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政府支持与财务稳健

2017-04-27陈四清周瑶

会计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政治关联民营企业

陈四清++周瑶

【摘 要】 确保财务稳健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民营企业财务稳健与其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密切相关,资金流是财务稳健之形式,物质流是财务稳健之基础,信息流是财务稳健之向导。政府掌握着一些经济资源的分配大权,得到政府支持可以获取更多的资金、物质和信息资源,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性产生正效应。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获取更多政府支持的有效手段,但也要为政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支付各种政治关联成本,对民营企业的财务稳健又将产生负效应。民营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只有在确保政府支持收益大于政治关联成本的前提下作出正确的政治关联决策,才能为财务稳健带来实质性的增强效应。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治关联; 政府支持; 财务稳健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7-0016-04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一些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的民营企业遭受重创,有资料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十年,如昙花一现便迅速瓦解了。导致民营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多,除了受产品科技含量低、经营风险大、产权结构单一、决策盲目等因素影响外,财务稳健性差、抗风险能力弱也是一些民营企业致命的弱点。因此,确保财务稳健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财务稳健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小,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强。财务风险控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已有的文献看,许多学者从公司治理[ 1 ]、内部控制[ 2 ]、终极控制权[ 3 ]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抵御财务风险、确保财务稳健的途径。但很少有人从政治关联、政府支持的角度探讨民营企业财务稳健问题。

财务风险即资金流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周转不顺畅,收不抵支,甚至资不抵债等。资金流是物质流的货币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物质流的有效运动[ 4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社会,拥有最新、最全、最真实的信息,无疑会对物质流运动起到有效促进作用。由此认为:民营企业财务稳健与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相关,可以从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角度寻求控制财务风险的手段。政府掌握着一些经济资源的分配大权[ 5-6 ],得到政府支持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包括资金、物质和信息资源,从而改善民营企业的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提高财务稳健性。而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获取更多政府支持的有效手段。为此,笔者提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政府支持与财务稳健的论题,研究探讨政治关联、政府支持与财务稳健的利弊关系,以期为民营企业如何通过建立政治关联更好地获得政府支持、增强财务稳健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二、政府支持的功效:取得政府资源,增强财务稳健

(一)民营企业财务稳健与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

1.资金流是财务稳健之形式

民营企业财务稳健性直接通过其资金流状况反映出来。资金流顺畅,资金收支平衡,则财务稳健;若资金流受阻,常常出现支付困难,则财务风险大,财务不稳健,长此以往将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直至破产。从资金流入来看,企业财务是否稳健取决于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流入。资金流入的渠道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获得经营收入,要求企业加快商品销售和资金回笼;其二是通过筹资获得资金,需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而市场占有率低、自身资金有限、外部融资困难一直困扰着一些民营企业,影响其财务稳健。从资金流出来看,企业财务是否稳健取决于投资的有效性,要求企业投资于高回报的项目,若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资金无回报流出,对于资本不太雄厚的民营企业来说,可能动摇其财务稳健之根本。

2.物质流是财务稳健之基础

物质流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实物运动循环过程,企业再生产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通过原材料等物资供应、在产品的生产加工、产成品的销售环节,收回资金并获得利润。资金流和物质流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物质流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确保资金流顺畅、财务稳健。若在物质流运动过程中,出现物资供应中断、产品滞销等问题使物质流受阻,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则资金流也受阻,影响财务稳健。企业资金短缺而不能足额提供再生产各环节所需的资金,将进一步阻碍物质流运动。物质流循环的关键点是产品销售环节,民营企业一方面要经营适销对路的商品,另一方面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3.信息流是财务稳健之向导

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传播与流动。信息流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上下级之间的指令传达;信息流在企业外部表现为企业与投资人、供销商、政府、债权债务人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从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得信息的过程。信息流是物质流和资金流体系的神经系统,指引着企业物质流和资金流运动的方向。从企业内部来看,实现信息共享,使各部门实时获取信息并作出快速反应,可实现管理潜能的最大化,加速资金流和物质流周转,提高财务稳健性;反之则降低财务稳健性。从企业外部来看,外来信息常常是企业进行筹资、投资等重大决策的主要依据,如依据金融市场信息进行筹资决策,依据商品市场信息进行营销决策,依据投资环境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等。如果信息高度完整和准确,就可以大大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使资金流向更为安全且高回报的项目,确保投资稳健;如果信息不及时、不完整、不真实,就可能引导企业决策失误,加大投资风险,甚至导致资金流断裂。

(二)政府支持与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

1.政府支持与资金流

政府支持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资金流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资源分配直接增加企业资金流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减少企业的资金流出。通过政府支持获得资金净流入的增加,对于资本不太雄厚的民营企业增强其财务稳健性,无疑有着很好的提升功效。随着我国政府财力的增加,用于政府支持的资金越来越多。民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主要形式有:(1)财政拨款。财政拨款具有无偿性,但有的资金会限定用途,有的对资金使用绩效会有要求。如研究开发补贴用于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政策性补贴给予农业、环保业等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2)税收优惠。税收优惠的形式主要有:减税、免税、退税、投资抵免、税前还貸、亏损结转抵补和延期纳税等。税收优惠减除或减轻了民营企业纳税负担。(3)贷款支持。贷款支持的形式主要有: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贷款支持为民营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资金支付风险。

政府支持采用的形式不同,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的影响机理也有差异,比较如表1所示。

2.政府支持与物质流

政府支持对民营企业物质流的影响形式也有多种。其一是政府无偿提供资产使用权,如行政划拨农田、林场等土地使用权,无偿提供办公场所,等等。这将大大降低企业投资资金及投资成本,对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的财务稳健尤为重要。其二是为民营企业产品销售提供便利。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些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条例,如重庆市政府要求“市级和各区县年度政府采购面向民营及中小企业采购的金额不得低于采购总额的30%,其中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中小企业的60%”。浙江省金华市政府要求“对80万元以下的项目采购,尽可能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不得以注册资本金、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供应商的规模条件作为资格条件限制地方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湖南省政府要求“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在投标评审中分别给予中型、小微型企业3%、6%报价扣除”。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中小民营企业可以优先中标。政府采购支持能帮助中小民营企业尽快实现商品销售,加速物质流循环,提高财务稳健性。

3.政府支持与信息流

民营企业通过政府获得信息的常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通过媒体或网络向社会公众发布的信息;另一种是政府专门为企业服务而搭建的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如科技信息交流平台、产品供销信息服务平台等。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是企业共享的,民营企业需要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捕捉对己有用的信息,并据以作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此外,民营企业还要善于与政府官员交流,从中捕捉政府尚未公开的前瞻性信息,抓住先机,及时调整企业的投融资战略,既要充分利用有利信息为企业创造价值,又要及早采取措施规避不利信息的影响,尽可能降低企业损失,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政府支持的获得:建立政治关联

由于政府支持能够多途径、多方位地增强企业财务稳健性,民营企业总是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一条捷径。

政治关联是指民营企业组织或者个人与政府或者拥有政治影响力的个人之间形成的某种特殊关系。政治关联的政治对象既可以是组织,如政党、政府部门、政治团体,也可以是个人,如政府官员、政治家、公务员等。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属于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高管成员是或者曾经是一位政治人物,另一种是有国有股参股的企业。由于本文探讨政治关联的目的是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获得政府支持利益,因此本文所述政治关联只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可:其一是民营企业组织或个人与政府组织或个人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包括官方联系和非官方联系);其二是这种联系可以为民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提供帮助。根据政治关联的基本属性可以分成显性政治关联和隐性政治关联。

(一)显性政治关联

显性政治关联是指民营企业高管拥有一定的政治身份和地位,或者政府部门拥有民营企业一部分股权。民营企业建立显性政治关联的途径主要有:(1)民营企业高管争取被选举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这是建立显性政治关联的最佳方式。(2)民营企业高管争取在一些政府举办的社团组织(如工商联、妇联、青联等)中担任职务。(3)在民营企业内部建立党组织,包括共产党或民主党派组织。一些民营企业忽略党组织建设,老党员脱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也不发展新党员,这样的企业与党政机关自然就少了一种天然的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对内可以增强员工凝聚力,对外可以加强与党政机关的政治联系,提升企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4)民营企业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让政府官员或国资企业拥有民营企业的部分股权。政府官员或国资企业参股后,与民营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势必更加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

显性政治关联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建立在法律和制度的标杆之上,是一种受到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关联;其二是一种正式的、公开的、官方的关联;其三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政治关联。具有显性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不仅在现行政策下可以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而且可能参与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引导政策向民营企业倾斜。

(二)隐性政治关联

隐性政治关联是指主要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即在民营企业员工和政府官员、政治家、公务员等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柔性关系。民营企业建立隐性政治关联的途径主要有:(1)民营企业高管或员工要善于利用亲戚、朋友、同学等人脉,谋求与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有些民营企业高管原来就在政府部门或国资企业任职,手中本来就掌握着各种各样的人际资源。(2)民营企业要到相关政府部门多走动、多汇报、常联系,这样可以加深本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印象,并培养良好的人脉关系,当政府支持项目实施时,能够被政府优先想起。(3)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这样既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也可以引起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为进一步建立政治关联打基础。

隐性政治关联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一种不受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关联;其二是一种非正式、非公开、非官方的关联;其三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人际关系。具有隐性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很有限,但通常可以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比其他民营企业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青睐和支持。

四、政治关联成本:降低财务稳健

民营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初衷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确保企业财务稳健。在这种双边关系中,民营企业是政府支持的受益者,而政府不可能心甘情愿只做利益的供给者,他们也需要从中受益。政府的利益需求主要是:让民营企业为政府政绩作贡献。为此,政府可能会干预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民营企业为满足政府意愿额外支付代价。民營企业为建立和维持政治关联而支付的代价称为政治关联成本。政治关联成本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企业资金流出量,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将带来不利影响。政治关联成本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一)直接支付成本

直接支付成本是指民营企业为建立和维护与政治关联方的关系而直接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为招待政府官员的餐饮费、交通费、旅游费、礼品费,为谋求政治关联而发生的公益捐赠费,等等。

(二)过度投资成本

过度投资成本是指民营企业因政治关联实施的投资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我国现行考核体制下,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就业率,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DP。政府官员因此有强烈动机要求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就业人数。政府意愿加上政府支持的资金,很容易诱导民营企业进行非理性的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带来商品供应量的增加,行业竞争加剧。根据边际收益递减的原理,过度投资会引起投资回报率下降甚至亏损。企业资金流和物质流的周转速度都会因过度投资而变缓,降低其财务稳健性。

(三)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指民营企业为政治关联多聘用员工而支付的薪酬。民营企业多聘用员工的动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政府完成就业率政绩指标而增加员工聘用数;另一种是带有政治光环的民营企业高管,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而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员工聘用数。企业员工聘用数的增加不仅增加了劳动力的直接支付成本,而且可能因人浮于事而降低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劳动力的间接支付成本。

五、结论与建议

财务风险常常危及一些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稳健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财力越来越雄厚,政府可分配资源越来越多,获得政府支持可以改善企业的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健性,尤其对于基础薄弱的民营企业来说,政府支持的效果更加显著。民营企业因此热衷于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期望能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但是,在政治关联关系中,政府也是要求互利互惠的,民营企业因此要为政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支付各种政治关联成本,这对民营企业的财务稳健又产生了负效应。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政治关联形成了政府“支持”和“掠夺”并存的局面,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也产生了正负相反的效应。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政府支持与财务稳健的相互影响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管理需要“多管齐下”。以往的国内外文献研究财务风险管理对策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强调企业内部资源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其二是强调外部融资管理,争取资本市场融资。而对于如何从政府获取资源来增强企业财务稳健性的问题关注较少。本文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增强企业财务稳健性的效果明显。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内部资源少使得内部资源管理效果极为有限,资本市场的门槛又将大部分民营企业关在场外,谋求政府支持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径。因此,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管理既要注重内部资源管理,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又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管齐下确保企业财务稳健。

第二,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政治关联获得政府支持。尽管我国政府用于支持企业的资源逐年增长,但可分配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民营企业要想分到更大的“蛋糕”,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是一条捷径。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不仅在现行政策下可以得到政府更多的青睐和支持,而且可能参与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引导政策向民营企业倾斜并长期受益。民营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建立和培养政治关联,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合理方式。一般来说,大中型民营企业可以争取显性政治关联方式,而小微型民营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隐性政治关联方式。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民营企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建立政治关联,要以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法律为原则,切不可采取行贿等违规手段。

第三,民营企业应该坚持政府支持收益大于政治关联成本的原则。民营企业通过政治关联,一方面可以获得政府支持增加企业收益,带来财务稳健正效应;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政治关联成本,产生财务稳健负效应。一般来说,政府支持对财务稳健的影响表现得更直接、更快捷、更明显,容易被认可,如财政拨款;而政治关联成本对财务稳健的影响是间接、缓慢和隐蔽的,很容易被忽略,如过度投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只有在政府支持收益大于政治关联成本的情况下,才能为民营企业财务稳健带来实质性的增强,反之则会带来实质性的减弱。民营企业切不可忽略政治关联成本,必须权衡利弊,在确保政府支持收益大于政治关联成本的前提下作出政治关联決策。

【参考文献】

[1]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等.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J].会计研究,2008(10):52-59.

[2] 袁晓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60-68.

[3] 王永海,张文生.终极控制权与财务风险: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08(Z2):117-123.

[4] 向德伟.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J].财政研究,1995(5):43-47.

[5] NEE V.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 hybrid forms,property 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l):l-27.

[6] MCMILLAN J.Advances in 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猜你喜欢

政治关联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企业形成机理与政治关联的关系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与企业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社会捐赠与企业价值
国有企业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