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17-04-27蒋小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蒋小华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林业管理项目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提升实际种植效果,就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种植栽培技术,确保控制维度和管理效果符合预期。本文简要分析了桉树生长规律,并对其人工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着重阐释,旨在为相关种植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生长规律;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桉树人工林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桉树人工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我国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自治区)。相较于其他树种,桉树的人工林生产力要想落实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集中优化种植和综合管控,结合遗传材料、立地环境等参数进行系统化升级处理,并且保证人工管理措施符合实际要求,真正实现人工林规划项目和经营体系的完整结合,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 桉树生长规律分析

桉树在苗木种植开始,就会按照其标准化生长规律有序生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桉树蹲苗期,苗木生长过程中,表现在地上部分生缓慢,称为蹲苗期,一般而言,时间为一个月。15厘米至25厘米的苗木,从苗圃环境转移到山地环境进行集中种植,要想保证苗木成活效果的最优化,就要满足土壤充足的水分的要求。苗木种植后,苗木根系会因突破营养袋的束缚接触到土壤而快速生长,但处于发育期的根系吸收肥料能力却不是很强。基于此,苗木的叶子颜色会逐渐转绿,高度生长较为缓慢。第二,速生准备期,是从桉树蹲苗期转型到速生期的阶段,旨在提高其根系吸肥系统的综合效果,升级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时间控制在一个月,水分需求较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管理维度,有效吸收基肥,保证植物茎生长效果符合标准。第三,速生期,能建立较为强健的生长体系,确保高温高湿季节,保证桉树速生效果的最优化。借助准备期的有效生长体系,保证管理结构符合实际标准。第四,木质化期,伴随着降水数量的减少,气温较低,土壤中速效营养素不能被吸收,就会导致桉树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生长状态。由于桉树逐渐步入木质化期,叶子和枝干会转变为红色,植物自身会对气候周期能形成有效的适应效果。

二、 桉树人工林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一) 木质化苗木上山造林

苗木上山造林体系中,从苗圃环境进入到山地生长环境,要提升整体种植效果和管理价值,必须对种植结构和控制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适应过程中,也要进行集中整合。想要保证整体种植效果的最优化,运行效果和根系处理机制符合标准,苗木不能太嫩也不能木质化程度太高。若是桉树的苗木太嫩,则会导致地上部分呈现出旺盛的生长状态,蒸腾和光合作用较为强烈,根系无法提供足够的水资源。或许会导致苗木长势差,适应时间也较长,影响生长量的同时,也会导致林木枯死问题[1]。若是桉树的苗木木质化程度太高,就会影响桉树的蹲苗期,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苗木的生长。

(二) 根系苗木上山造林

苗木根系发达结构中,也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确保适应期和处理效果符合标准,发达根系的同时提升伸展机制,吸收相应营养物质的同时,保障管理效果和控制措施符合标准,生长阶段和管理效果符合實际标准,提升年生长量的有效性,目标结构符合效果。优化管理维度的同时,对年生长量目标展开调整和控制。

(三) 选取事宜的造林时间

在造林时间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针对实际项目和管理维度展开有效处理,确保控制项目和实际管理项目贴合实际。桉树是一个特别速生的树种,基于此,要在实际控制维度和管理效果的升级,在春季天气回暖时,要结合实际管理结构和升级效果提升控制维度[2]。因此,雨季到来之时是桉树的最佳造林时间。如果时间较晚,就会对其造林效果产生影响,而这个影响并不简单的只是全年生长量的1/12。

(四) 选取有效的整地措施

在整体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提高造林处理效果,保证人工开穴项目符合实际需求。要实现高产体系,就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科学合理的整地,可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透气能力,促进林木根系生长。同时,可防止水土流失。常见整地方式有以下几种:机耕全垦、人工全垦、人工带垦、人工挖坎、撩壕整地。

(五) 建立健全合理施肥体系

除了要积极建构系统化管理维度,也要保证施肥效果符合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和环境要求,苗期“送嫁肥”也十分重要,苗木上山后,其实际管理效果要符合实际标准,根须伸展到基肥后,需要在一段时间后,其扦插苗营养土符合基肥项目,在造林前五天到七天的时间内保证整体追肥效果的最优化,提升整体营养价值,保证“蹲苗期”的营养供应[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桉树种植项目中,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结合环境要求的同时,保证管控效果符合实际要求,提高整体管理机制,升级控制维度和管理要求,优化肥料应用效果,确保整地效果的同时,真正提高桉树定值生长效果,实现桉树的新一轮生长需要,实现种植项目的可秩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宇星,陈少雄.不同密度桉树能源林数量成熟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02):61-65.

[2] 许宇星,陈少雄.一年生高密度初植桉树能源林生物量及热值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3,33(11):2079-2084.

[3] 谢耀坚.桉树纸浆材定向培育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C].中国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论文集.2015:91-99.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极峰3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