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理学基础“原真性”实践教学与临床接轨的探索和研究

2017-04-26邓霞霞王明慧李日莉陈昌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真性考试成绩实验班

邓霞霞,王明慧,李日莉,陈昌丽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 北海 536000)

中职护理学基础“原真性”实践教学与临床接轨的探索和研究

邓霞霞,王明慧,李日莉,陈昌丽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 北海 536000)

创新护理实践教学方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运用“原真性”实践教学,搭建三位一体校院评价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原真性”;实践教学;护理学基础

1 “原真性”的界定

“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具有深远影响的著名文献《威尼斯宪章》,主要用于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意为真实性、可靠性、确实性。目前,“原真性”作为术语,所涉及的领域已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等,随着21世纪中职教育的兴起与对其的重视,“原真性”也逐步进入中职教育实践教学中。据近五年文献检索显示:通过构建“原真性”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育研究课题及相关论文较少。“原真性”实践教学具有3个核心:临床背景、真实情景、真实病例,实践教学过程以临床为背景,以真实的情景、病例为依据组织教学。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课题以实验研究法为主,结合我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选取2013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学生50人,学制3年,均为女生,年龄在15~ 18岁。两个班学生已修课程、成绩、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每个班随机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均由固定的4名教师(理论教师+实验教师)进行教学,实验班在本校二级甲等附属医院按“原真性”实践教案组织教学,对照班在校内模拟病房采用仿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 主要实施过程

3.1 依托附属医院优势确立“原真性”实践教学项目

“原真性”实践教学项目包括:(1)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法;(2)口腔护理技术;(3)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4)口服给药法;(5)肌内注射法。

3.1.1 准备案例 授课教师在课前一天根据学生学情、知识结构等特点,结合实践内容,有计划选择病例、创设情景、呈现教学案例。提前通知学生做好准备,指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分析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1.2 “原真性”实践教学方法(见表1)

3.1.3 间歇性强化 以校院结合的方式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班干部按临床实践安排表组织学生到相应病区,在临床带教教师指导下完成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项目实践活动,每位学生负责1~2位病人,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表1 “原真性”实践教学方法

3.2 医院为主,兼顾学校教育

根据素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形成护士素质养成、护理技能培养、就业能力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护理专业的技术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将能力训练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工学结合,做到3年不间断。

3.2.1 实习前集中强化临床见习 在第4学期末进入临床实习前,安排学生在本校附属医院规范化集中培训2周,明确规定培训的项目、标准,培训结束考核合格者可进入临床实习,否则需重新培训。

3.2.2 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实习 在第5到第6学期,学生在完成各临床科室实习任务同时增加教育者、管理者、健康咨询者等多元化角色的实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举办特定病区专业知识讲座1~2次,要求做到内容新、重点突出、联系实际;参与病区管理2周,熟悉护士长的工作日程,并在结束时结合病区实际写一份设想或建议书,实现对护理管理的尝试;深入老年公寓、居委会进行护理查体和健康咨询,并自己撰写宣教材料。

4 结果

4.1 两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班、对照班闭卷理论考试2次。考试在以国家统一规划教材为中心、教师讲授内容为主,难度系数适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比例的临床护理病例,综合考核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

4.2 两班学生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两班学生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以案例形式进行技能操作考试2次,统一安排在本校附属医院病区进行,通过真实的病区环境、设置相符的案例情景、引入贴切的临床问题、使用标准化的技能考卷等方式进行考核。结果表明,实验班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

4.3 问卷调查结果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原真性”实践教学模式的认可情况进行调查,共3次。调查者现场讲解,说明要求和注意事项。

4.3.1 实验班学生对“原真性”实践教学的评价(见表4)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4.3.2 临床带教教师对“原真性”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5)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4.3.3 临床带教教师对“原真性”实践教学及传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6)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表4 实验班学生对“原真性”实践教学的评价[n(%)]

表5 临床带教教师对“原真性”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n(%)]

表6 临床带教教师对“原真性”实践教学及传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n(%)]

5 讨论

5.1 建立临床思维,促使知识转移,提高了理论、技能操作考试成绩

表2~3中的数据表明,实验班的理论、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P<0.05)。“原真性”实践教学突破传统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原真性”的环境、情景、问题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机械操作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临床思维,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遵循操作原则下开拓创新,并达到知识转移,提高了理论、技能操作考试成绩。

5.2 置身真实情景,体会病人感受,提升综合素养

“原真性”实践教学以临床背景、真实情景、真实病例及三位一体评价来组织实施教学。针对护理职业目标,让学生置身于“原真性”的环境、情景、问题中学习,真正感受了“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教师通过有目的、系统化地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任务,指导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教学中注重人性化的细节护理,注重语言的表达,注重人文关怀的渗透,促使学生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完成护理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等。从表4~6中均可以看出,“原真性”实践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情感,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学习能力,有效帮助学生真正与医院临床“零距离”对接。

5.3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综合教学能力

“原真性”实践教学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应变能力。为了更好地驾驭“原真性”临床教学课堂,教师迫使自己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到临床一线参加实践学习,及时了解临床护理技术的新进展、新理念,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临床护理发展相适应,以满足“原真性”护理实践教学需要。这也使得教师的临床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临床诊断评价能力等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G526.5

B

1671-1246(2017)08-0141-03

猜你喜欢

真性考试成绩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建筑原真性探微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跳过去
斯诗私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
真性,真孝,真才子——为丰坊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