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免疫工作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及应对措施

2017-04-26乔家欣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误区畜禽防疫

乔家欣

摘 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引进型、接触型成为动物疫病传播的主要形式,畜禽疫情形势日趋严峻,病毒毒株不断变异,畜禽免疫工作越发重要,探究和分析畜禽免疫工作中存在的误区,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才能保证防疫效果。

关键词:畜禽 ;防疫; 误区; 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畜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代,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养殖大户、养殖专业合作社逐步增加,畜禽养殖量、出栏量、出口量成倍增长,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菜篮子和餐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畜牧业的发展、国际贸易量的增加、畜禽及其产品流通加快了疫病发生与流行,使得畜禽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新的疫病发生和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使免疫工作越来越棘手,很多疫病没有有效的药物防治,只能依靠免疫控制和预防。然而,在畜禽免疫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误区,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在基层工作的积累,分析总结了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畜禽免疫工作存在的主要误区

1.认识上的误区。很多养殖场户认为本地区或本场没有发生过该病,就不做免疫,轻视畜禽免疫工作,有的怕畜禽免疫时会造成应激,影响畜禽生长而不做免疫。如高致病性蓝耳病,有的养殖场户不做免疫,结果出现了疫病,很快传染全群;有的养殖场不免疫口蹄疫,结果出现了疫情,还有的认为国家免费供应的疫苗效果不好,不让防疫员给畜禽免疫,一旦发生疫情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殊不知,很多疫病就是由空气传播而发病的,不做好免疫就是对自己的养殖场不负责。

2.免疫的种类越全越好。有的养殖场把防治某种畜禽疫病的疫苗全部用上,结果适得其反。现在的疫苗种类有几十种,仅猪瘟疫苗而言,就有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组织苗、猪瘟细胞苗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四种,不是每一种疫苗都适合自己的养殖场,况且,疫苗种类多了反而会影响免疫效果。

3.免疫的次数越多越好。每一种疫苗的免疫次数是相对固定的,不能随意增加免疫次数,如猪瘟、口蹄疫每年2次免疫就可保持免疫效果;育肥猪免疫猪丹毒猪肺疫一次就可以保持到出栏了;鸡马立克病出壳后一次免疫终身有效。

4.免疫接种的剂量越多越好。某种疫苗抗体效价的高低与疫苗使用的剂量是呈正相关的,但是所有疫苗都有一定的使用剂量,不管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饮水免疫、气雾免疫、滴鼻点眼等都规定有使用剂量,国家定点或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规定的剂量都是经过多次试验检验的,一旦超过极限量或界量,抗体效价反而不会再升高,况且,大部分疫苗都是弱毒苗或者组织苗,大剂量接种无异于给畜禽接种病毒或者微生物,不但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还会诱发其它疫病。

5.联合苗比单价苗好。免疫实践中,联合苗比单价苗节省时间、免疫次数和免疫费用,但具体到免疫效果和抗体水平,除犬用联合苗应用效果较好外,鸡猪用联苗均不如用单苗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高。因此,能用单苗的最好不用联苗进行防疫,特别是有疫情需要做紧急防疫时更应使用单价苗。

6.刊登在书本上的免疫程序好。书本或杂志上介绍的、编制的免疫程序是成功经验,但是不一定与当地的实际相符,有的照搬使用却不成功,还造成了浪费,每个地区疫情流行情况不一样,每个场的情况更是迥异不一,养殖场可借鉴别的养殖场经验,根据当地实际和本场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免疫程序。

7.过分依赖疫苗免疫作用。疫苗免疫固然是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更是依靠免疫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较好的免疫效果是建立在科学的饲养管理基础上的,是与平时加强环境管理、坚持卫生消毒、保持健康养殖分不开的。如果不注重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只靠免疫预防疫病效果是不够理想的。

二、主要应对措施

1.加强养殖场和防疫人员技术培训。目前,大部分养殖场户养殖和饲养管理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疫病防治和疫苗的管理应用还不够科学,对于疫苗的认识、免疫程序的制定、免疫操作规程等还达不到要求,加强养殖场和防疫技术人员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其防控水平,养殖场应自行参加学习培训,掌握新的科学的动物免疫和疫病预防常识,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网站上與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交流咨询,解决在养殖实践中和畜禽免疫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除误区,提高认识,提高养殖场饲养管理能力、疫病防治水平和动物免疫效率,保障养殖场畜禽健康生长。

2.建立完善疫情监测体系。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了解疫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必须建立完善疫情监测体系,养殖场可委托疫情监测机构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监测,同时对发病畜禽可准确做出诊断,以便制定防控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免疫后的畜禽及时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根据抗体合格率及时进行补免补防,保证免疫效果。

3.加强疫苗管理。每个养殖场购置疫苗时要到国家定点或指定的生物药厂购置疫苗,购置疫苗时,要仔细查看疫苗的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有效期、使用说明和外包装,查看疫苗的外形和封闭情况,出现疫苗瓶裂缝、石蜡脱落、冻干苗不完整等异常情况时不可购置。按照疫苗的说明进行保管贮藏,疫苗入库出库必须详细记录。

4.正确使用疫苗。每一种疫苗的使用方法都不一样,要根据说明书进行科学配比稀释,按照规定的免疫方法进行免疫,免疫剂量要标准,剂量小了达不到免疫效果,剂量大了可造成副作用;稀释后的疫苗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用完,否在第二天或超过6-8个小时不可再用,免疫操作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免疫质量。

5.充分提高认识,消除误区。要正确认识疫苗,熟悉疫苗的概念、属性、种类、生产过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与管理等,了解每一类疫苗的安全性和应注意的事项,加强对疫苗的运输、贮存、保管、冷藏等工作,以便安全使用。要消除误区,提高认识。

6.保持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减少畜禽感染机会,提高疫苗的抗体水平。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畜禽抗病能力,减少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会,也可提高疫苗效价,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够使免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浅析农村畜禽防疫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措施》陈芳正 (中国兽医杂志2012年第7期).

[2]《农村畜禽防疫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措施》中国畜牧兽医报,作者:汤芬.

猜你喜欢

误区畜禽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