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法学科课堂教学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能动性提升对策研究

2017-04-27刘靖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提升对策

刘靖

【摘要】在法律职业教育课堂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法律课堂的教学质量,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文章通过对法律课程特点和信息技术融入法律教学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和法律职业教育课堂融合的策略,以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政法学科课堂教学;信息化条件;学生能动性;提升对策

【课题题目】信息技术与法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编号:ZJB1215041。

一、引言

如今,信息技术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出现了多媒体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教学枯燥无味的状况,并增强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很多以前难以获取的资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通过网络也可以进行资源搜集,远程学习等。信息技术促进了人们的学习与沟通。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拓宽教学领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法律职业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对法律框架和知识体系进行掌握,学会法律事务处理的方法,能够对一般法律事务进行处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法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发挥信息技术在法律职业教育课堂中的优势,能够推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改变人才培养思维模式,对法律教育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下面对法律职业教育的特点等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分析当前法律职业教育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育中优势的策略。

二、政法学科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法律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由法学基本理论、基本部门法律课程、专业法律课程等组成,具有时代性强、知识面交叉性强、职业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

(一)知识面广且交叉性强

法律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古今中外等知识,还与其他学科有着较强的交叉,教师需要具备较广阔的知识面。法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既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授。

(二)时代背景强

法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发展同步,对社会矛盾进行调节。不同的时代发生的案件的特点各不相同,案件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选取社会生活中合适的法律教学素材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

(三)职业性和实践性强

法律课堂主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有着较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要求学生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尽快提高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既是师生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充分熟悉,还要具备新世纪人才的素养,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的发展。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传授知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了解社会动态,借助网络资源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对案例进行研究,解决多学科交叉带来的新问题。

三、政法学科课堂教学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能动性提升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和法律职业教育进行结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创造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要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交流、利用、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转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一)创建有效的信息化教育环境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育情境,更加有真实感,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的误区。教师借助情境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亲身感知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

传统法律教学模式枯燥无味,专业性强,抽象难以理解。多媒体教学形式声、文、图并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法律教学要求学生对法律知识框架进行掌握,教学时通过知识点切入,利用多媒体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原理进行讲解,让枯燥的法律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相关法律经常会发生变动,教材内容经常不能及时进行补充或者修改。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地搜集信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展示和讲解,保证法律内容与时俱进,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三)案例教学

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培养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开展网络课堂,可以将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利用多媒体对法庭审判等进行展示,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通过多媒体案例教學,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一些优秀法律节目,可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把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带进课堂,增强法律课堂的社会性和法律知识的时效性,也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网上开庭观摩和模拟审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法律开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各地陆续开展了新的开庭方式。网络开庭提高了政府部门处理案件的效率。对庭审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经过处理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庭审情况。对于一些网上公开开庭的,可以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观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案例的处理程序。通过对案件模拟审判,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并对扮演者进行点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网络开庭观看审判和学生自己模拟审判都是法律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五)网络教学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整合,方便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使全国、全球范围内共享法律资源成为可能。网络空间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约束,师生间可以更加自由平等地交流。教师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开展网络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让学生自主、交互地参与到学习中。网络上拥有很多精品课件等学习资源,网络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名师、专家的优势,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学生之间及时的交流,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密切了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教师精心设计网络课堂,既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提高课堂的质量。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政法学科课堂教学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能动性提升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法律课程特点和信息技术融入法律教学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和法律职业教育课堂融合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效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法学科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明.信息技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14(03):8-9,17.

[2]危玉妹,危薇.视频案例教学:法律教学的新突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175-178.

[3]张亚珍,张宝辉,卜凡帅.我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2000-2015年)——基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1):52-59.

[4]台国爱.浅谈多媒体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上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10):76-77.

[5]朱伟.谈PBL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83-86.

[6]周晓霞.以法律类慕课课程为例设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8):207,220.

[7]王慧,聂竹明,张新明.探析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取向——基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历史演变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7):31-38.

[8]张军.在幼师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能动性[J].大众文艺,2014(08):233.

[9]吕歌.发挥学生能动性是教育王道[J].考試周刊,2013(58):193.

[10]林秀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81-82.

[11]王涛.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156.

[12]朱剑昌.论个体的自觉能动性[J].湖湘论坛,2008(03):113-115.

猜你喜欢

提升对策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低年级美术色彩画教学实施要点刍谈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及提升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幼儿园提升数学区域活动有效性的对策
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宏观对策浅谈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服务业员工英语水平现状及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