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陌生化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2017-04-27孙志满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

孙志满

语文教学系统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固定的方法、稳定的刺激手段,但也使得语文教学走进了“程式化”的泥淖而无力自拔。近年来,依托文艺理论来寻求语文教学的新突破,已形成一股风潮。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对文学文本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笔者查寻了各种期刊上发表的同一视角下的研究文献,搜索到任葆华的《陌生化与语文教学》、黄颖佳的《“陌生化原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徐爱芳、胡根林的《例谈陌生化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等颇具份量的论文。在研读中我们发现,类似的“陌生化理论”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基于“陌生化”理论的一般性原理进行大而化之的介绍,没有体现出“陌生化理论”的独特应用价值。笔者认为,要借鉴陌生化理论于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更应该对实现陌生化效果的实际规定性和作用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寻求二者之间高度的契合点。为此,有必要对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的内在机理作一简单的梳理。

一、“陌生化”理论概说

作为一位戏剧艺术家,布莱希特是从戏剧理论的角度提出“陌生化”理论(又称“间离效果”)的。与什克洛夫斯基基于恢复人的感性的陌生化目标不同的是,布莱希特突出强调戏剧艺术的认识功能。他说,“这种陌生化效果技巧的意义,在于使观众对所描写的事件有一种分析的、批判的立场。”①作为一个艺术家,布莱希特当然不会进行空洞的说教,在强调戏剧的教育功能的同时,十分重视戏剧的艺术形式,认为正是作为戏剧作品结构和形式因素的“陌生化手法”才使得戏剧艺术的功能得以实现。

作为一个剧作家和导演,布莱希特在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两个层面进行了陌生化探索与实践。即文本层面的作品布局和人物塑造的陌生化,以及舞台层面的演员的表演、背景的设置及陌生化音乐的运用等手段的陌生化。编剧的陌生化手法主要表现在描写凡人俗事时的夸张化、怪诞化,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对寓意的发掘。在他独创的“叙事剧”中,“间离法”表现为摈除传统戏剧中环环紧扣的情节结构,剧本不分幕,只分场,每场都具有独立性,但合起来又形成完整的意义;采用道白,用歌队来叙述剧情等等。在表演方面,布莱希特始终着力于让观众保持超然而不是入迷的精神状态,使观众成为戏剧事件的旁观者而不是介入者。因此他眼中理想的演员是能够扮演一个引导者、教育者的角色, 要求“演员作为双重角色站在舞台上, 既是劳顿又是伽利略, 表演者劳顿不能消失在被表演者伽利略里……”②以引导观众的参与、激起观众的理智,而不是像传统戏剧中那样与角色完全融为一体。

从以上的简单梳理中,可以看到,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所揭示的是戏剧如何以自身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思想的问题,这与语文教学的目标高度契合。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对语言形式的认识、理解、分析而感悟思想情感,得到精神的涵养。以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观照阅读教学,我们就要重新审视文本的审美与教育功能及其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想,陌生化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发点也就在于此。

二、“陌生化”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1.首先,在教学内容层面。在布莱希特那里,文本是一种具有陌生化特质的形式,是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体。我们认为,既然文本的无限意蕴是通过陌生化的形式传给读者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内容就应该聚焦于对艺术程序组合奥秘的发掘上,引导学生循着“陌生化”的踪迹来达到理解的彼岸。这是阅读的一般规律,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内涵(探究以何种形式表达何种主题)所在。因此,由语文教学的特殊任务所决定,文本中超越常规的语言、别出心裁的结构、夸张怪诞的形象、新颖奇异的写法……等等“陌生点”就应该成为语文阅读的直接研究对象。祛“陌生化”,应该成为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根本取向。比如,在教学卡夫卡的《变形记》时,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定位为用以揭示“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这一主题的陌生化手段。从本文来看,教学内容应重点指向荒诞古怪情境建构手法,即作者运用了哪些陌生化的技术使文本形象如此陌生、怪异?如果不去深入分析小说内外兼融、以内为主的两种叙述视角之间的自由转换而形成的效果,荒诞怪异的故事与叙述者出奇的冷静态度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断裂的叙事空间,及其在人异化为虫这个故事大框架下其他情节的现实主义描写……就不能深刻体会到“象征主义框架中细节的现实主义”这一独特艺术创造。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关注了文本主题教育功能的发掘,而忽略艺术形式的评鉴,就不是“真”语文学习,也与陌生化理论观点相悖。

2.其次,關于教育功能。虽然布莱希特毫不掩饰地声称戏剧应该作为社会变革的武器发挥作用,但又非常强调戏剧的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认为正是通过形式媒介才使这种统一得到实现。③虽然,鉴赏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是文学阅读的内驱力,但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理性阅读,文学文本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它就承载着教化功能,即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文化的浸染熏陶方面无疑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所在。比如《项链》中玛蒂尔德的形象:有人说,爱慕虚荣,是套在玛蒂尔德脖子上的一串项链,也是拴在人类精神上的一挂锁链,十年磨难就是对爱慕虚荣者的讽喻。有人说,对现状不满,渴求改变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人类不断前进;因此,玛蒂尔德对梦想的追求无可厚非,其坚强的灵魂与惊人的勇气值得称赞。还有人从主人公的戏剧性命运中,读出了人生哲理:人在青春时总会做许多美妙的梦,多年后却发现大多是荒唐可笑的。因此,我们要珍视光阴,珍视青春……可以说,文本的这种开放性结构引导着读者的思维批判,在对人物形象的多元理解中,其价值观也就自然发生碰撞,在碰撞中自然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不是语文课在‘语文表达式之外单列的另一项内容,而通过“语文表达式”的教学而实现的对“语文表达式”本身所内蕴的人文精神的一种领悟。”④

3.再次,在教学关键元素的关系层面。在布莱希特那里,陌生化是拉开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距离, 辩证地处理演员 、角色、观众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表演方法。他认为演员如果与角色同看法、同感受,结果也会引起观众与角色的同看法、同感受,于是剧场里只剩下了一个形象,一个灵魂,那就是角色的灵魂。这不仅是思想上的失败,而且也是艺术上的萎靡。⑤以此来考察阅读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三大元素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不能是文本的权威诠释者,不能成为横亘于文本与学生之间的“第二堵墙”。现今教师“一言独霸”的课堂少了,然而对文本解读的“一元独霸”还大量存在,割裂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一元”仍然限制着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多数情况下还只是被动地接受, 从而丧失了对之加以评价、想象的权利。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一个作为教育者的“演员”,要以不同的手段让学生摆脱文本的束缚,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比如,《雨巷》一诗由于象征手法的运用,接受者对于喻体暗中所指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可以同时有多种理解的,因而其象征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历来也有多种解说:可以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它描写了一个一见钟情却失之交臂的爱情故事;也可以看作是一首与信仰的失落与追求有关的诗作;还有人把它看作是作者自我失落情绪的写照。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在保持基本的价值判断水平线上, 启发学生往“有益”的多元方向走;当学生基于自己的现实与书面的阅历,对文本做出独立判断之后,教师所需要做的,是整理其思维,让其所做的“批判”得以言之成理。⑥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盖橙橙:《陌生化理论新探》,山东: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版。

②廖可兑:《西方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③王昌凤:《布莱希特“间离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的比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版第4期。

④李海林:《语文教学的“语文性”》,《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05年第9期。

⑤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⑥張蕾:《两种陌生化理论比较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版第4期。

[作者通联:福建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
花园
献给母亲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戏剧类
布莱希特为什么要提出“叙述体戏剧”?
布莱希特教育剧对剧场的应用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