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人”有多大?

2017-04-28王程强

书屋 2017年4期
关键词:王阳明阳明大人

王程强

《弘治十二年进士登科录》中记载了王阳明的行状,有一条:“弟守义、守礼、守智、守信、守恭、守谦。”其中守义和守智是王阳明伯父王荣的儿子,守礼、守信、守恭是他叔叔王衮的儿子。这个时候,王阳明亲弟弟王守俭才四岁,没有被写上,守文和守章还没有出生。

《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能力小就齐小家庭,能力大就要齐大家族。王阳明作为守字辈长兄,像个领头雁一样,负有榜样的作用。对“正”字辈的侄儿辈,还负有引导的责任。

古代聚族而居,管理好一个家族,也是在培养和积累治国和平天下的经验。

古代的国,一般是诸侯国;明代的国,只是藩王的封国,朱棣靖难胜利后,藩国既没有领土,也没有行政,要管理的只是自己一个支系的王室宗族,本质还是“齐家”。

古代朝廷统领的是天下。

明代有雅称知县为“百里侯”的,雅称主管一省行政事务的布政使为“方伯”的。“百里侯”,意为方圆百里的诸侯;“方伯”,用来称呼殷周时代的一方诸侯之长。春秋时的一些诸侯国,方圆也就百十里地。所以说,知县、知府、布政使,这些当官的都是在“治国”。

当不了皇帝,就没有平天下的资格吗?道家认为,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身就好像是一个天下,心,是这个天下的皇帝,眼、耳、鼻、舌、身、意,是这个天下的臣民。尤其是这个意,很不安分,所谓的心猿意马,有时候肚子明明吃撑了,这个意念还是想再吃一口,结果吃成了高血糖和高血脂;明明家里有老婆,到了街上还是有非分之想……

一个意念就好比一个臣民,有好念头,这是良民;不好的念头,这是刁民,保护良民,教育和管制刁民,不就是平天下吗!心安理得,不就是天下太平吗!所以说,管理好自身,也是平天下。

回头再说知县、知府和布政使的“治国”。阳明先生说,搞行政和修身是一回事,因为人心是一样的,人性是一样的,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一定喜欢,自己讨厌的,别人也会讨厌。其实,管理整个天下,也只是在管理一个人性。男女老少,古今中外,黑人白人,不都是一个人性吗?拥有四海,也好比是在管理一个人。

阳明先生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按这个说法,齐家与平天下还是一回事。

王阳明在家书中称呼父母亲“大人”。在明代,读书人称呼本县的知县“父母”,称呼知府“祖父母”,称呼布政使“曾祖父母”,这是因为有“父母官”这个说法。

明代的官场,“大人”这个称谓并不普遍,也不尊贵。比如有记载,嘉定县丞称巡按御史“大人”,巡按御史竟然发怒了;再比如,夏玉麟参加县试时,称呼知县“大人”,知县很不高兴。

明代官场最尊贵的称呼是“老先生”,不到相当级别和地位是担不起一个老先生称谓的。在京外,只有巡抚才被称“老先生”,巡按御史只能被称“先生”。官场流行雅称,比如御史被雅称“道长”、“侍御”,知府被雅称“府台”,府学教授被雅称“掌教”等。

民称官,称巡抚“都爷”,称总兵“总爷”,连孔圣人也成了“圣人老爷”,总之民称官必定称“爷”。

到了清代,看《曾国藩家书》,抬头有“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膝下”,有“少荃世仁弟大人阁下”、“春霆仁弟大人阁下”、“石卿仁兄同年大人阁下”、“吁翁老前辈大人阁下”。由此可见,曾国藩时代“大人”称谓已经相当普遍,但是仍不是最尊贵,否则不会在“大人”前后再加“翁”、“老前辈”、“阁下”。

称谓的讲究是尊称别人,谦称自己。

“大人”的实际意义有多尊贵呢?

《易经》中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大人”的德能有多么厉害。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这是从道德实践的境界上来说。

怎么能成为这样的大人呢?“《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前五十八个字给出了方法。五十八个字有些多,王阳明把它浓缩成了三个字“致良知”。

怎么致良知呢?格物致知!

1949年以前,读书人除了有自己的大名外,还有一个表字,表字外再有一个号,有的人一生不同阶段会用不同的号。

比如王阳明,阳明只是他的号。这个号在他虚岁三十一那一年,休假到绍兴宛委山中静养后,才启用。他静养的那个山洞叫阳明洞天,阳明洞天是道家的称谓。洞天,寓意是一个可以通往天庭的洞。唐代有人把天下与道教有关的山水胜景划分为十大洞天、三十二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阳明洞天在三十六小洞天中列第十位。在道教中,阳明指东方青帝,即太阳。

说到王阳明的道家情怀,与他的家庭有关,他祖父王伦先生信奉道家,奶奶岑老夫人一辈子念佛,父亲王华是个儒家。明代中晚期,社会上有股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潮。在朝廷,与阳明先生同时代的正德皇帝信佛,正德之后的嘉靖皇帝信道,皇太后一般来说都信佛,但是朝堂上一定要推崇儒家,科举考试中不允许出现老、庄和释迦的语言。阳明自己用的号有时候署“阳明居士”,这是倾向于佛家;有时候署“阳明山人”(山人合成一个字就是“仙”),这是倾向于道家。但是,读书人不管是倾向于道家还是佛家,都要标榜自己是儒家,因为明代读书人认为,儒学才是正学,其他都是异说。

阳明先生名守仁,“守”字是家族辈分中的派字,“仁”字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古代取名讲究个出处,要有个来历,“守仁”兩个字出自《论语》:“知及之,仁能守之。”

古代,随便称呼名字是不尊重,只有在出生时禀告祖宗,科举时自报家世和署名时,结婚交换庚帖时,以及官方文书中等正式场合才用到大名。所以称呼大名,就显得一本正经和公事公办。

几十年前的乡下,小孩子闹矛盾,高喊对方父母亲的大名,就等于是骂对方了。

于是就有了字,又叫表字。阳明先生字伯安,“伯”字,表明家族中的排行。老大称“伯”,依序是仲、叔、季。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排法,比如仁、义、礼、智、信;再比如按六十四卦排序等。在王阳明家族中,这个“伯”字又是他们这一辈人表字的派字,比如十弟伯显,三弟伯敬。表字一般是对大名的解释和补充。名守仁,为什么名守仁?是为了“安”,心安理得,这是从道德修养上讲,可以说是“穷者独善其身”;“修己以安人”,可以说是“达者兼济天下”。

再比如,父亲王华,大名一个“华”字,从哪里来的光华,是道德的光辉,所以表字“德辉”。顾璘,字华玉,华玉是对“璘”字的解释。

在人际交往中,长辈称呼表字显得亲切,同辈称呼表字显得爱厚。

大名和表字,一般是小时候长辈给起的,代表着长辈的殷切期望。等到长大了,本人对自己的现状有了新的评价,或者对未来有着新的期许,就自己给自己起上一个号。比如阳明,就表示阳明先生的自我评价和追求,即人心纯粹,只有光明没有阴影,像太阳一样。纯阳,就像乾卦一样。

也有用地望称呼的,比如称呼李鸿章为李合肥,称呼袁世凯为袁项城。也有以居住地做号的,比如苏轼自称东坡,再比如李东阳自称西涯(正德年间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住北京西涯胡同)。有人的号不止一个,那是因为对自己的评价或者期望发生了变化。称呼一个人的号,是尊称,一般要加“先生”或者“公”、“翁”等,有的人身后还有谥号。

1518年,王阳明祖母岑老夫人九十八岁,父亲王华七十三岁。王阳明十三岁丧母,老祖母对王阳明有养育之恩。王家的孝道是有传统的。1481年,王华中状元后,被封翰林院从六品修撰,次年就接父亲王伦进京奉养。王伦回余姚后,王华分八石俸粮的一半,让父亲在余姚老家领取。

王阳明认为,孝养长辈有三个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证长辈的吃穿用度。这是最基本的,是人之常情,但是远远不够。因为家里养的猪、马、牛、羊、狗,也会保证它们有吃有住。第二层境界,养长辈的心。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平平安安,能跟前尽孝最好,不能的话也要经常给家里写信报平安,让长辈放心;做出成绩,光宗耀祖,让长辈舒心,这是高一级的孝。第三个层次,养长辈的志。父亲退休后,王阳明担心父亲寂寞,写信建议父亲,多和同乡的退休官员谢迁、冯兰等走动走动,散散心。退休后,谢迁建有银杏山庄,冯兰建有雪湖山庄,两座山庄比邻而居,可供王华寄情山水。

孝敬的三境界:养身、养心、养志。

以前给朋友写信,王阳明习惯自称“守仁”或者“某”“仆”“区区”;为父守孝期间,写信时的自称变成了“孤”或者“孤子守仁”。五十一岁的孤儿,现在看起来好像可笑,但是也正反映了王阳明的孝纯。《孟子》有“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明代,朝廷命官只设置到县一级,县里官员不多,主要有正七品知县、正八品县丞、正九品主簿,典史、县学教谕、医官等不入流品。像王阳明剿匪后新设置的小县,只设知县和典史两人,县下设乡、都(图)、里、甲。最基层的里长、甲长都是轮值的。基层里、甲主要靠“老人”来协调管理。

老人,是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之人,一般为三人,负责调节基层婚姻、田土等非刑事性质的纠纷。另外,有秀才功名和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因为知书明理,往往也是乡村秩序的协调人;再有,就是退休返乡的官宦,也往往是乡村公道的主持人。乡村多是一姓一族聚族而居,族长也是乡村秩序的稳定者。这些人都只有名分,却不需要俸粮。

有的乡村宗族,设有义田、义仓,用来扶贫助困、赡养孤寡。这些义田,可能是大户独资捐献,可能是各户共同分担。宗族一般有族谱和家谱在用血缘关系维系着,祠堂往往是他们集会的地方,婚丧嫁娶互帮互助。

政府提倡的春、秋两季的乡饮酒礼,目的是宣传睦邻,提倡尊老爱幼。乡村广场立有红色的旌善亭,用来表扬好人好事;黑色的申明亭,用来批评不良现象;“老人”定期在申明亭前调解邻里矛盾。治安上实行保甲法,有钱出钱,有人出人,联巡联防。

这就是明代的乡绅和乡贤文化。

王阳明认为,做人、做学问,不能没有师友。有老师,可以做榜样;有朋友,可以做参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比自己高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老师,可以见贤思齐;不如自己的,有了比较,就可以引以为戒。

阳明先生说,良知自知,良知就是孟子说的那个知道是非的心。所以说,良知开发出来后,能够分清是非;一个人有了不好的念头,有了不好的行为,自己很清楚;就像小偷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耻见不得人一样。所以也可以说,一人行,必有我师,良知就是那个老师。阳明先生和绍兴知府南大吉说过这样的话,也写过这样的诗句。阳明先生说,欺骗别人容易,欺骗自己最难。

虽然不好的人也可以作为参照,可以作为老师,可以作为朋友,那是对能够分辨是非并且有自控能力的人来说。否则,交朋友就要遵守《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这个原则。这句话有三个内涵:一、不同道不相为谋,与有着相同追求的人交朋友。二、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见贤思齐。三、多看别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长处,只学别人的长处。这样,与优秀朋友相处,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就会“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仁,是孔孟之道的核心学问。

宋代程颢在《识仁篇》开宗明义地写道:“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浑然与物同体”就是“天人合一”。怎么合一呢?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解释“大人”的时候说得很清楚。看“仁”字的結构,从人从二,是两个人,表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用五伦来表示这个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涵盖了所有的人际关系。《孟子》“仁,人心也”,“仁者爱人”。由此可知,五伦关系的纽带是一个“爱”字。

1993年在湖北荆州郭店出土的八百零三枚楚简中,发现了六十七个“仁”字,有三种写法,其中,上身下心的写法出现了五十五个,上千下心的写法出现了六个,上人下心的写法出现了六个。学者们分析,上身下心的写法,意味着“仁是身心学问”;上人下心的写法,意味着“仁者爱人”;上千下心的寫法,意味着“泛爱众”。学者推测,现在的“仁”字中这个“二”,可能是“心”字的简写。三种写法都离不开“心”字,这也正印证了阳明先生说的“圣人之学,心学也”。

阳明先生也常把圣贤学问说成“身心学问”。由“身心学问”,儒家又把圣贤学问说成“生命学问”。

所以,儒学的本质是生命学问。

宋明理学有一个核心命题: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认为,一个普通人要修炼成圣人,就要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程颐说:“无人欲,即皆天理。”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如果不明白天理与人欲的实际内涵,很可能会把圣人误解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无缥缈的神仙。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儒家解释,人欲就是私心,公心就是天理。

人心中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既有贪婪,又有礼让;既有嗔怒,又有宽容;既有愚痴的时候,也有智慧的时候。释迦牟尼把人心恶的一面称为“贪、嗔、痴三毒”。所谓学圣贤做圣贤,就是要剔除和转化心中的阴暗,开发心中的光明。

《大学》让人修身,学圣贤做圣贤。圣人难做,可以做贤人;贤人做不到,就做君子。修身怎么修?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要做君子,就要像老子说的“清心寡欲”。

寡欲,还可以这样理解,不能目标太多乱了心性,要认准一个大目标,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追求。人心的欲望很多,人的精力有限,人的生命有限,要有大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节制过多的欲望。

画家丰子恺比照他的师父李叔同,他师父是圣人的话,他就是贤人,他认为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心灵生活。物质生活在食色的层面,这仅仅是生存,是动物属性的层面;精神生活,到了文学艺术的层面,已经有了生存和生活的区别,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灵生活,已经需要探究自己的心,需要开发自己的良知,需要变化气质,需要知行合一,也就上升到了性命的境界。这三层,是从生存到生活到生命一步步提升的。

总之,人欲,就是私欲,是私心;天理,是公心,是道心。人欲多,是小人;人欲少,是君子;人欲寡,是贤人;人欲无,也就是无私心,就是圣人。欲望太多,心就沉重,甚至步履也会沉重;清心寡欲,神清气爽,气质清灵,良知就会慢慢露出真容。相为心生,清心寡欲的人,气质很清纯,心性很灵敏。

猜你喜欢

王阳明阳明大人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如果没有了大人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