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明德校园文化品牌
——壶关县百尺明德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纪实
2017-04-27
壶关县百尺明德学校2005年创建,2007年正式招生。现有在校学生880余名,其中寄宿制学生将近90%,是一所标准化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在70余名教职工中,近年新聘的特岗教师占到三分之一。翻开中华古籍经典《大学》一书,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壶关县百尺明德学校从诞生的那天起,“明德”两个字,便赋予明德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立足农村学校实际,以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为途径,不断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以特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办好当地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为乡村的孩子插上一双追梦的翅膀,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定根基。
以管理文化的精细化,夯实学校科学发展之基
2007年,明德学校正式招生运行。校长李建清审时度势,决定从探索精细化管理文化入手,夯实筑牢学校的科学发展之基。他们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条例章程,逐步构建学校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先后制定了52种管理制度、6种实施方案,教师人手一册《壶关县明德学校管理手册》《明德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汇编》《明德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等。日常管理主要制度有:《明德学校一日行为规范三字歌》(侧重1-3年级行为养成教育)《明德学校常规管理十二条》(侧重4-9年级行为养成教育)《班主任百分制月考核实施方案》《生活教师一日工作二十条》《值日领导一日工作六查六看》。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该校实行“2+2”卫生管理制度,即整个校园公共卫生区划分到班级,每天对校园公共区清扫二次、维护二次。同时,学校还建立有《学生离校离队报告制度》《危险、违禁物品周一清理制度》以及各类活动的应急预案等,做到了各个时段、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全覆盖。
面对700多名自理能力较差的未成年寄宿学生,学校从加强食宿管理入手,制订各种制度。就餐制度概括为“三个按照、四个做到”。“三个按照”即: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严禁跑、追、挤;按照规定窗口打饭,纵队排成一线;按照规定餐桌就座,做到相互尊重。“四个做到”是:做到就餐中间不猛烈转身,防止饭菜烧伤他人或自己;做到不抛饭扔菜,把剩余饭菜倒入剩饭桶内,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做到吃好吃饱,课间不吃零食;做到餐后餐杯及餐具洗净放入消毒柜。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提出“五无”“五净”“六线”“六有”的规范要求。“五无”是无异味、无污水、无纸屑、无果皮、无乱挂;“五净”是门净、窗净、地面净、墙面净、床上用品净;“六线”是毛巾一条线、牙杯牙刷一条线、脸盆一条线、被子一条线(被子上下对齐,被口方向一致)、热水瓶摆放一条线、柜子一条线(放置于一层床下);“六有”是每个宿舍有舍名、舍旗、舍训、舍风、主题和内容。
在制度的落实上,学校特别注重制度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客观公正,让每一个教工对自己的考核结果都心知肚明、口服心服。
以环境文化的人文化,凝聚学校科学发展之魂
学校从显性和隐形两个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凝聚学校的科学发展之魂。
从学校建筑和环境文化上显性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明德学校总体建筑布局分为三个区域,即教学区、活动区和生活区。学校的大门设计呈“八”字形,寓意明德学校伸展双臂,热情迎接莘莘学子的到来。操场西墙,是一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设计了18首图文并茂的古诗词韵律操文化墙。在操场的东墙,设计了黑板报文化墙,三年级以上班级每班一块,开展月主题校园黑板报展示活动,班主任指导,学生“写、画、剪、贴”的技艺和风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公寓楼走廊,设计了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仪、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在综合楼一层,特意设置了让人钦佩和感恩的台湾著名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先生的宣传内容。他是明德教育基金的资助人,“卖米的故事”和“讲给年轻人的八堂课”是师生学之不完、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在综合楼的二层,精心设置了清一色的初中课外必背古诗词文化长廊,图文并茂,意境深远。针对寄宿生较多的实际,在餐饮文化方面,学校注重“中华好传统”教育,在餐厅的左右楼梯走廊布置了“珍惜粮食”“节约用水”“俭以养德”主题文化,还收集书写了和“食”有关的古诗词文化,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懂得感恩,把习近平总书记“三爱”“三节”的要求落在了细微之处。
从学校精神文化的隐形层面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学校从凝聚、凝练核心价值观的愿望出发,加强学校校训、校徽、校旗、校歌、校报、校操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品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正是有了这种人文文化,明德学校形成了人人讲奉献、人人讲进步的良好氛围。后勤主任赵清平,自学校建校以来,每一个节假日都坚持在学校值班执勤,八年来没有回家过过一个春节,哪里的活最脏最累,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生活教师郭先菊,虽然工资待遇很低,但在公寓管理中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但成立了面向留守儿童、少年的“爱心妈妈宿舍”,而且多年来把一个留守孤儿视同己出,节假日学校放假,她就把这个孩子带回家中照料。她的事迹经长治市教育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更有班主任魏武斌老师,多年来不计得失,关爱流失儿童和单亲子女,被评为壶关县“道德楷模”。
以活动文化的多样化,彰显学校科学发展之效
明德学校校园活动文化从总体目标来讲,可以概括为“六个一育人工程”,即着力养成两个基本习惯:一是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培养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培养四种基本能力:学好一口普通话,练好一手钢笔字,背诵一百首课外古诗词(小学段),人人有一项以上特长。
坚持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学校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各方面天赋的文化艺术人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赵敏(化名)同学是一个孤儿,在学校的关爱下,她历年来享受国家“一补”政策。她懂得感恩,积极进取,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以她为主人公编演的校园剧《校园就是我的家》,在全县中小学艺术节上获得最佳表演奖;2013年,她又被评为长治市和山西省优秀少先队员。四年级的王宇航同学的小制作《山地车》荣获山西省明德项目部小科技大赛一等奖。六年级的王文凯同学制作的《数控炸弹》模型,在全省小学生科技制作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坚持每年举办校园读书节,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在4—6年级中开展《晨露周刊》手抄报活动,对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编辑排版能力、促进读书行为、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实施“阳光体育”过程中,开展校园集体舞、古诗韵律操和花样跳绳、踢毽子等健身活动;每学期坚持开展小制作、小科技、小手工“三小”竞赛活动;坚持每天开展“豆豆广播”活动,少先队辅导员根据学校课外活动的阶段主题,适时安排小广播员开展主题性宣传广播,培养“小广播员”不断提升普通话水平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坚持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认真策划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推行公寓区30分钟“午读”活动和周末汉字书写比赛活动,对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4年,面对全县农村初中招生的困境,壶关县果断决策,将百尺镇初中招生任务放到明德学校。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当年初一招生200余名学生,和2013年初一招生只有20名学生相比,总人数翻了10倍。“农村学校办好了,照样能够留住生源,照样能够赢得信任,照样能够大有作为!”在不少农村学校沦为“空壳校”的今天,校长李建清却信心满满,对学校今后的发展充满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