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诗经·邶风·简兮》中的万舞言及卫地声色

2017-04-27王志芳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山东滨州256600

名作欣赏 2017年11期
关键词:注疏滨州中华书局

⊙王志芳[滨州学院人文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由《诗经·邶风·简兮》中的万舞言及卫地声色

⊙王志芳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敬鬼神,则歌舞娱之,在诸多娱神的乐舞中常见于典籍的是万舞。万舞一直被先民经夏、历商而舞至周代,《诗经·邶风·简兮》对万舞予以相对具体直观的描述。卫地有殷人尚声习俗的遗绪,且是货财辐辏之地,经济繁荣之乡,则声色生、声色盛,卫地声色具有较多大胆、自由、开放的气息。

《诗经·邶风·简兮》 万舞 殷人尚声 卫地声色

今日万,不雨。(《殷契粹编》784)

□乎万无。(《殷墟文字甲编》1585)

殷商王畿是商代礼乐文明的中心地带,考古工作者在殷墟的王都区域发现了大量种类众多、制作精美的乐器,如埙、编庸、编磬、特磬、鼓、骨龠等,这些考古发现可作为殷人尚声的实物证据。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些能够奏出美声妙音的乐器还可以随主人一起进入墓葬,伴其身后之时。在殷墟墓葬中,可以见到在同一墓葬中有埙、磬、庸等多种乐器,再证以《商颂·那》顺序罗列的鼓、管、罄、钟等诸种乐器,表明殷商时期在音乐这一艺术领域已具备大规模合乐的条件。有些乐器名亦见于甲骨卜辞,记载的是奏乐助祭,如:

辛亥卜,出,贞其鼓乡告于唐九牛。(《甲骨文合集》22749)

莫其奏庸帷旧庸……(《小屯南地甲骨》4343)

而且卜辞中的“龠”正可与《邶风·简兮》中的“左手

乙酉卜,即,贞王宾龠亡祸。(《甲骨文合集》25752)□卜,旅,贞王宾龠亡祸。(《甲骨文合集》25755)乙丑卜,贞王宾龠亡祸。(《甲骨文合集》25759)

吴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到的诗三百,是诗、乐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由于时间久远,其乐之妙我们已经不可得而知,但我们能够通过文献记载得知季札在听声观辞后的精到评价,南朝刘勰言:

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好乐无荒”,晋风所以称远;“伊其相谑”,郑国所以云亡。故知季扎观辞,不直听声而已。

卫地乃货财辐辏之地,经济繁荣之乡,则声色生、声色盛,歌舞美色甚显,故被界定为声色之地。魏源有一问:“郑、卫皆以弱小介强大之间,一迫于狄,一迫于伯,民岁受兵,而风俗淫佚甲诸国者何?”魏源之言郑卫风俗淫佚,实际上正是郑卫风诗声色表现出的比较原生态的未受或少受礼教浸染的自然淳朴之风,具有较多大胆、自由、开放的气息。

①⑤㉘ 《毛诗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8页,第466页,第271页。

②㉕ (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第41页。

③⑫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7页,第245页。

④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2页。

⑥ 冯浩轩:《论郑卫之音》,《音乐研究》1984年第1期。

⑦ 闻一多:《神话与诗》,《闻一多全集》(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13页。

⑧⑲ 《春秋左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81页,第2006页。

⑨ [美]约瑟夫·布雷多克:《婚床》,王秋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1页。

⑩ 裘锡圭:《释万——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之附录》,《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期。

⑪㉒㉖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5页,第1042页,第1072页。

⑬ (宋)王应麟:《诗地理考》,《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页。

⑭㉑㉔ 《礼记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57页,第1528页,第1538页。

⑮ (元)刘玉汝:《诗缵绪》,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⑰ (清)范家相:《诗潘》,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⑱ (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⑳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1页。

㉓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5页。

㉗ (南朝)刘勰著,郭晋稀注译:《文心雕龙注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4页。

㉙ (清)魏源:《魏源全集》,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509页。

作 者:王志芳,博士,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注疏滨州中华书局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A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mon Problems of Chinese Domestic Style Au Pair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大学》“明明德”的理解与阐释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滨州—青岛地磁剖面地下磁性结构分析
二哥
《心经》翻译及注疏的学术史考察
《诗经原始》中评点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