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2017-04-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牵正口角神经炎

向 平

(重庆市万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重庆 404000)

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向 平

(重庆市万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重庆 404000)

目的 观察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合电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结果与结论 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面瘫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围性面神经炎;电针;加味牵正散

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之为“面瘫”,祖国医学称之为“口僻”、“吊线风”。临床上西医常规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脱水、激素等治疗,许多患者在治疗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众多学者认为,运用常规西医方法,同时结合中药、针灸,比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要好。本文研究了采用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方法,现将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6年8月我院共收治138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9例,对照组69例,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内科学》中周围性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发病突然,或有面部受凉、受风史;(2)患侧无法皱眉、眼裂扩大、眼睑无法闭合或闭合不全,额纹变浅或消失;流泪,鼻唇沟平坦或变浅,口角下垂并向健侧牵引;(3)示齿时口角向健侧歪斜,鼓颊、吹口哨时患侧漏气;(4)听觉过敏,乳突部出现疼痛,外耳道与耳廓部出现感觉障碍或疱疹,舌前2/3味觉减退。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

1.3 纳入标准

(1)符合《针灸治疗学》和《神经内科学》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2)所有患者均为发病1~30天内就诊。

1.4 排除标准

(1)因脑肿瘤、脑血管意外、外伤、腮腺疾患等其它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面神经炎患者;(2)对电针、中药不能耐受者;(3)治疗中途间断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qd,连用1周;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qd连用1周;病毒唑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qd连用1周;甲钴胺0.5 mgtid连用1周。鼓励患者按摩面部并做面部功能锻炼,比如吹气球,鼓腮。配合针刺治疗。取穴如下:患侧阳白、鱼腰、丝竹空、地仓、颊车、下关、四白、颧髎、迎香、翳风、太阳与对侧合谷。患者取卧位,首先进行穴位常规消毒,取25#1寸毫针。手法:阳白向鱼腰沿皮透刺0.3~0.5寸,地仓向颊车方向透刺0.5寸,余穴直刺,然后KDW-808电针仪通电20 min,选用疏密波,其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1.5.2 治疗组

治疗组予以加味牵正散治疗,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150 mL,混匀后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疗程为20天。加味牵正散组成:全蝎10 g,白附子10 g,僵蚕10 g,蜈蚣2条,地龙10 g,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10 g,防风10 g,钩藤10 g,三七粉10 g。风热证加连翘15 g,板蓝根15 g,大青叶15 g;风寒证加细辛3 g,荆芥15 g,白芷15 g。

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第5次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确定。面部所有区域形态及表情功能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为治愈;面部静止时面纹对称且面部张力正常,眼睛可完全闭合且上视时额纹运动中等,口角纹有轻微不堆成,仔细观察面部功能障碍较轻微为显效;面部无明显损害性不对称且张力正常,无流口水症状,进食时口角无溢漏发生,口角纹明显不对称,皱额额纹浅弱,眼睛可完全闭合,功能减弱明显为有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眼睑无法闭合,口角仅能轻微运动,无皱额运动,流涎及进食后口角漏液。

1.7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和卡方表示和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1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3 讨 论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面部疾病,发病率较高[1]。西医在该疾病的治疗上以药物和物理治疗为主,但单纯采用此治疗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不显著,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症状效果不佳[2]。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电针加牵正散的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针刺合用中药的方法发挥了中药祛风散寒、益气养血、筋脉通达、祛风散寒等功效,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上有效促进了患者面肌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较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更佳[3]。

[1] 罗 琼,刘艳婷,王 苗,等.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时机探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31(1):84-85.

[2] 钟润芬,黄石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针灸干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1,31(7):587-590.

[3] 曹晓滨.巨刺和温针法治疗面神经炎116例[J].陕西中医,2010,7(2):122.

本文编辑:吴 卫

R745.1+2

B

ISSN.2095-8242.2017.05.939.02

猜你喜欢

牵正口角神经炎
视神经炎的悖论
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蛋白酶抑制因子I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视角与口角
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牵正针法治疗面瘫验案举隅
两代人的不同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