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生理性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2017-04-27李兴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防治水稻症状

李兴波

摘要:水稻生理性病害的种类,从它们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中找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程度,达到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水稻;生理性病害;症状;防治

1.水稻黄叶病

1.1传播途径

黄叶病由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传播。能终身传毒,不经卵传递。病毒在介体昆虫体内、再生稻、看麦娘等植物上越冬,翌年传至早稻,成为初侵染源。收获后叶蝉迁飞至二季稻上传毒,二季稻收获后,病毒又随介体在冬季寄主上越冬。介体昆虫数量多,带毒率高发病重。一般籼稻较粳、糯稻发病轻,并以杂交稻耐病性最好。夏季少雨、干旱,促进叶蝉繁殖,有利于活动取食,还缩短了循回期和潜育期,有利于病害流行。

1.2防治措施

把介体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早稻在冬代叶蝉迁飞前移栽。在越冬代叶蝉迁移期和稻田一代若虫盛孵期进行防治。双季稻区在早稻大量收割期至叶蝉迁飞高峰前后防治。晚稻秧田,从真叶开始注意防治,结合网捕。晚稻连作田初期加强防治,间隔3-5天一次。单双季稻混栽对早稻要加强防治。晚稻早栽早期也要加强防虫。使用药剂参见水稻矮缩病。

2.水稻褐叶病

2.1发病症状

水稻秧苗长到2叶期时,第一片叶的叶尖开始变成褐色,逐渐扩大以致全叶变褐。比较严重时,当秧苗长到3叶期时,第二叶也从叶尖开始变褐,但第3叶一般不变褐。变褐色的也叶片还照样舒展着,仍有吐水现象。最严重时,第1叶和第2叶的叶尖失水干枯,对培育壮秧、夺取水稻高产影响很大。

2.2防治措施

在配制水稻早育苗营养土时,一般每平方米苗床用25千克过筛土量加磷酸二铵25克,将所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按量混合,用水溶解后浇到营养土上拌匀,磷肥用量一定不能过大,如果已发生水稻褐色病时,应立即用水浇苗,达到水从床面往步道沟里淌的程度,同时加强秧苗管理,防止和水稻其它病症综合发生,病苗会逐渐恢复正常生长的。

3.水稻赤枯病

3.1发病症状

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裸。有下面三种在型:(1)缺外型赤枯在分蘖前始现,分蘖末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2)缺磷型赤枯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3)中毒型赤枯 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迈出生根。叶片中肋初黄白化,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3.2防治措施(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

4.其它生理性病害防治措施

4.1肥害

育苗时,底肥中化肥与营养土混拌不均匀会造成烧苗,只出芽不生根或只长出几条根,不久芽尖及根均变褐腐烂,种子周围无棉毛和霉层,此症状在苗床上不均匀发生。苗期追氮肥过量或追肥后没有及时用清水冲洗秧苗,造成秧苗上部迅速枯黄,轻则秧苗叶片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白斑,严重时秧苗死亡。本田在早晨露水未干、雾气未散或雨后稻叶被肥烧伤,严重时叶尖发黄,所以应注意选择好本田追肥的时机。

4.2倒伏

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尤其是灌浆成熟期易发生倒伏。倒伏发生越早,减产越严重。防治方法是选择抗倒伏品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后期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

4.3药害

因农药的品种不同,产生药害的症状也不同,敌敌畏药害在大田表现叶尖灰白色,在减数分裂期發生药害不能抽穗,或即使抽穗,多数也不能结实,可以喷叶面肥补救;二氯喹啉酸药害,水稻3叶前或气温低于15℃时易产生葱管状叶片,每公顷用赤霉素7.5克喷雾能缓解药害程度,可混用1%-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3%。

(作者单位:166300黑龙江省林甸县林甸镇农业站)

猜你喜欢

防治水稻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什么是海水稻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水稻花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