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养老研究的热点主题及研究展望

2017-04-29丁文文蔡程瑞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研究展望文献计量热点

丁文文 蔡程瑞

摘 要:在代际转换进一步加快和流动方式更为复杂的现实背景下,我国老一代农民工已知天命,而农村养老资源的匮乏、自我储蓄不足、家庭代际贫困的传递,使得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不仅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公正,也关系着我国的和谐稳定。基于此,本文通过CiteSpaceIII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的国内涉及农民工养老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章进行梳理,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突变词检测算法,发现农民工养老研究的热点主题集中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模式与构建、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未来出路。研究前沿集中于新生代农民工。运用知识图谱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该研究领域的知识脉络及逻辑,同时,也较易发现其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研究不足主要为研究关注度较低,研究视角较为局限,研究方法有待规范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方向为研究群体的细化、研究视角的扩展。这为后续的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 热点、前沿主题 研究展望 文献计量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是我国专有名词,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在代际转换的今天,蔡昉以第一代农民工为例,他们作为城市与农村的联结者,长期亦工亦农,吃苦耐劳,低成本、低诉求,为我国的经济建设释放着巨大的人口红利。但是,郭晓鸣认为他们艰辛的工作,并没有改变其“农民”身份,不公平的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导致老一代农民工自我储蓄不足,再就业能力较弱,生活状况令人堪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50岁以上的农民工群体2011年为14.3%,2016年达到19.2%,上升3.6%,2016年达5408万人,相比11年3614余万,增加近1894万。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养老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就现实情况而言,农民工养老资源仍以农村为主,但张世青指出[3]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仍处于一种“残缺型”的福利状态,重视程度不足、保障水平较低,加之农村空巢化、养老资源的匮乏等使得农民工乃至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2016年10月9日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空巢老年人(老年夫妇户、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为51.3%,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突出。在居住环境建设方面,农村老年人住所不适问题尤为突出,比例高达63.2%。

农民工的养老问题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纵观现有的研究文献与资料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农民工养老问题研究关注度较低,且多集中于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等方面。郭晓鸣在代际转换进一步加快和流动方式更为复杂的现实背景下,对农民工群体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因此,本文尝试使用可视化对国内过去涉及农民工养老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挖掘,通过CiteSpaceIII软件,对农民工养老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归纳出农民工养老的研究热点主题、前沿趋势,并对农民工养老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的探讨。

二、农民工养老的总体概括

1.研究设计与方法。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为CNKI核心期刊库,以养老+农民工为主题,进行精确搜索,共检索到282篇文章,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度,剔除不相关、重复的文献之后剩余267篇。这成为我们进行农民工养老研究状况整体描述的样本。

共词分析法是科学计量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基于文献内容的分析方法。其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法国研究人员在开发“LEXIMAPPE”系统时提出。后来由Callon和Courtial等将该技术引入情报学领域。共词分析不同于引文耦合与共被引分析,揭示的为真实词汇关系背后的复杂关系网络,可以深入文献内部,从更深层次、细微之处发现文献主题、内容和学科的变化。对于探讨某一研究领域内的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研究趋势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義。本文使用共词分析法,借助CiteSpaceIII软件,使农民工养老研究文献间“共词关系”在二维图上可视化,以确定农民工养老的核心主题。另外,本文通过突变词检测算法运算,探寻研究主题的关键词激增变化率并生成高强度突变率的关键词排序表,从而获得农民工养老的研究的前沿趋势。

2.农民工养老研究状况的简单描述。文献数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本文对农民工养老的267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如图1所示)。从农民工养老核心期刊发文的时间分布来看,2002年-2016年论文增长呈“S”型曲线,08年达到峰值,这与当时的社会政策、农民工的返乡潮、退保潮都有一定关联,此后逐年虽有波动,但趋于稳定,这也表明近年研究逐渐深入。

高被引的文章往往较能反映研究主题的突出问题,同时具有较好的借鉴、分析意义。本文对样本的引用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总被引频次前20位的作者及单篇被引频次前20篇文献。总被引频次前20位的作者为姚先国、孙树菡、杨翠迎、蓝春娣、李群、黄乾、刘传江、简新华、戴卫东、王玉玫、崔红志、朱玲、陈敦贤、刘纯彬、桂世勋、吴晓欢、张怡然、盛来运、姚俊、曹信邦。其中大部分是国内较早关注农民工养老问题的学者,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从单篇被引频次排名前10文献来看(如表1所示),姚先国、赖普清探讨的为户籍的差异,对农民工就业、医疗、养老权益的损害;从孙树菡到吴晓欢包括刘传江的研究成果来看,多在探讨农民工社会保障或是养老保险的问题;另外如姚俊、王冉、黄乾等从实证的角度分析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总结来说,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大多集中在探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如养老保障制度、归属、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等。这些文献不仅具有研究领域的奠基作用,也反映出农民工养老的研究现状。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发现,总被引频次与单篇被引频次很大一部分重合,反映出部分学者未能对农民工养老的问题进行持续性的研究。

三、农民工养老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分析

1.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图谱分析。关键词不仅是文章的核心与精髓,也是作者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的体现。研究热点时间序列图谱不仅可以反映出该领域核心关键词,同时也可将词频按年份排序,结合该关键词的代表文章可以挖掘出各个年份农民工养老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因此,本文通过CiteSpaceIII对高频关键词分析,来确定农民工养老的研究热点主题。

在CiteSpaceIII上TermSource中选中Title、Abstract、Authorkeywords、keywordplus;Nodetypes选中keyword,通过不断的调试,设定关键词被引阈值为3,对267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然后运行程序,以TimeZone为算法,得到农民工养老研究热点时间序列图谱(如图2所示)。圈形大小代表着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从图2可以看出,出现频次最高的为农民工,这与我们的检索式相一致。其次是养老保险,表明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研究与养老保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他如社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新生代农民工、影响因素。社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多与养老保险有交叉,说明该领域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关注度较高,这也与我国的二元结构体制相关联。新生代农民工印证了近几年来对新兴群体的关注。影响因素则反映了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广泛的运用计量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农民工养老研究热点时间序列图,可以知道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研究热点进行归类,便可得出研究主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如社会保障、个人账户、户籍制度、转移接续、等多属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模式及构建;参保意愿、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等多属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政策评估、制度设计、制度创新等多属于农民工养老的出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代际差异等多属于对新一代农民工群体的研究,而这部分研究又多以定量、对照的形式穿插在参保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中。具体研究热点主题如下。

热点主题Ⅰ: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模式及构建的研究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特殊道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最初以郑功成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便提出应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因此,便展开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探索。如桂世勋提出“深圳特区模式、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刘晓雪在此基础上又加入“山西模式”。卢海元提出“双低模式、城保模式、综保模式”;杨翠迎、郭金丰提出“扩面型、仿域型、综合型”。随后,杨翠迎和米红基于有限财政责任农保理念,提出了分别适合于农民工、失地农民、纯农户和计生户的“四种保障模式。养老保险模式的探索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在养老保险模式构建方面,存在三种主张。统一型:杨辉通过总结各地政府经验,指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任天成、崔红志从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指出应按照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的顺序逐步将城镇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独立型:吴晓欢汤兆云根据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分类分层型:蓝春娣、任保平、邓大松指出采取分类分层的方法建立过渡性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是对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的再思考。李爱芹指出应综合城保、仿城、综保三种模式的优点,设计一种符合农民工特点、便于未来和城乡接轨的养老保险制度。

热点主题Ⅱ:农民工参保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我国2009年颁布的一项旨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的政策。农民工作为农村居民的一份子,其新农保的实施,对农民工参保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农民工参保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可依据新农保实施前后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新农保实施前,雍岚等以西安市农民工的問卷调查为基础,从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两个层次考查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性别、子女数量、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收入水平、支出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对其支付能力有显著影响。姚建平将影响农民工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系统化为社会人口特征、制度性特征和其他养老措施三大类,并在北京、深圳、苏州和成都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制度性特征对回归模型解释的贡献最大,社会人口特征的贡献较小,其他养老措施对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一定替代效用。张红梅选取2000-200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受老年抚养比、物价上涨水平、农村收入水平影响。

新农保实施后,通过logit分析,张文闻利用chips数据,指出社会资本对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具有积极作用,党员身份可能无关。吴玉峰运用2010年对陕西、山东2省3个区县1595份农民调查数据,发现农民的信任可以分为村域信任和特殊信任,村域信任对农民参保具有正效应,特殊信任对农民参保并没有显著性影响。姚俊以江苏省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制度环境基本相似的同一区域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年龄、户籍现状、换单位次数成为影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类别选择的显著因素。王翠琴以武汉市和南宁市为研究对象,指出年龄、平均每年工作时间、所在单位是否为职工参保和家里是否有人参保4个因素对农民工是否参保产生显著影响;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儿子数、所在单位是否为职工参保,以及对制度的满意度这些因素对农民工选择社会养老保险的种类影响显著。另外,郭瑜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农民工参与新农保和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替代率进行预测和分析,指出新农保具有基础保障作用,替代率较低,城保缴费较高,替代率高且稳定,两种保险制度的设计使得农民工养老保险陷入夹心层。

热点主题Ⅲ:农民工养老的出路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有效保障居民晚年生活的根本措施。我国学者对农民工养老出路的探讨多集中于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着一系列問题。钱振伟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进行仿真评估,未来30年左右养老金将收不抵支。蔚志新基于2011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流动人口参加三种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参保水平较低,且重复参保现象。杨翠迎、郭金丰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和养老保险的固有属性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固使政府制度供给积极而农民工仍保持冷漠态度。刘传江农民工参保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便携性”损失。郭晓鸣对四川省309位返乡老一代农民工调查,发现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权利剥夺、权利缺失”。田北海对262位湖北籍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发现农民工养老保险不仅存在“制度缺失”,也存在“制度文本与制度实践”脱节的问题。老一代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不仅违背社会公平公正,而且可能产生由农村蔓延至城市的社会不稳定风险。因此,通过借鉴国外典型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状况及其有益经验,王晓东指出农村养老保险应该遵循时间、空间循环渐进,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均等化。而黄玉君提出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社会化管理和基金保值增值以及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等建议。另外,简新华、张建伟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即以健康保障、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为主体的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来衔接城乡社会保障,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需要。桂世勋适当鼓励高档次标准缴费,累计缴费超过15年加发基础养老金,对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统一运营,有利于完善新农保。

2.基于突发词检测算法的研究前沿分析。研究前沿一般代表着该领域的正在出现的新理论、新主题、新趋势。学术界利用CitespaceIII,确定研究前沿时,通常利用突发词检测算法。其原理为通过利用突变词即在某一时间段内被引频次或共现的频次突然增加的节点,来确定相关研究前沿。因此,本文通过CiteSpaceIII进行突发词检测算法得到农民工养老问题研究的前沿术语突变排序表(如表2)。排序越靠前,突变强度越大,说明围绕该关键词展开的农民工养老相关主题研究前沿趋势越明显。

从表2可知,近些年,农民工养老研究前沿术语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代际差异”、“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市民化”、“社会保险”、“制度创新”、“政策评估”、“社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十个高频关键词。其中,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是在2003-2006年期间发生突变,政策评估、制度创新是在2005-2008年期间发生突变,转移接续是在2009-2011年期间发生突变,以上词语突变时间皆在3-4年之间。自11年以来“新生代农民工”、“代际差异”、“市民化”、“影响因素”、等关键词突变强度较大,前沿趋势较为明显。这些关键词中新生代农民工不仅突变强度最大,而且在年份上与其他关键词均有一定的交叉。这说明农民工养老前沿尤以新生代农民工及其新生代农民工相关主题为发展大趋势。对其前沿进行归类,如下:

研究前沿Ⅰ.农民工养老与新兴群体的研究。这里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代际差异、影响因素。2012-2017年“新生代农民工”关键词发生突变,2012年学术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相关主题研究开始增加,并保持着一定的发文量,形成了农民工养老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整合研究趋势。通过CNKI主题词搜索可以知道,从12-17年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养老的研究共计26篇,且多以新生代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如杨哲、王茂福,基于安徽省的调查数据,汪华、章金玉基于南通市和石家庄市两地的调查数据,朱垒、李放,李婷、郭亚军从代际差异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究前沿Ⅱ.农民工养老与养老保险构建研究前沿。这里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政策评估、转移接续等。这些关键词的突变强度,除社会保障之外,基本维持在2.8-3.5之间,且年份为2011年之前。说明,这一研究前沿,已由最初的突变,转变为研究热点主题,且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贯穿于农民工养老研究的始终。

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一前沿,对农民工养老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统计过程中以两年为间隔,排名前10的关键词为例,得到高频关键词分年段统计表(如表3)。通过表3可知,农民工、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一直稳居前五,说明这些词语代表着该领域内学术界持续、稳定的研究。但同时,又陆续的加入一些新的关键词,如新生代农民工、影响因素、市民化、代际差异等。这些新加入的词语与表2相符合,代表着该领域研究前沿。对新生代农民工养老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其研究多与市民化、城镇化、代际差异相关,而这部分研究又多以定量、对照的形式穿插在参保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中,与上文的研究热点主题、研究前沿相符合。

四、农民工养老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尤其是第一代农民工养老问题,无疑被提上日程。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技术,描绘近些年来“农民工养老”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通过挖掘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为农民工养老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但同时现有研究不足也是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研究方法。

首先,研究关注度较低,成果数量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农民工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我国学者对农民工养老的问题虽有所涉及,但研究成果总体偏少。与农民工养老主题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截止到目前为止,仅有267篇,而农民工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达到了7231篇。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农民工养老这一研究领域还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如果以农民工养老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政策实践作为参照,农民工养老的主题研究均滞后于现实和政策方面的需求。“现实”-“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双重张力,要求对农民工养老的这一主题研究快速跟进。

其次,研究视角较为局限,群体几乎无细化。通过对农民工养老研究相关的文献,可以发现农民工养老的研究不仅研究视角较为局限,群体细化也較为笼统。第一,研究视角基本上停留于养老保险。通过农民工养老研究热点时间序列图可以发现,该主题以农民工养老保险为点分散为农民工养老保险或社会保障体系的模式探索及构建、参保意愿及选择因素、问题与对策。可以说并没有完整的反映出农民工养老现存的问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应加大对农民工养老服务、养老模式的研究。第二,研究群体几乎无细化。农民工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的为高龄或者第一代农民工,而以高龄/第一代/老一代/超龄农民工+养老为主题进行检索发现其研究成果仅有8篇。高龄农民工为这一群体的开端,在改革开放初期,加入城市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释放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如今,他们的养老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对这一群体的任何忽视,将有悖社会公平、正义。在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研究上不可忽视这一群体。

最后,研究方法有待规范。在“农民工养老”这个主题的研究方法方面,尽管运用少量定量研究,且以二元回归为主。但在样本选取上存在着过大或着过小的问题。由于制度因素等缘由,农民工这一群体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如东部和中西部的农民工,同一省份不同地域的农民工,同一地域不同制度下的农民工等对亟待解决的养老问题差别都会较大。应加大其对照性研究。另外,在定量指标的设计上,多停留于个人、家庭、经济、社会等特征的分析,基本上大同小异。对于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研究,不论是规范的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应该进一步加强。当然,随着跨学科研究程度的加大,更多新方法也会加入农民工养老的研究主题。

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民工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结合现实背景和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两个较为迫切的研究方向。

首先,群体的细化,加大对高龄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研究力度。高龄农民工已经进入老龄化,多数却仍生存于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中,生存、养老现状堪忧。但至今为止,有关高龄农民工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国家统计局依据年龄进行划分及仅有的高龄农民工养老的学术研究成果中,陆淑珍依据户籍、年龄进行划分。无清晰的界定为后续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加大对高龄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在代际转换进一步加快和流动方式更为复杂的今天,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研究视角扩展,加大对农民工养老模式、养老服务的研究。依据年龄可将农民工简单的划分为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养老问题从制度、公民权的角度去探讨和解决他们养老问题都不为过,甚至是一种根本的解决性方式,但是对于已经将养老提上议事日程的高龄农民工,最关键的是他们现在或即将到来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面对农村养老资源的匮乏,他们的养老地在哪里;面对农村的空巢化,他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如何解决。因此,应加大对农民工养老模式、养老服务的研究,不论是从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上,对于改善高龄农民工乃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都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昉.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思考[J].中國人口科學,2010(1):2-10.

[2]郭晓鸣,周小娟.老一代农民工:返乡之后的生存与发展——基于四川省309位返乡老一代农民工的问卷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10):53-62.

[3]张世青,王文娟,陈岱云.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再探——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5,(03):93-98.

[4]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22-24.

[5]桂世勋.中国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探索及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12-17.

[6]刘晓雪.积极探讨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J].上海农村经济,2006(8):23-27.

[7]卢海元.关于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社会保险研究,2002(5):2-17.

[8]杨翠迎,郭金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8-116.

[9]杨翠迎,米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于有限财政责任理念的制度安排及政策构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7.

[10]杨辉,刘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J].江淮论坛,2008,227(01):102.

[11]任天成,崔红志.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6):119-125.

[12]吴晓欢,王一峰,王丽郦,等.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评估与制度创新[J].人口研究,2005,29(4):28-35.

[13]汤兆云.建立相对独立类型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6,1:005.

[14]蓝春娣,任保平.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4(5):106-111.

[15]邓大松,孟颖颖.困境与选择——对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学术交流,2008,6(122):r128.

[16]李爱芹.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缺陷与完善-以[J].广西社会科学,2015(8):150-153.

[17]雍岚,孙博,张冬敏.西部地区从业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安市农民工的调查[J].西北人口,2007,28(6):25-28.

[18]姚建平.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问题-基于北京,深圳,苏州和成都四城市调查数据分析[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8,2008(5):36-41.

[19]张红梅,周燕.基于面板数据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60-64.

[20]张文闻,陈广汉.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基于CHIPS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6(5):11-17.

[21]姚俊.农民工参加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五地的调查[J].中國人口科學,2010,2010(1):93-100.

[22]吴玉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实证研究\一个信任分析视角[J].人口研究,2011,4:94-103.

[23]王翠琴,韦翠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和南宁市的实地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9-47.

[24]郭瑜.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选择——基于替代率的研究[J].保险研究,2013(4):110-117.

[25]钱振伟,卜一,张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仿真评估:基于人口老龄化视角[J].经济学家,2012,8(8):58-65.

[26]蔚志新.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与状况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2011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的流动人口问卷调查[J].人口学刊,2013(2):81-89.

[27].刘传江,程建林.养老保险“便携性损失”与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4:61-67.

[28]田北海,徐燕.制度安排与行动逻辑: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籍农民工的调查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1(6):89-97.

[29]王晓东.国外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途径,方式,条件及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3(5):98-103.

[30]黄玉君,鲁伟.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求实,2016(6):87-96.

[31]简新华,张建伟.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5(1):113-116.

[32]桂世勋.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2-34.

[33]杨哲,王茂福.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安徽省调查数据[J].社会保障研究,2013,(05):62-68.

[34]汪华,章金玉.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通市和石家庄市两地的调查[J].西北人口,2013,(04):95-99+104.

[35]朱垒,李放.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代际差异——基于南京市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2,(05):86-90.

[36]李婷,郭亚军.代际视角下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基于陕西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05):90-96.

[37]陆淑珍,卢璐.“养”与“工”——超龄农民工养老模式的探索性研究[J].南方人口,2015,30(6):50-58.

[38]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EB/OL]. http://cn.chinagate.cn/news/2017-04/30/content_40721463.html2017-04-30/2017-05-03.

[39]人民網.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EB/OL].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1010/c57506-28765437.html2016-10- 10/2017-02-26.

作者简介:丁文文(1990—)女。河南省濮阳。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生。行政管理专业政府管理理论与绩效评估。蔡程瑞(1992—)男。河南省平顶山。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生。情报学专业信息计量。

猜你喜欢

研究展望文献计量热点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财税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制造业物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