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古战道
2017-04-27翟继祥
翟继祥
雄县历史悠久,先秦时代为燕南赵北之地,秦时设县,唐代中叶置瓦桥关于此,控扼幽燕。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瀛、鄚二州,取瓦桥关(旧址在今城关一铺南)。瓦桥关与霸州益津关、瀛洲高阳关相犄角,为当时军事重地。世宗于瓦桥关置雄州,戍重兵,“雄”之名始于此。“雄”者,与霸州相呼应,名取威烈,以彰武功,有威慑北辽之意。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遣曹利用与契丹定和议于县狄夏台(今龙湾镇东狄头村),遂以白沟河为宋辽分界,县境亦以白沟河为界,分为南北,南为宋之归信,属雄州;北为辽之归义,属涿州。
明王齐著《嘉靖雄乘:山河第二》载“翼翼雄关,世守北陲,扼津负险,举鄚与京,易水击秦,白沟敝宋……”自周世宗北伐直到北宋末年、辽朝灭亡,雄州扼瓦桥关,一直为后周、北宋与辽对峙的边关要塞。《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记载:“宋取代后周并灭北汉之后,与辽接境之要地,在河北方面者,以今之大清、拒马两河为防,而以益津(今河北霸州)、瓦桥(今河北雄县)、岐沟(今河北涿州西南)三关为锁钥”。其间,有周世宗、宋太祖等帝王亲临督战,也不乏杨业(中正军雄州节度使)、杨延昭、何承矩、李允则、刘福、焦赞、张师等名将率兵戍边。
面对辽国彪悍骁勇强大骑兵的一次次猛烈攻势,北宋一直采取了“来由备御”的战略方针,从山西的雁门关至“雄霸”二州的“三关口”(益津关、瓦桥关、高阳关)一线结集重兵驻扎。在一马平川的雄霸一代,采取壅塞河道形成“水长城”、遍挖陷马坑及种满榆柳等战术仍难以抵御契丹铁骑南侵。宋将杨延昭在听取一名高僧的建议,并征得八贤王赵德芳的同意后,开始大规模挖掘地道,修筑“地下长城”。
1964年,在雄县境内祁岗、孤庄头、邢村相继因灌溉、取土等活动发现青砖结构洞穴,经专家鉴定,此为宋辽时期用于军事防御的地下通道。1982年省文研所、保定地区文管所联合组织挖掘队,对祁岗遗址进行挖掘修复,清理修复地道30米。
1993年6月雄县邢村大台遗址挖掘修复了地道近200米。地道结构复杂,地道顶部距地面4米,整个用30x15x7厘米的青砖砌成,碹顶,内部高低不一,平均高170厘米,最高处有300厘米,最低处80厘米,最宽处160厘米,最窄处70厘米。曲折延伸,多为直角转向,个别为弧形;形态上既有洞体简单较为宽大的“藏兵洞”、宽敞高大的“议事厅”,又有窄小曲折、防止敌人袭入的“迷魂洞”,还有洞体顺直、以交通为目的的“引马洞”,以及侧支分出、深入阵前的“料敌洞”。内有翻眼、掩体、放灯处、翻板、闸门等设施。顶部有通气孔等。洞的出口有的与水井相通,有的与古庙、神龛、石塔相通,有的与村内民房相通。还出土了宋代弩机、钩镰枪、铜箭头、瓷缸、瓷碗、夜壶、钱币等文物。经考证,认为此地道有三个功能:一是藏兵运兵。二是传递情报。三是利用声学原理监测敌情。
明嘉靖《霸州志》记载“引马洞杨延昭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州,每遇虏者,遣以出师多获隽马。”民国十九年编印的《雄县新志》中记载:雄城中圆通阁山门前一井,故老相传霸州城内亦有井与此地穴相通,宋初两城守将计军事遣使于穴中往返,外人不知也。民国初年编印的《新镇县志》记载:新镇土城为团练使杨延昭所筑,东一里有地洞数十里。
自20世纪以来,随着雄县、霸州、永清境内相继发现同一类型的青砖结构洞穴,经专家鉴定为宋辽时期用于军事防御的地下古战道。根据史料记载和初步发掘的情况看,宋辽边关古地道横跨雄县、霸州、文安、永清等县市境内,分布广、规模大、延伸长(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5公里,分布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类型多,功能齐全。
我国著名的文物考古、宋辽金史、古战争史、旅游地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多次考察鉴定,一致认为:①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历史地理环境,地下古战道为宋辽时期所建;②根据地下古战道所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的结构与特征应为持久性防御性军事工程,与地面长城的战争功能相同;③这样巨大的地下防御性军事工程的发现,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空白,为我国军事史上的重大发现,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军事价值,堪称“历史奇观,地下长城”。
如果把这条地道比做一条巨龙的话,雄縣古战道就是龙头和龙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北宋时期,雄县处于益津关—瓦桥关—岐沟(今河北霸州、雄县、涿州西南)的“三关”中心,为重要的边关要塞之一,不仅是宋抗击辽军的指挥中枢、主要军事基地和大本营,而且是宋军首领排兵布阵以及储备、运输战略物资的指挥部。故此,雄县邢村大台被称为“点将台”。雄县境内已发现数处古战道遗址,其中,大台遗址和祁岗遗址保存较为完整。1993年,两处古地道遗址被命名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2007年5月雄县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古地道文化之乡”“中国古地道文化研究中心”。2013年雄县宋辽古战道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单位:雄县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