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04-27臧园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臧园

【摘要】文章分析了《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课程的重要性及目前的教学现状,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法,让课程以更为直观形象、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改变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改革

一、引言

《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房屋建筑结构构造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能教给学生建筑结构识图的知识。结构识图对于学生非常重要,因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总是要将图纸上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建筑结构。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都是该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该课程的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早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就已有了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高校教学的观点。“十二五”规划期间又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的观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更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二、《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建筑结构构造,二是建筑结构识图。该课程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按结构类型编排,对每一种结构类型分别介绍其相应的结构构造,有的教材将构造与识图糅合到一起讲解,有的教材将构造与识图分开讲解。但不管用什么方式安排教材内容,教学中均有如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较多,仅依靠课堂教学完成教学内容,使得课程学时紧张,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内容重要,尤其是结构识图部分,该部分内容是学生就业后必然要接触的工作内容,但因教学手段单一等原因,并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导致出现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时仍不会识图或者未完全掌握识图方法的现象。

(三)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单一或单层次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均不足,最终使得其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不够。

(四)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所分配的比例不当,实践部分所占比例太小。

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面对该课程教学中现有的问题,要改变其教学状态,必须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改革过程中必然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它对解决教学对象的学习主动性问题、课程理论与实践协调性问题、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问题有很大帮助。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

早在2006年就有教学者开始探索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图像、视频、动画、图形、文字等信息,这些信息与纯语言文字相比更加形象直观,能够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目前在所有高校中,均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时,可以将每一章节中的重点难点用微课、动画、图片等结合文字进行讲授。

近几年又出现了AR技术、VR技术、BIM技术,这些新技术使得教学再添新亮点。

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和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均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现场景观,也可以设置虚拟的三维环境。其最大的优势是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身临其境地感受在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AR可以算是VR当中的一支,略为不同的是,VR是创造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出来,AR则强调虚实结合。

这两种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教学中所提供的环境,体验感更强。由于目前这两种技术的成本高,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应用该技术教学。但相信这种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进入高校的课题。因为这种技术的优势是它不仅仅服务于该课程,对于其他专业课也有很大帮助;同时,在这种虚拟现实环境当中,学生在实训时体验感很强;此外,高校不需再投资购置实训材料,节省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因此,AR和VR技术的应用将成为一种趋势。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目前在企业和高校当中都有所应用。BIM技术有四大特点: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因此,大型企业针对大型项目很愿意采用BIM技术。上海市发布了《2016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这足以说明BIM技术很有发展前景。因此高校更應重视BIM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样,学生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于《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课程而言,在教学实践环节若应用BIM技术完成,那么学生对识图内容的掌握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二)利用手机媒介教学

手机现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合理利用智能手机,让其服务于学生对《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课程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1.可以利用手机搭建短信互动平台,给学生发送课前预习内容和课后复习内容,同时兼备记录功能。

2.利用微信公众号建立课程教学互动平台,可以发送文字、图片、微课程资源、动画、教学资料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行下载。

3.建立微信群,专门用于学生的答疑及相互间讨论式学习。

四、小结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给原本枯燥的知识增添了更多趣味性,也为学生呈现了更精彩的课堂。显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就不能简单地使用这些技术,而应多方面协调,共同完成教学改革,最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麦范金,王新政.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04):89-90.

[2]张晓芳.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41-143.

[3]刘翔,伍文.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5(6):90-9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