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宁市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研究

2017-04-27孙焱廓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业经济发展

孙焱廓

摘要:东宁市在黑龙江省特色农业经济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几年,东宁市以黑木耳、林果产业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东宁市支柱产业,为财政增税、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对影响东宁市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等内生因素和机遇、挑战等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研究东宁市特色农业跨越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特色农业

东宁市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研究

东宁市拥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较丰厚的产业基础,但在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上也存在诸多约束条件,所以要采取相应措施,变劣势为优势,化威胁为发展机遇,促进东宁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科学规划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传统方法,对特色农业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并建立相应的特色农业资源信息库,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农业现状、产业类型等特点,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东宁特色农业布局。坚持黑木耳主导产业地位,全面推进黑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和棚室吊袋栽培,同时,试验推广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加快推进黑木耳生产现代化、栽培科学化、管理信息化。集中打造大榛子和红松兼果林、寒地果等特色林果优势产业区、中药材北药GAP种植产业区和优质马鹿核心养殖区,重点“绥芬河冰谷”特色酿酒葡萄产业带、绥芬河滩头鱼、河蟹等名特优水产带。

二、加强农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着力建设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深入实施“沃土工程”,加强配肥站建设,探索建立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的激励机制,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三、推进农业经济规模化经营。坚持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一批类型齐全、机制完備、运行规范的星级示范社。引导扶持合作社拓展合作领域,实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向特色农业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特色农业专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有序发展。

四、大力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充分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围绕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广泛招商引资。全力新上农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产业化经营发展后劲。推进科企嫁接、校企合作,搭建联合攻关研发平台。

五、健全农业经济完善服务体系。继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职能,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和能力建设,推进村级服务站建设。以提高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能力为重点,加快构建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投入品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和市场监督等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监管制度,确保农产品安全。

六、搞活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东宁绥阳黑木耳等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强配送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网络信息中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更好地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加强大中城市窗口市场建设,逐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销售网络。加快特色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建设,减少损失,延长销售,实现反季节销售增值。广泛开展农超、农校、农企等产销对接,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直销直供。组织开展展销活动,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扶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加快设立社区直销店,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进一步加大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品牌扶持力度,促其尽快成长为知名品牌。深入推进品牌整合,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集中度。采取独资经营、联合经营、品牌授权等运作方式,引进国内外著名品牌,分享品牌效益。

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和推广。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土地退化、沙化和碱化。启动实施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加快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培育和壮大秸秆、粪污综合利用产业,稳定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八、加强农业经济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特色农业工作的领导,把特色农业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实施“一把手”工程,加强督查考核,落实激励措施,确保特色农业建设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已颁布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政策法规,研究制定符合市情、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地方优惠政策,运用产业政策引导社会生产要素向有利于特色农业方向流动和转变。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农业部门要定期对农民进行特色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使特色农业生产过程、标准等知识深入人心。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的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发展资金,带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外资投资特色农业,形成“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和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资金的特色农业投入体系。

(作者单位:157299 黑龙江省东宁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农业经济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