用逐渐重视,强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注重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氛围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从图1中可以了解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方法中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传统的讲授法比例明显下降,教学方法 呈现多元化。

图1 教学方法应用

从图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都偏向于两种或以上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

3.学生学习内容。课前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内容都有所了解,有21%的学生力求在课前就能够清楚了解本次课堂教学的新知识。在上课过程中有近68.5%的学生其思维能够跟着教师的上课思路,而其中,近1/3的学生会尝试去思考为什么,剩余的学生仅能够紧紧跟着教师的节奏。

图2 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但从短期的教学效果看所有学生在课后至少能够掌握教师课上所讲的部分重点内容。75.5%的学生觉得多数能掌握;24.5%的学生觉得少数能掌握;不存在全掌握和一点都没掌握的情况。从图3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比较端正,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赶上学习的进度,绝大部分学生期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搞清楚、弄懂所存有疑惑的问题,18.2%的学生选择询问教师,52.7%的学生选择与同学探讨,28.2%的学生选择自己查阅资料研究;只有0.90%的学生选择置之不理。

4.出勤率较高。对于班级出勤率的考察,不同教师亦采取了不同方式。部分教师实行座位表、部分教师采取当堂作业的形式。基于此类方法,上课人数和课堂点名、纪律管理方面有一定好转,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减少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等的机会。

图3 课堂未能接受问题处理办法

5.实践学习积极性浓厚。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类的活动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兴趣。课堂上你喜欢的学习方式,39.8%的学生选择教师讲,我听;18.5%的学生选择自主学习;41.7%的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学习(见图4)。

对于合作学习时,参与讨论的情况,48.6%的学生踊跃参加,45.8%的学生有时参加,5.6%的学生觉得没兴趣(见图5)。

最易达成学习目标的训练方式18.5%的学生选择先练后讲,70.4%的学生选择先讲后练,11.1%的学生选择课后作业。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后二者应该联系在一起(见图6)。

图4 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

图5 上课参与讨论情况

图6 达成学习目标的训练方式

(二)存在的不足

1.座位表和班容量有待进一步优化。座位表的实施对于比较爱学习或者特别想听某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局限性比较大,而且,有时候还容易受傍边不太爱听课的同学影响。在班容量比较大的班级,也存在夏天比较热的情况。另外,班级容量大,对于平时班级组织活动、课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也存在很大阻力,无法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去。

2.关于课堂情况。(1)课程内容理解速度跟不上。大部分课程讲课速度有些过快,从问卷结果看超过1/3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也来不及翻书、做笔记,或者深入思考。那些紧紧跟着教师思路的学生也往往只能集中注意听开头那么一段时间,一被影响或开小差之后就听不太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了。只能课下拷教师的PPT,但是,拷回去一般也不看。而且,有几个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对部分专业课程都出现听不懂的现象,对于考试内容只求死记硬背,不求甚解。(2)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学生不明白所学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清楚各课程之间有什么关联,学了这门课具体能用到哪里、有什么用。对于所学内容的重难点都无法区分,等到后面学期与别的课程有联系或应用时已经把所学的内容都忘了。(3)课程内容更新较缓。学生反映所学内容更新比较慢,与实际生产所用技术拥有一定差别。而且,由于受教学任务的局限,很多概念都没有细致的阐述。希望课程内容能够多介绍一些当前使用的技术等内容。[1](4)课程内容安排欠佳。部分课程前期内容对于对口升学的学生来说在中学阶段已经有所了解,所以,降低了学习主动性与关注度,等到教师讲授未学过的课程内容时,这些学生对所学内容已经无法前后连贯,导致对教师接下来所教授的内容都听不懂。同时,由于一年级学生专业课程内容学习较少,多为思想政治、英语等公共课程,对于对口升学的学生,高考完后基本就没有再学习过相关内容,等到二、三年级学的时候,大部分课程就又都变成了“新课”。(5)课程内容理论性偏强。拥有较为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一名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基础。但可能由于生源的关系,大部分专业学生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智能偏向于肢体运作、人际类,对理论概念的掌握需要一定过程。目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除部分有实际感官上的认识实习,其余内容还是缺少实验实践部分,不利于帮助学生学习。(6)教学互动尚未普及。教学互动形式不多,部分教师采用提问、讨论形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大部分教师仍缺乏互动内容,虽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但在应用方式上仍无法摆脱教师“讲”的束缚,而学生在听不懂老师所讲内容之后听课积极性就有所下降。(7)学习态度有待改善。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有待改善,学习积极性较差,老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时,往往是没人回应,最后,教师只能自己作答,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布置的课下作业也存在小部分抄袭的现象,达不到复习授课内容的效果。[2](8)内容回顾环节缺失。每次授课开始之前,部分教师未安排回顾上节课所教内容的环节。而学生在课下若没有帮助复习的作业辅助,就基本不会去复习上课内容,对于上课周期间隔为一周的课程,在开始下次课时,学生基本已经记不太清楚上堂课程的内容了,极易影响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3.专业发展与学习目标不明确。首先,一、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未来能做什么存在疑虑。当初专业分流时存在随大流现象,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所选专业,对所学内容有什么用、学完之后怎么去用、用在哪些地方、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太清楚。所以,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主观学习动力。据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期末考试和毕业成绩加权学分,以达到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目的。其次,就业方向不明确、毕业后去向不明确,在三年级时就纠结于选择考研、工作等问题,缺乏引导。对于考证书的相关事宜不太明确,专业技能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尤其是想考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学生。最后,对于新开设的专业,学生对专业的发展前景未知、迷茫,不懂得如何去检索相关资料。

4.关于实验。(1)实验设备使用效率低。一是,近几年由于招生情况较好,各专业人数增加,导致实验设备数量供不应求,学生使用不过来,一般都是一个班分好几批轮流做实验。同时,也导致个别实验的实验指导书不够用,都是好几个人看一本。另外,部分设备器材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维护时间较长,也影响了做实验时的使用效率。二是,实验设备的使用与原理不清楚,学生只知一味照着指导书进行操作,对设备的功能和使用规范不甚明了,影响了实验的效率,也加速了器材的损耗。(2)实验室开放数较少。据了解,在课程安排上学生在二年级以前进实验室的机会比较少,上专业课以后也只能是实验课上使用实验设备,课外使用机会较少。有的学生几年下来还不清楚本专业有哪些实验室。同时,在开放的实验室进行课程、竞赛等内容实践时,应安排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3)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名称、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都较为明确,但实验目的不太清晰,不知道做这个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得出的结论与现实的实际应用其联系在哪里。

5.实践与活动缺少指引。学生本身还是期望能通过参与更多的实践来进行学习。各专业开设的实践类活动相对较少,有的学生对自己专业能参加一些什么活动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比较少,顶岗实习、公司实习等社会实习周期短,学生在尚未真正接触、了解到专业发展现状、工作动态等时就已经快结束实习期了;参与校内活动,不清楚该如何去寻找实践指导老师,更不知道该去找谁,缺乏相关的指导,同时也由于自己基础不扎实,参与不积极;对于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动态了解较少,对毕业后的发展知之甚少;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交流机会比较少,不太清楚外校这个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他们的毕业生都去从事哪些工作了。

6.考试制度有待优化。考试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但是,考试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大多都是通过考前一周进行突击来应付考试;对于考试结果,学生只知道一个分数,对于错哪儿了,试题的分析基本没有,不太利于以后的改正。另外,考试模式改革不够深入。应用型教育学生考评方式应该是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但现行的学生学业考核偏重知识性的考试多,而最能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考评环节偏少。学院各教研室在教研活动中积极探讨多元化的考核,研究适应应用型教育的考评方法,努力将书面知识考核变为行为样本的评价,静态课堂考核变为工作现场观察评价。

二、反思与建议

(一)实行小班化教学

自迈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普及化进入了新的历程,精英培养的理念继续被社会需求所推崇,而这当中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建议将原有班级进行拆分,方便管理,并希望能在教学上也能实行小班化教学,增加学生听课的效率。

(二)加强课堂教学机制建设

对于课堂的基本情况,在今后的实行中要加强教师思想上对这些基本问题的重视,严格按照课堂教学的相关规定执行,学院、各系、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做好监督工作。

(三)教学内容实施丰富化

对于授课内容与课堂教学,从问卷第三部分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学习型和动手型两种,即偏好于老师讲解的和同学一起动手的。教师在课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传授相关知识,鼓励在课下能以项目形式或者翻转课堂,让学生在动手中去学习,例如,某些课程课堂气氛就较为活跃,教师会适时通过讲些课外的内容调节一下;也有让学生准备、上台讲解的,效果也还不错。对于理论性偏重的科目,建议组成学习小组,发挥班级中学习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同时,也能适当变革教学内容,加入新兴内容或者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元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时地能将所教授内容以相关线索进行回顾串联,帮助学生理顺思路、理解掌握内容。课下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复习课上内容。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

更新实验设备器材,开放部分实验室,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实行专人或小组负责实验室指导,指导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或可安排部分答疑老师兼顾实验指导)。明确每次实验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进行这一实验的作用和意义。

(五)加强专业宣讲与就业指导

在分专业前,通过多种活动如专业介绍、基地参观等帮助学生全面细致了解专业方向与学习目标。邀请毕业生回校进行就业分享。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相关专业间的学习竞赛等。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相关有价值的比赛,鼓励学生参与。与合作企业沟通,进行学前专业展望,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在单位的待遇与地位,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在具备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开发基于典型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的综合性项目,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前后串联。

(六)完善考试机制

实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对于考核后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内容部分,能够及时作好记录并反馈给学生。

[1]贾文捷.关于深化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2013(3):17-19.

[2]宋艳丽.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策略探索[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4):59-62.

[责任编辑蒋云柯]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职本科一贯制培养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SQ151085)

施刚钢,男,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G712

A

1674-7747(2017)09-0025-05

猜你喜欢

内容实验专业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主要内容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