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杉木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2017-04-27唐朝辉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杉木病虫害防治

唐朝辉

摘要:杉木因为其生长速度快,所以在人工造林中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植物。并且杉木拥有木质均匀、高大秀颀、板材产出量很高的众多特点,因此在建筑以及制造等行业中受到热烈的欢迎以及广泛的运用,在各大市场上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杉木还拥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杉木的根部能够适用于关节疾病的治疗、树皮中拥有能够起到止血、杀菌作用的相应成分。另外,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逐日递增也是人们利用杉木的各种优势,从而植树造林的主要原因。但是想要使杉木健康的生长就一定要注重与种植相关的管理方式以及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从而有效避免病虫害,因此本文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为杉木的良好种植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杉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

引言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而由于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国家开始注重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多个方面进行环境保护措施,而作为生长速度较快,并且能够完全满足我们需要的杉木就成了我们植树造林是选择的首要目标,很多人都认为杉木极其容易养活,需要注意的事项也相对较少,但是实际上并不如人们说的那样简单,不少地区的杉木成活率都不高,这样一来,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更是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本文就杉木应该如何进行种植管理并且应该如何有效的避免病虫害的影响提出自己的建议,期望可以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关于种植管理

(一)选种

杉木是常绿裸子植物之一,它的种子能够经过人工的播种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效,所以一般都会选择杉木种子播种种植的方法。在对杉木种子进行筛选的时候,应该着重关注种子的表面是否平滑飽满,并且没有产生一定的破损和腐坏,然后还要从中挑选出拥有较强抗性的种子进行播种,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1]

(二)选地

对杉木进行种植的时候,要注意对土壤的选择,土壤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杉木的成活率。我国的地域十分广阔,因此各个地区的天气气候以及地质土壤的区别都很大,因此选择良好的杉木种植地点十分重要。就一般情况而言,会在山洼、山谷或者阴坡等地方实施杉木的种植。着主要是依据以下标准:空气湿度相对较高、昼夜温差不宜太大、日照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在基于以上标准前提下,如果土壤的肥力也得到良好的保证就能够使杉木的生长更加健康和快速。[2]

(三)播种

对杉木种子进行有效筛选并且选择好优良的种植地点后,种植人员应该要尽快的所选地区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开始种植杉木前要把该地区的灌木丛和杂草等全部清理一遍,可以选择焚烧或掩埋的方式,然后要合理开垦该地区,从而使得土壤不至于太过于密实,使土壤的条件更适合杉木的生长。最后在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决定杉木种植的密度,在进行种植穴开挖的过程中应该运用梅花点状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种植穴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4-0.5米以内,并且使其深度控制在0.35米以内,从而提升种子的发芽率。

(四)种植

想要有效提升杉木的经济效益并且加强其抗病虫害能力应该选择适当的幼苗进行重点种植。播种的幼苗在高度上至少要到达30厘米、地径至少达到0.5厘米,并且还要对幼苗进行仔细的观察,保证其没有外皮损害或者折枝,并且还没有出现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只有这样的幼苗在种植后才能够健康的生长。而关于苗木移植方面,就应该选择一年生并且状况良好的苗木进心移植。杉木初植的密度应该适当的确定在240株每亩左右,株间距应该控制在1.67m*1.67m。进行杉木种植的时间应该计划在每年的一月到三月之间,选择阴天或者雨后进行种植会使杉木生长更加良好。进行种植时应该依照“三踩二埋一提苗”的基本方式,使种植的深度相应的加深,保证杉木的抗风抗旱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如果土壤太过干燥或者风过于大的天气都最好不要种植杉木,不然很可能会使得杉木大面积死亡。

(五)除草中耕

在种植杉木的时候和种植其他种类的树木一样,都应该注重林间管理。特别是做好杉木幼苗时期的管理和抚育工作是保证杉木能够顺利生长的重要环节。在小苗进行移植之后,最开始的三个月最少要实施三次除草工作,在一月到三月种植杉木后,在四月份要开始下一个步骤扩坑,然后分别在六月份和九月份进行砍草抚育工作。特别是杉木喜欢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因此其四周杂草生长的速度也非常快,这就导致杉木无法良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从而阻碍杉木的正常生长。所以要即使的进行除草行动,因为前几次除草是在杉木刚刚种植后不久,这时杉木的根系还没能很好的固定,因此除草的深度应该保证在一厘米到十厘米之内,等到小苗逐渐发育成长后,就可以慢慢加深除草的深度。

(六)梳枝修剪

等到杉木到达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些幼苗的根系会生长出不少新芽。特别是如果进行移植的时候太浅,那么就极容易出现裸露的情况,使得根部生长出枝条。对于这样的枝条种植员工应该进行适当的修剪,或者运用厚土培蔸,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伏芽萌动的情况。而针对一些生长过于繁密的枝条一定要进行合理的修剪,实施适当的疏枝处理,从而使杉木能够更好的接收到阳光,从而使其更加健康的生长,并且还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

(七)成林管理

即便是在成功种植杉木并且成功造林后也不能轻易忽略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在种植的五到六年以内,每年都要进行追肥处理,使杉木的能够更加快速稳定的生长。具体的方式是在相邻两棵树间挖二十到二十五厘米的施肥坑穴,然后将肥料倒入坑穴中用土进行掩埋。在进行追肥操作前应该要将周围的杂草等进行清除,避免影响杉木对肥料的吸收。这个环节应该计划在雨后,这样可以使其效果更佳明显。而肥料应该要使各个元素之间保持平衡,每个坑穴的肥料使用量应该控制在三百到四百克之间。除了要进行最肥操作以外,还应该进行间伐抚育。主要是指在幼林进入到郁闭之后的两三年间,杉木间的强弱会慢慢变得明显,这就会产生压木的情况。所以在种植后的第八年应该开始透光间伐抚育工作。该工作的主要操作是从最下层开始实施间伐工作,对林冠的下层木进行适当的砍伐,遵循去小留大、去密留疏以及去弯留直的有关标准。并且在这个环节还要观察是否出现染上病虫害的树木,如果有就要及时去除,从而使整个杉木林的健康得以保障。[3]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杉木病虫害防治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