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快速发展机采棉前后存在的问题比较及对策
2017-04-27梁亚军李雪源龚照龙郭江平郑巨云
梁亚军+李雪源+龚照龙+郭江平+郑巨云+艾先涛+王俊铎
摘要:本文概述了新疆机采棉发展现状。从品种、产量、品质、配套栽培技术、纺织企业效益、籽棉堆放、种子生产加工上分析了机采棉快速发展前后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机采棉的发展,从品种、质量标准体系、农艺农机加工的最优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新疆机采棉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疆;机采棉;快速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7)02-0002-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7.02.001
0 引言
机采棉是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棉花产量的30%左右是由机器采摘的,其中美国、澳大利亚等产棉大国已全部实现机采。新疆棉花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千hm2左右,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机采棉生产基地。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新疆机采棉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制约着机采棉的发展,尤其是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及供给侧结构调整政策实施以来,新疆棉花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但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更加突出,同时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机采棉快速发展前后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新疆机采棉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新疆机采棉发展现状
新疆机采棉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8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将棉花机采研究列为重大科研项目,开展了机采棉技术的引进试验研究工作[1]。1996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1团和8团进行机采棉试验,之后在全疆6个师的25个团场建立机采棉加工生产线。
从图1可以看出,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间新疆机采棉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机采棉面积由53.36千hm2增长到653.33千hm2,增长了11.25倍。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年间由53.36千hm2增长到420千hm2,增长了6.88倍。地方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较迅速,2010年新疆地方开始推广机采棉,面积为3.33千hm2左右,机采率仅为0.3%,而2015年机采面积将近233.33千hm2,机采率为14.3%。从现阶段机釆棉的机器配套设备来看,截止2015年,新疆拥有釆棉机约2400台(进口的1780台、国产的近620台);其中兵团1920台、地方480台。
总体来看,新疆机采棉呈现兵团发展快于地方、北疆快于南疆。
2 机采棉快速发展前后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新疆拾花劳动力及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问题,机采棉采收成本低、用工少,新疆机采棉得到快速发展,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机采棉存在的一些问题被掩盖。2014年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实施及供给侧结构调整后,我国棉花开始由数量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新疆机采棉质量问题凸显。
2.1 品种问题
快速发展前,生产上机采品种只在始节高度、茎秆硬度、吐絮集中及早熟性等机采性状上提出要求。生产品种上由于多种原因,选择时追求产量、高衣分而忽视品质,使得大面积推广品种的遗传品质较差。
快速发展后,配套品种选育未能在兼顾产量和抗性的基础上侧重形态育种,农艺性状与农业机械需要最大程度地互相吻合,以提高采摘的采净率、棉花品质等指标要求。机采棉新品种发育进程、群体整齐度、稳定性、吐絮集中性、含絮率、对脱叶剂敏感性也就成为机采棉品种选育研究方向或重要组成部分。
2.2 棉花产量问题
快速发展前,对产量的影响基本可控,不明显。
快速发展后,一是采收过程对产量的影响,在采收过程中,与其它农艺性状的不配套,造成采净率差,采收率低,3~4级棉花多,落地棉多,挂枝棉多,造成产量损失大[2];二是肥水管理对产量的影响,过早地停水停肥,促使棉花成熟期缩短,单鈴重降低,僵小铃多,造成产量损失;三是脱叶技术对产量的影响,化学脱叶是机械采收的关键配套技术, 目前新疆施用的化学脱叶剂采用乙烯利催熟剂, 虽可起到催熟作用, 但其叶片枯死不落,易粘污籽棉,造成采净率低,经过清花设备的二次加工,即造成产量损失,更损伤机采棉品质;四是种子成熟度不够,由于使用乙烯利催熟,导致上部2~3层果枝的铃种子成熟度不够,造成产量损失。
2.3 棉花品质问题
快速发展前,只在采收环节有一定影响,集中在杂质与绒长方面。
快速发展后,一是机采棉皮棉质量较手采棉至少下降1级,平均下降2级,机采棉整体发展涉及品种、栽培管理、种植模式、脱叶剂、采收、加工清花等多方面,影响显著,混等混级的现象突出,纤维整齐度差异较大;生产上专用品种匮乏,使得皮棉一致性差,一致性差已成为制约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二是由于脱叶剂的使用、残膜回收不充分、栽培管理、采收加工、机械配套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目前机采棉含杂高、各类疵点多、短绒率高、棉结含量高、成熟度差异大。三是与美棉、澳棉相比,含杂率多在2%左右,杂质粒数多,新疆机采棉的杂质是澳棉、美棉的150%以上。
2.4 配套栽培技术问题
快速发展前,认为常规栽培技术基本配套,对机采棉产量品质影响不大。
快速发展后,在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全程质量化控、肥水运筹[3]、脱叶技术、地膜滴灌带回收等方面需进一步改进。
2.5 纺织企业效益问题
快速发展前,由于机采棉较少,对纺织企业的影响并不大。
快速发展后,棉结含量增加,对纺织企业效益造成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新疆机采棉生产过程中品质下降、棉结含量增加、异性纤维含量高,短绒率高;且长度较短,整齐度不够,单纤维强力低,影响中高支纱质量,使得企业的配棉成本较高。
2.6 脱叶剂问题
快速发展前,认为脱叶剂技术较成熟。
快速发展后,存在诸多不足,亟需研制出适宜新疆干燥气候特点、耐低温的脱叶剂。
新疆使用的脱落叶剂实际是一种枯叶剂,喷洒后由于气候干燥与枯叶剂的综合作用,棉叶迅速干枯,且极易破碎,加上果枝分布是一种茂盛的树型,使得这种结构的棉花落叶不易掉在地上,机采时破碎的叶子极易混入棉花中,很难清除。这些因素造成新疆机采棉的残膜、棉花碎叶与尘土等问题明显多于美棉。此外,催熟的棉纤维性能的一致性也不高。需针对新疆独特的栽培特征及地域性气候,进一步完善优化化学脱叶催熟技术。
2.7 籽棉堆放要求问题
快速发展前,未充分意识到籽棉的存放问题。
快速发展后,已成为很大的问题,需对堆放场地进一步建设。棉花通过机械采收,大大缩短了棉花采收的时间,采收期限由原来采收的90~100 d,缩短到了30~40 d,棉花采摘速度远远大于加工速度,造成籽棉大量周转堆储及较长时间存放。又因为新疆气候条件特殊,昼夜温差大,秋季早晚露水和霜水较多,棉花含水率高,容易发生霉变、腐烂、变质、品级下降。防火防盗看守棉垛耗费大量劳力。
2.8 火灾关注度问题
快速发展前,这类问题不突出。
快速发展后,火灾频发。采棉机失火现象较普遍,2010年进口的68台凯斯、纽荷兰采棉机共发生火发灾事故18起,起火率为26%;2011年虽然对91台凯斯、纽荷兰采棉机加装了安全防火装置未发生烧毁事故,但仍然有火灾事故7起,起火率为7.7%。据人民网报道2013年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区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就发生火灾69起,烧毁棉花80.3 t,完全烧毁采棉机4台,较2012年同期分别上升134%、116%、300%,损失超过千万元。
2.9 种子问题
快速发展前,对种子的影响意识不强。
快速发展后,脱叶催熟技术的使用使种子成熟度下降,整齐度下降,进而影响种子生产加工及种子质量。机采棉种子成熟度差、含水量高等问题需得到足够重视。
2.10 收购加工企业问题
快速发展前,机采棉量少,影响不大。
快速发展后,采收容易,卖棉难。收购加工企业在清杂过程中存在“收起来痛快、卖起来头疼”的问题,加工机采棉工艺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创新。
3 对策及建议
棉花机械采收是新疆棉花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保证新疆棉花发展的重要技术。在发展机采的同时,不能让棉花失去品质方面的优势,应做好机采棉配套技术的研发。
3.1 要稳步发展机采棉
为发挥新疆棉花主产区优势地位,保障新疆棉花的市场竞争力,应处理好机采与手采关系,对新疆机采棉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发展规模。协调好机采与手采关系,做到既可解决劳动力紧缺,也可平衡手采棉价格,相得益彰,两个优势均可发挥。
3.2 加大机采棉专用品种的培育
大面积推广棉花机械采收,因需统一集中喷施棉花脱叶剂与催熟剂,为了尽量减少此项措施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需棉铃吐絮达30%以上才能喷施。这就要求棉花品种选择上选育早熟品种,株型紧凑、丰产、优质、吐絮畅、含絮好和始果枝着生节位离地面高的棉花品种[4-6];需要通过调整棉花栽培技术思路,应做到促棉花早发、勤化调促棉花株型紧凑和结铃集中、早打顶促早熟。
3.3 建立适合于机采棉的质量标准体系
机采棉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要研究制定《机采棉种植技术规程》、《采棉机作业操作规程》,《机采棉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机采棉收购企业标准》等,以指导机采棉健康发展。
3.4 解决籽棉堆放加工问题
解决采收好的籽棉安全堆放和及时加工。修建大型的堆放场地,购置大型的机采打模、运模、破膜机械,达到机采棉快采、快运、快加工和资金快回笼的目标。
3.5 农艺、农机、加工的最优结合
影响机采棉发展的问题有很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效地把好棉花品种选择关,采棉机的采收关,籽棉加工的质量关,才能实现棉花品级的提高,实现棉花机械采收事业的良好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山鹰. 新疆机采棉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思考[J]. 农业工程,2012,2(7):1-6.
[2] 张立杰. 机采棉与手采棉品质差异分析[J].中国棉花,2013,40(5):16-19.
[3] 杨利勇,杨新建,邓福军,等. 水肥运筹对机采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4,23(12):122-127.
[4] 李雪源. 機采棉育种机采性状选择效果初报[J]. 中国棉花,1997,24(9):14-15.
[5] 郭承君,孔庆平,艾文礼,等. 新疆机采棉品种存在问题及新品种选育对策[C]. 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汇编,安阳:中国棉花杂志社,2013.
[6] 李尔文,周永莲,卢金宝,等. 机采棉育种初报[J]. 中国棉花,2000,27(2):25-26.
* 收稿日期:2017-03-01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B01001-3),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种子与
生产岗位科学家项目(CARS-18-11)。
作者简介:梁亚军(1983- ),男,甘肃会宁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棉花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王俊铎,Email:258338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