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昔日“金”码头重塑运河情

2017-04-29崔秀娜许鑫

山东画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通河阳谷古渡

崔秀娜 许鑫

七级镇位于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部,处于阳谷、东阿、东昌府三县(区)交界处,同阿城、张秋并称阳谷“运河三镇”。因域内航运渡口有七级台阶,故称七级镇。明清时期,七级镇借运河之利而兴旺繁盛,成为运河沿岸有名的商贸重镇。七级镇是粮码头(主要是谷子),阿城是盐码头,周店是修船的码头,故当时民间俗语又有“金七级,银阿城,铁打的周店”之说。

冠盖风云集

昔日古渡重现天日

七级镇因运河而兴,七级古渡在明代即被列为“阳谷八景”之一。根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所载:“七级曾名毛镇,北魏时(386年~557年)因有古渡称七级渡,为航运码头。”自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6)开挖会通河起,在此建闸,设官管理,并有兵营驻守,明清相沿。当时阳谷、东阿、莘县均于此设官仓转漕,货运繁忙,来往舟船颇多。

七级镇地处交通要道,北通京津,南接苏杭,古运河之上篷帆如云,两岸店铺林立,一片繁华景象。清康熙十二年编《阳谷县志》,记有明代诗人吴锴的《七级古渡》诗,诗云:“古渡怜七级,东南贡道同。渔歌消白日,雁阵入苍穹。冠盖风云集,楼船日夜通。盈盈但一水,却有济川功。”

七级码头坐落于运河东岸。据考古调查发现,该码头系乾隆十年(1745)由民间集资重修而成。清末以来,运河缺少监管,码头被建房的居民填埋。2011年,对七级码头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使这座埋藏地下数百年的古码头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七级码头是运河山东段迄今发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码头,成功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蒹葭湛露一泓水

文人墨客多吟咏

七级镇为运河重镇,明清之际,南方士子进京赶考、官吏进京述职,此为必经之地,文人名士常驻足流连并吟咏诗词佳作,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明万历年间,大戏剧家汤显祖由江西赴京赶考在七级镇停留,后中进士后赴任南京礼部时也曾在七级镇停留,他虽然只停留了短短几天,却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了《阳谷主人饮》《雀儿行·在七级作》 《阳谷助田主人祈雨》等几首长诗。在这些诗中,他写了七级镇优美的田园景致,写了与旅店主人相见恨晚的畅饮,写了适逢大旱帮忙祈雨的情节,写了与孩童“交涉”将麻雀放生的对话……虽然都是些琐碎的日常小事,却极富生活情趣,让人看到了他幽默风趣、恬适淡雅的生活情韵。

清道光九年(1829)6月,著名学者、大书法家包世臣由馆陶登舟沿卫溯汶入闸河(会通河以多闸调节水量和水位,故名闸河)南返,在《闸河日记》中记载了他途经阳谷运河三镇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当时七级古渡的繁荣景象:“……十二里抵七级闸。闸入阳谷境,夹岸俱有市,阳谷、莘县、东阿三县兑漕之水次也。十一日癸酉风略定,连日皆逆风溯流,昨日尤旺,纤挽之劳,几如上峡。十八里至阿城下闸。”

十二里抵七级闸

空留闸门惹人思

作为京杭大运河会通河上的重要节点之一,七级镇还留存有七级上、下闸等水工設施遗迹。

七级上闸位于七级镇运河段之上,始建于元贞二年(1296), 是县境内6座闸之一,因在七级镇运河上游,所以叫上闸,它定时起闭,用来节制水流。古闸为当年运河上重要水利设施,其设计坚固合理,施工精细,是研究运河漕运历史及运河古镇形成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七级下闸位于七级镇中心古运河之上,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1958年重修时改建为现今的两孔桥,宽16米,深5米,雁翅长7.5米。桥体采用了大量明清古碑垒砌,桥两侧翼翅仍是元闸遗物,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京杭运河穿境而过,交通的便捷促进了商贸的繁荣,使七级镇成为重要的农副产品贸易中心。当时的古镇格局已颇具规模,建有六门四关和六纵八横十四巷,势如棋盘,铺面相连,生意颇盛。晋商、徽商、浙商都纷纷来此经商,以致“官舫运艘商旅之舶,日夜联络不绝”。经过数次不同程度的破坏,六门四关已经损毁,但遗址仍然存在。古街保存较为完整,是阳谷运河三镇古街现存最为完好的,具有历史价值,并于2004年列入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街有1100米。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穿行在古街区,仿佛能够触摸到那悠久的运河情,透过时光,一点点氤氲心间。

猜你喜欢

通河阳谷古渡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侨眷焦治稼:“古渡诗人”的家国情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古渡熙攘千帆竞 滇池北岸谱华章 守正创新强承载 起航奋进新中心——这里是官渡,这就是官渡
那座城
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为推进通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
通河大米跻身全国高端米前列 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
金江古渡
阳谷华泰隆重发布橡胶促进剂M/NS清洁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