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种植技术及发展前景探究

2017-04-27潘祖芳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发展前景油茶

潘祖芳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茶种植项目要结合技术要素和管控要求,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发展框架,秉持现代化林业管理机制和生态安全,从根本上优化经济平衡。本文对油茶种植技术项目进行了集中分析,并对油茶种植发展前景展开了集中探讨,旨在为种植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种植技术;发展前景

油茶是山茶科,属于山茶常绿小乔木,在种植过程中要践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机制,切实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积极建设现代林业,并且构建发达的山区管理机制。油茶种植管理项目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生态安全项目,积极建构山区经济发展模型,确保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运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油茶种植技术分析

(一) 油茶种植技术之良种选择

在油茶选种过程中,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并且按照审定机制和认定机制进行集中选种,严格进行限定栽培的基础上,对相关种子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在良种选择过程中,要对其丰产程度和优质程度进行有效划分,并且积极践行适宜栽培区域管理措施,利用开花期集中的措施,保证其成熟期稳定。

(二) 油茶种植技术之造林地选择

在油茶种植项目建立和落实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选择丘陵低山位置,利用阳坡、南坡以及东南坡等适宜种植,酸性紅壤以及黄壤较为适宜,土层的厚度要在60cm以上。在阳光充足的丘陵地区以及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区都较为适宜,造林前要确保整地土壤熟化和疏松,才能有效提升土壤的积蓄能力,并且保证油茶根系发育良好[1]。对定植穴位进行规格划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等标准化规格,每株要施加复合肥0.25千克左右,每亩适宜栽种100株。

(三) 油茶种植技术之抚育管理

在油茶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管理机制进行综合管控,积极选取茎干粗壮以及根系发达的油茶幼苗,在提高抚育能力和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建构质量和种植机制。只有保证顶芽饱满的种子,才能有效的生长为壮苗,苗高控制在30厘米以上。另外,在种植后要马上进行浇定根水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相关种植人员在对同龄以及同类型苗木补植的同时,能提高两年到三年的保存率[2]。苗木种植要控制在每年抚育两次到三次,而在冬季结合深垦施杂肥,将有机肥作为主要肥料,化肥作为辅助肥料,积极落实抗旱保苗工作[3]。

(四) 油茶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油茶低产受病虫害影响较大,森林病虫害给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很大。我国危害油茶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害虫有三百余种,病害有五十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主要包括油茶炭疽病、油茶毒蛾、茶蚕、茶梢蛾等。造成油茶损失为总产的10%一25%。对于油茶炭疽病,可利用1:1:100的波尔多液实现全树喷雾及叶面喷洒,连续2天到3天,隔10天进行一次,或喷洒50%多菌灵500一700倍液。对于油茶毒蛾、茶蚕、茶梢蛾,可采用人工清除卵块、挖蛹、捕蛾及修剪病枝的方法防治。还可视害虫的具体发生情况,适时采用化学防治,对于油茶毒蛾喷洒50%敌百虫乳剂200倍液,对于茶蚕喷洒5%敌杀死乳油4000一5000倍液,对于茶梢蛾喷洒敌百虫500倍液或乐果10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 油茶种植技术之定期采摘

种植人员在实际管理和种植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时间管理机制,并且在霜降前五天,要进行集中采摘,避免过早采摘及保证出油率。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果皮光滑,色泽也会变亮。用手指捏碎后,若是有粘稠感觉,则可以进行采收。在油茶果实采收后,在室内进行集中堆放三天到五天,后熟后要保证暴晒两天到三天,以保证果实开裂,利用过筛扬净的同时,再晒出一天到两天后取出茶籽[3]。

二、 油茶的经济价值和效益

在我国南方地区,油茶被认为是最为主要的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相媲美,具备较大的受益特征。油茶种植能够获得更高产量,目前,如果在667m2的地区种植油茶将会获得产值为2801.47m2的的油菜以及894.247m2的的花生,茶油的优质性与环保性成为人们在市场上的主要追求。另外,油茶也称东方橄榄油,能制作烹饪食用油,这也是东南亚对中国茶油情有独钟的原因。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90%。加之茶油具有抗抑郁以及预防高血压的作用,能对冠心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产生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也具备保护皮肤以及养颜功效。因此,油茶种植项目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需要种植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正是由于油茶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价值,需要相关部门结合技术要求和运行要点进行系统化升级,建构更加有效的管控措施,保证管理维度和技术项目的优化处理,提升技术要点的实际应用水平,为油茶种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裕,刘梅,米浦强等.红花大果油茶种植气候区划——GIS技术在柳州红花大果油茶种植气候区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37(24):11818-11820.

[2]刘芳,罗军,陈梓蓉等.广东省油茶产业垂直协作方式分析——基于油茶种植户视角[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08):182-187.

[3]黄敦元,彭飞,余江帆等.生物菌肥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油茶种植上的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03):1076-1078.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发展前景油茶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