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回归分析下的高校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传染研究
——以皖北部分高校为例

2017-04-28董阜平

关键词:教工大龄职业倦怠

董阜平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多层回归分析下的高校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传染研究
——以皖北部分高校为例

董阜平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高校特殊女教工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以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维度即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无力感为因变量,并从岗位要求、决策维度以及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等三个自变量视角出发,分别对三个核心维度进行多层回归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特殊女教工群体内职业倦怠传染现象非常普遍,其中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与三个核心维度关系最密切,是职业倦怠最重要传染源。

高校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多层回归分析;传染性

一、引言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创职业倦怠概念,用以描述服务行业从业者面对压力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极度的身体衰竭感。[1]著名心理学家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包含三个核心维度:即情绪衰竭(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缺乏活力,缺少工作热情),去人格化(个体以消极、冷漠、无视的态度对待工作),无力感(低个人成就感,常常对自身工作做出消极评价)。[2]Dunham等学者以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困难为视角,总结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及困难情况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及行为衰竭等极端反应。[3]在高校中,因专业知识更新所带来的专业发展压力,岗位所要求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压力,以及同事、师生间交往所产生的人际关系压力等,导致高校教工群体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

高校特殊女教工①群体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群体分类中的非正式群体,该群体成员学历普遍较高,天性细腻敏感,自我认同感、情绪传染性与行为一致性较强。与其他普通教工群体相比,高校特殊女教工在职业整体层级选择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其职业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比其他普通教工偏低,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且基于女教工的敏感天性,高校特殊女教工极易受到来自其他特殊女教工低落情绪、消极工作态度的影响,使得职业倦怠现象不断在群体内传染复制,进而在更大范围内被感染发酵。高校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传染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鲜有涉猎,本文通过相关问卷调查,对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无力感三个维度进行多层回归分析,以期对高校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传染问题进行较深入探究。

二、研究样本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取

我们向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部分特殊女教工分别发放问卷150份、200份、200份,三组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34份、185份、181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9.3%、92.5%、90.5%。有效问卷被调查的500名特殊女教工中,经济较为贫困者43人(8.6%),身患严重疾病者27人(5.4%),身处女性特殊生理周期者250人(50%),单亲30人(离异或丧偶,6%),大龄单身者68人(13.6%),其他特殊情况者82人(16.4%)。

表1:调查对象分布表

(二)变量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以Maslach所提出的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无力感三个核心维度为因变量,并以岗位要求、决策维度以及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三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对构成因变量的三个核心维度进行多层回归分析。然后,用SPSS 20.0软件对每个研究变量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并对数据结果作出描述性分析。

1.因变量

该变量量表借用Maslach编制的职业倦怠量表(MBI),[4]由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无力感三个分量表组成,共22个题目。其中,情绪衰竭通过9个题目来评估(信度Cronbach’s α=0.79),如工作使我感觉情绪低落等;去人格化有5个题目(α=0.74),如我觉得对待学生像对待客观物体一样等;无力感有8个题目(α=0.73),如我觉得通过工作来积极影响他人生活等。问卷采用Likert五级记分法(1=从不,2=偶尔,3=经常,4=十分频繁,5=总是,下同)。[5]各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有项目的平均分。高度的情绪衰竭及去人格化和较强的无力感都预示着倦怠严重。

2.自变量

一是岗位要求。Karasek认为,岗位要求是指存在于工作情境中反映员工所从事工作任务的数量和困难程度的因素。[6]该变量按照特殊女教工的工作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估,即工作定量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工作负荷及强度、时间压力、工作努力度和工作目标,如我的工作是否需要努力付出等。(α=0.70)

二是决策维度。决策维度包括技能裁量权(特殊女教工所使用的工作技能)与决策自主权(她们完成正式工作任务的自由度)量表,如我的工作是否允许我自己做出决定等。(α=0.73)

三是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情绪感染使人倾向于自动同步模仿其他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及行为,并因此感染情绪。[7]特殊女教工通过移情关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知同事的情绪。此研究变量通过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量表来评估,如身处女性特殊生理周期的特殊女教工中有多少同事感到倦怠等。(1=没有一个,2=几个,3=一些,4=大部分,5=几乎都是)(α=0.72)

表2:高校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压力源及其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性(N=500)

在进行多层回归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高校特殊女教工某类群体内及不同类型特殊女教工之间的倦怠流行性进行一致性检验。如表2中第六项即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的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特殊女教工之间的职业倦怠比某种类型特殊女教工群体内(以大龄单身女教工68人为例)的倦怠更具显著性差异(F(68,432)=8.74,P<0.001),这说明同类型特殊女教工群体内存在的倦怠普遍性和流行性更强。

三、职业倦怠传染的多层回归分析

(一)基本原理

多层回归分析主要用于处理具有分层结构的研究对象,其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层回归模型,假定有一个分层的数据集并设定相关因变量和自变量;同时,分析所用的估计量是最大似然估计值(MLE),是参数估计,能够使实际上已经发现的样本数据可能性达到最大限度。[8]该模型通过最大似然程序估算产生一个偏差,用以检验模型与数据是否吻合,偏差低的模型比偏差高的模型更接近实际状况。我们运用多层分析软件对每个倦怠维度进行分析,将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数据集组成一个三级结构模型:特殊女教工个体(层次1)、某类特殊女教工群体(层次2,下文中都以大龄单身女教工这一类特殊群体为例)和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次3)。从概念上来讲,该模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回归方程;从技术层面来说,来自同一类型特殊女教工之间的倦怠变量一般要比来自不同群体或整个群体特殊女教工之间的倦怠变量相关性要高。

模型中每个因变量的多层回归分析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以一个不包括自变量的截距模型(模型1)开始,此模型不包括来自方程的所有固定、随机系数。第二步,三个因变量的方差用以解释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个体水平、某类群体水平和整个群体水平的方差(模型2)。只有当模型2的偏差要明显低于模型1的偏差时,多层分析才切实可行。模型2所得的三个因变量方差是模型3、4的起点。第三步,特殊女教工个体在职业倦怠三个自变量上的得分将被编入模型3。第四步,某类特殊女教工群体和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在三个自变量上的得分都将通过模型4得到体现。通过多层回归分析软件对这三种情形下所得的三个自变量观察数据分别计算,能够得出特殊女教工个体、某类特殊女教工群体和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变量的方差、解释方差及多层回归系数。

(二)多层回归分析

1.情感衰竭维度下的多层回归分析

根据表3所显示因变量情感衰竭多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模型1不包含自变量的截距模型,表明要解释的方差总额为100%((1.0为标准分数)。另外,分析结果还表明模型2的偏差显著低于模型1;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和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的方差占情绪衰竭总方差的比例都远远低于个体层面(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t2=9%;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t2=13%;特殊女教工个体层面s2=78%)。

特殊女教工个体在三个自变量上的得分将在模型3中体现出来。这些自变量反应了情感衰竭在每个层级上的显著方差:特殊女教工个体层面14%,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8%,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6%。这一分析最终得出这三个自变量显著的回归系数(0.23***,-0.11***,0.34***)。更为重要的是,这三个自变量中,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与情感衰竭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特殊女教工个体对岗位要求和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的感知与情感衰竭在统计学上显示出明显正相关。因此,岗位要求感知越高,特殊女教工感知倦怠的程度越深,她们的自身情绪就会变得越发低落。特殊女教工对于决策维度的认知与情感衰竭有着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较低的自由度与越来越强的情感衰竭同时发生。

模型3和模型4的偏差相差很小,这在统计学上没有任何显著性,同时也表明通过自变量来解释特殊女教工个体情感衰竭水平的方差在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没有明显差异。总体来说,即使剔除了各种组织压力源的影响,特殊女教工对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的感知会给情感衰竭带来巨大影响;而且,模型4反应了特殊女教工个体及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的情感衰竭方差都较高。这些结果都表明:职业倦怠在特殊女教工群体成员之间的传染是普遍存在的。

表3:情感衰竭维度下的多层回归分析数据表(N高校=3/N特殊女教工类型=6/N特殊女教工个体=500,下同)

2.去人格化维度下的多层回归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2的偏差明显低于模型1,以及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和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的方差占去人格化总方差的比例都很小。(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t2=5%;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t2=2%;特殊女教工个体层面s2=93%)。模型3表明,特殊女教工个体职业倦怠的三个自变量中,只有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和决策维度与去人格化呈显著相关;特殊女教工个体对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感知与去人格化呈正相关,而对决策维度的感知则呈负相关。这两个自变量解释了下列两个层面上的去人格化变量:特殊女教工个体层面8%,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2%。模型3和模型4偏差的异同在统计学上没有任何显著性,这表明通过自变量来解释特殊女教工个体去人格化的方差在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的相应方差没有明显变化。

或言之,在特殊女教工个体和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即使在消解了其他压力源之后,因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信念和价值观,以及畅通、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使高校特殊女教工个体间的情绪模仿和传染仍会发生。有研究认为,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能独自深刻影响特殊女教工群体成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态度。同时,Barsade和Felps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当情绪感染表现为正面情绪时,群体内成员通常展现出更好的合作精神和更高的工作效率;相反,对于经常感受负面情绪的群体成员,整个群体大都会表现糟糕,个体情绪与群体情绪间存在正相关。[9]同样,也证实了高校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传染性。

3.无力感维度下的多层回归分析

如表5所示,模型2的偏差再次明显低于模型1,以及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和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的方差占无力感总方差比例虽然不大,但不可忽视。(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t2=3%;整个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t2=6%;特殊女教工个体层面s2=91%)。特殊女教工对决策维度和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的感知在统计学上显示出与无力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模型3)。然而,这个因变量与决策维度有最强的关联性,特殊女教工对决策维度的感知与无力感存在负相关,而与特殊女教工个体所感知的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呈正相关。模型3和模型4偏差的异同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这表明通过自变量去解释特殊女教工个体无力感水平的方差在大龄单身特殊女教工群体层面的方差没有明显不同。

表4:去人格化维度下的多层回归分析数据表

总之,与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维度结果一样,表5结果也表明了高校特殊女教工所感知的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以其独特方式独自影响着无力感。在行为传染过程中,高校特殊女教工的行为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个体行为常常被群体的行为所认同和感染。社会学家孙末楠认为群体中的情绪传染好像是“精神感应”,通过行动的预向进行集体情景的扩展。[10]因此,高校特殊女教工从同事那里感受到的倦怠抱怨越多,她们会相应地认为自己不能更加有效地承担学习、工作和家庭中的任务。可见,群体成员间的情绪感染也深刻影响着特殊女教工的职业倦怠程度。

表5:无力感维度下的多层回归分析数据表

四、结论

(一)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具有显著传染性

特殊女教工群体成员可能会捕捉同事愤世嫉俗的态度、消极的工作行为,进而影响到自身的情绪和行为。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可以确认,即使自身工作压力的影响被消除,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也会对三个倦怠维度产生显而易见的作用。可见,同事间职业倦怠影响是最重要传染源。

(二)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传染的可能路径

一是无意识传染途径。在频繁的交流和互动中,特殊女教工会无意识自动地捕捉同事倦怠症状并模仿彼此的情感衰竭和身体疲劳表现行为。二是有意识传染途径。此过程可能是最普遍的,因为特殊女教工有意识地经常相互讨论各自生活、工作状况,并有意识进行更多其他社会化活动。在这些交流过程中,一个特殊女教工的态度和情绪可能会传播到另一个人,疲惫、低个人成就感、麻木不仁的态度等情绪倦怠都会尽显出来。

(三)特殊女教工职业倦怠传染的消解对策

一是整个社会理应形成理解并支持特殊女教工群体工作的良好氛围,降低社会长期秉持的高校女教工集智慧与美德于一体的完美化身的社会期许,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相应待遇,进而提升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消解懈怠心理,建构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二是所在高校应重视特殊女教工问题,设定合理岗位要求,建立定期进修制度,提高其技能裁量权与决策自主权;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就其专业发展、教学科研工作给予适当的倾斜照顾;理解、尊重、关心其工作和生活,关注其生理及心理健康,提供充满人性关怀的工作环境。三是高校特殊女教工自身应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增进身心健康,乐观对待工作及生活困难,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合理调试心理,不断增强抗压能力。四是倡导特殊女教工之间积极向上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相互鼓励,共同消解工作压力,减少消极影响。另外,高校特殊女教工树立坚定、科学的职业信念与理想对预防职业倦怠传染也至关重要。

注 释:

① 高校特殊女教工,是指在高校中那些经济较为贫困,或身患严重疾病,或身处女性特殊生理周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等),或为单亲(离异、丧偶)及大龄单身等情形下的女教职工(见拙作《高校特殊女教工问题探析》,《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3]韩海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10-11.

[2]李伟健.学校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349.

[4]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82-86.

[5]石雷山.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层变量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5):521-526.

[6]Karasek RA.Job decision latitude and mental strain:Implications for job redesig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9,(24):285-308.

[7][9]王潇,李文忠,杜建刚.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8):1237,1240.

[8]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14.

[10]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443.

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S121);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49);2015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重点项目(2015jyxm731);2015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5A724);2015年度上海外教社研究项目(A4k2015A801);2015年阜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015WBZX04);2016年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016FXXSK05)

董阜平(1980-),女,安徽阜阳人,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教工大龄职业倦怠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大龄女也该有春天
大龄儿童的春节萌囧CUT
大龄海蟾蜍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大龄新妈瘦身也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