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探索

2017-04-26严晨光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途径

摘 要:近年来,淡水养殖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的散养模式逐渐转化为箱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养殖产量,丰富了养殖品种,就此,本文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深入研究了经济效益提升途径,望对相关淡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淡水养殖;经济效益;途径

目前,我江苏省渔业产业发展规模逐年增大,发展速度逐年提升,这主要依赖于地区环境资源优势、有利政策的扶持以及淡水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正逐渐向生态型模式转化。但是在实际的淡水养殖过程中仍然受到了专业技术传播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经济效益不够乐观。就此,本文探索了经济效益提升途径,现论述如下研究内容。

一、优化养殖品种的结构

近年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和需求量逐年提高,水产品供给已成为了经年供给,不再是以往的季节性供给。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应立足市场供求关系不断优化水产养殖的品种结构,将一些质量更好、品质更优的新水产品供给给广大消费者,这是适应消费需求,也是提升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积极引进银鱼、中华鲟、长江河豚、长江鲥鱼等新品种,而对于一些价格较高、需求量有限、养殖周期较长的品种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量养殖,尽量做到规模化养殖。此外,在此基础上也应保留原有的青鱼、草鱼、鲫鱼等大众水产品的供给量。

二、扩大养殖规模

我省的环境资源得天独厚,养殖产业发展时间较为久远,在淡水养殖过程中可以快速的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但是由于区域内分布了过多的养殖企业使得我省的养殖规模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今后,省内应积极在条件允许的地区推行规模化养殖模式,以此来节约养殖成本,便于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最终建成组织化管理模式、科学化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管理模式。

三、进行高效混养和套养

混养和套养模式需根据环境的不同来选择,在普通的水产品中套养中华鲟鱼和甲鱼等品种鱼,还可以在商品鱼的池塘中投入鱼种,使其在第二年进行养殖,以此节约养殖成本,提升池塘利用率,提升其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进行合理而经济的混养。在蟹、鱼等养殖池塘中套养虾等,充分利用水资源,提升其单位水面的经济效益。

四、合理选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水产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比例约为70%左右,所以必须进行饲料的合理选择。盡量降低饲料成本,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可以采用生态养殖模式中的渔牧结合方式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确保产量的增加,最终提升经济效益。

五、构建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1.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在进行淡水渔业绿色生态养殖时应选择水源丰富,水资源优良,远离污染环境的地区,周边的环境要适宜,交通需便利,便于水产品的销售。同时养殖环境中的土质也需保持较好的保水性能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水草培育。使水草的生长覆盖面积达水域的50%左右,将培育后的水草作为青饲料供给鱼类,完善鱼类的生活场所,促进其脱壳繁殖,同时促进水产品的生长。此外,利用培育过的水草进行池塘净化,增加池塘中的氧气含量。最后,调节水质环境,使其生态化。提升水产品的养殖环境的水质,提升养殖效益。而水质环境净化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①于水中培植有益生物,通过该生物吸附有机物,降低有害病菌的产生率和繁殖率,净化水环境。②采用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或生物工程技术方法净化水质。③采用技术手段保证水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

2.选用绿色饲料

目前绿色环保食品备受大众青睐,为了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应积极选用绿色饲料。切勿选用带有多种激素添加剂的饲料,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抗生素的饲料。而所谓的绿色饲料是指在饲料中添加了腐殖酸、VC、肉毒碱、糖萜素等物质的饲料,而对于一些淡水养殖特殊鱼种来说,应尽量投喂天然的饲料。

3.优选养殖种类和种菌

淡水养殖鱼类品种和水产品种类应立足市场需求,选择容易保值和销售的品种。如果养殖品种的生长周期较短可以进行混养和密养。还要确保提升饵料的转化率,同时提高其抗疾病能力。在选择种菌时要确保种菌具有抗逆性。种菌选择还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提升其种苗的成活率。

4.积极防治鱼病

长期的养殖实践情况显示,于池塘中培育水生植物可以有效降低鱼病的发生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植物吸收鱼的粪便和残饵,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频率,在光合作用下释放氧气,降低了发病率,这是综合预防措施之一。如果鱼患病后应积极采用抗菌肽制剂、免疫疫苗和有益微生物等制剂,如需使用抗菌素药物,需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土霉素、抗菌素、新诺明、磺胺嘧啶等安全环保抗菌。严禁使用呋喃西林、磺胺米、氯霉素、痢特灵、环丙沙星、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不得于养殖池中泼洒抗菌素,也不可以在水产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树立健康养殖理念,积极防治鱼病。整个淡水养殖过程中需确定淡水养殖要点,积极应用正确的养殖方法,扩大养殖规模,合理选用饲料,提升养殖的科学性,与此同时利用淡水养殖绿色生态技术全面提升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省的淡水养殖产业发展水平受到了一定限制,最终导致淡水养殖脱节于市场需求,其经济效益不容乐观,而本文论述的上述发展途径旨在不断吸收丰富的养殖经验,丰富其养殖品种,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最终建成经济效益显著、规模化的淡水养殖产业,促进我省的淡水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云,耿世杰. 浅谈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J]. 农业与技术,2014(5):168-168.

[2]张平. 公主岭市平洋水库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9):73-73.

[3]李佶阳,韦彦. 积极推广淡水鱼混养技术提高淡水鱼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J]. 大科技,2013(14):266-267.

作者简介:严晨光(1967-11-),男,江苏江阴人,本科,水产助理工程师,从事淡水养殖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途径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