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老年病康复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2017-04-26杜绒贵赵琳蕾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老年病实习生思维能力

杜绒贵,赵琳蕾,梁 红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PBL教学法在老年病康复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杜绒贵,赵琳蕾,梁 红*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观察分析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教学方法)在老年病康复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老年病康复科实习的98名临床及康复专业实习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讲授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分析两组出科时的教学成绩。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出科时的评判思维能力、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能明显提高老年病康复医学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并能改善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带教效果显著。

PBL教学法;老年病康复;临床与康复专业

PBL是一种以问题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医学教育是在有辅导医师及康复医师的参与下,以问题作为基础、医学生作为主体,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病例诊治、康复或医学专题等问题进行研究学习[1]。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最新资料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7%。当前,我国已处于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口基数相对大,老年人的死亡率、残疾率也较高,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公共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老年慢性疾病是指成年期就开始发病而老年期患病率有明显增高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等;老年人所特有的疾病,如白内障、老年性痴呆、老年跌倒、钙化性心脏瓣膜病、骨质疏松等。在我院老年病康复科的患者中,其患病特点是一人多病、隐匿不典型、发展迅速、用药的特殊性、并发症多。另外,老年人常常因为身体功能低下导致各个方面能力衰退,如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生活能力以及对各种刺激的承受能力等都可能下降[2]。老年病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常见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慢性骨关节病等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与康复专业毕业生通过临床实习,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基本掌握运用康复医学的基本技能,可对老年病康复科的常见病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康复评定、提出正确的治疗计划。笔者认为在临床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模式,改良教学方法,突出临床应用及康复专业的特色,着重于“老年”及“康复”4个字。要求临床及康复人员具有较高的康复专业技术以及整体素质,与多学科、多层次的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进行全科医学配合。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实验发现,通过PBL教学方法培养的医疗与康复人员能基本满足老年病康复的各项要求,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老年病康复科实习的98名临床与康复专业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中男4人,女45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2±0.5)岁;本科学历28人,专科学历21人。观察组中男5人,女44人;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5±0.7)岁;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23人。所有人员均为医院医务科安排,实习时间1年。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主要以听带教教师讲解及观看演示为主。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材中老年病康复科临床与康复学习内容,结合实习大纲进行带教,需要对治疗原则、康复技巧、医疗安全、患者的依从性着重讲授,随看随教,属于灌输式教学[3]。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带教。进科后,总带教教师根据教材中老年病临床与康复学习内容,结合实习大纲讲授实习重点,并让实习生自主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就工作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以及医疗康复能力要求等向实习生逐一介绍,随后将实习生随机分为5个小组,安排专人带教,由带教教师和教学组长根据PBL教学制订详细、具体、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计划。教材是进行规范教学的基础,带教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先让学生对较容易遗忘、交叉易混淆的知识点有个初步印象,随后观摩并组织讨论,最后通过实践加深记忆。针对不同病种的老年患者,在入院后由带教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由实习生自己提出问题,根据提问、假设、查证、论证、答疑、总结的模式进行讨论学习,始终牢记“老年”及“康复”4个字。对于内科学重叠交叉的内容简化说明,将重点放在老年疾病及康复的临床教学上。可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评定、制订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案、进行实践演练、模拟康复过程。带教教师要对小组讨论过程中涉及的康复知识、技能及操作方法的缺点进行详细指导和补充,并再次进行总结讨论,以制订出最佳康复方案。阶段性进行集中考核,及时总结并补充强化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困难、问题,要求带教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将成绩汇总后进行评定(分为优、良、差),这可作为以后留用人才的参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实习生出科时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合格率,并对两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评判性思维能力根据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进行评判[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科成绩比较

出科时,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成绩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出科时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比较[n(%)]

2.2 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两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除开放思想维度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评判思维能力总成绩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注:与观察组比较,ΔP<0.05

0分组对照组观察组0查找资料33.2±2.8Δ39.6±3.2 0开放思想32.7±2.1 33.4±2.4分析能力34.1±2.6Δ40.2±1.5系统化能力33.3±2.2Δ39.2±2.7自信心32.2±2.0Δ38.9±2.2求知欲34.4±2.1Δ39.5±2.3认知成熟度32.7±2.4Δ38.8±2.0 0总成绩235.8±5.4Δ269.5±7.3 0 0

3 讨论

3.1 加强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路,同时开展创造性教学

PBL教学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家Barrows教授首次提出的,在1993年的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上得到大力推荐[5]。PBL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师的培养中已应用多年,该教学方式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实习生查找、解决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康复知识的自主学习,同时掌握必需的操作技能、正确的临床思维[6]。现在,带教教师不只是传递信息,还负责促进、指导学生的学习,带教教师的整体素质可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PBL教学最为显著的优点即为加强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展创造性教学,同时能带动带教教师的积极性,为带教教师的知识更新、方法改进有帮助作用[7]。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的普遍延长,将临床与康复专业实习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素质老年病康复专业技术人员,使其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成为高效和高质量的老年健康服务者,这就要求实习生对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并发症与老年性疾病相关联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带教教师通过监督实习生的讨论分析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加深记忆,使实习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

3.2 在病房中采取带教教师、实习学生及患者三方互动式教学

医学院校实习学生在学习老年病学之前已经学习过内科学,老年病学课时较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突出老年病学的康复特点是我们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几年来,笔者在临床教学中的体会是:始终牢记“老年”及“康复”4个字,对与内科学重叠交叉的内容简化说明,而将重点放在老年疾病及康复的临床教学上。临床康复医师针对临床与康复专业学生,在制订临床教学计划时应尽量突出老年病康复的特点,挖掘康复医学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培养实习生独立思考问题以及使用康复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习大纲的安排要充分考虑老年疾病及康复的特点,比如“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康复”“老年骨关节系统疾病康复”等。这些常见于老年人的疾病既有老年特色,又有康复需求。在具体疾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老年病患者进行问诊、查体、评估、制订康复治疗方案等,通过重点查房,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老年常见疾病的康复知识和康复技能,并能在临床和康复中很好地运用。在临床教学方式上,重点讲解疾病的康复知识,在查房过程中穿插提问和讨论、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康复方案。将康复治疗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起来,如有1例脑出血恢复期的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让学生针对此病例进行分析、思考,将各自能想到的可能出现的情况列出来,由带教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并详细讲解在临床上如何紧急处理及预防。在病房中采取互动式教学,可提高实习学生的学习兴趣[8],具体措施如下:搜集并讨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来源有学生的提问、教师的提问、患者的提问。患者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可促使我们多方面思考,完善教学工作。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如有患者反映疗效不好,可引导学生客观地从医患双方分析原因,如医方的应用和操作问题,患者是否对治疗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治疗期间是否注意休息等。通过讨论,可引导学生总结出影响疗效的因素。在病房中由带教教师、学生及患者三方互提问题,既活跃了实习气氛,又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尊敬和配合,使学生从中产生职业自豪感,同时让更多的患者了解、信任康复治疗。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3.3 突出实习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突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比如,针对老年糖尿病,略讲该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药物治疗后,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分别讨论以下5个主题:康复目标及血糖监测、体重控制、饮食方案、运动方案、健康教育。让每位学生查阅资料并参与讨论,组长汇总并汇报本小组方案,带教教师给出点评。再比如老年高血压病,要求每位学生为病区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或回家后为亲朋好友中的高血压病患者制订一份康复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基本信息、康复目标、合理膳食、运动计划、心理调节、物理治疗、中医传统治疗等。学生完成后,选出优秀的方案给予表彰并张贴出来。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了其对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技能,而且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及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 经常性地进行情景教学

老年病康复科担负着医疗、康复、护理等重要的临床工作,康复专业人员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出一位优秀康复人才的主要阶段就在临床实习中,该阶段是让学生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程[9]。在我院对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的研究中发现,观察组实习生出科时的评判思维能力、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成绩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PBL教学在学生加强理解记忆的同时还经常性地进行情景教学,把问题带入到有意义的、有趣的模拟情景中,让学生成为情景主体。例如:根据讨论的问题安排或模拟医疗康复;将问题的讨论结果制作成PPT,分次进行讲述等。这样可对实习生的实践工作能力进行培养,包括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PBL教学方法对提高老年病康复医学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有明显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运用基础知识达到解决临床及康复问题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对培养优秀的老年病医疗康复技术人员意义重大,各医院教务科可广泛应用并推广。

[1]林萍,王金凤,庞伟,等.以PBL为导向参与式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6):37-38.

[2]刘红,陈瑞,邓春燕.老年康复的安全对策及防范措施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1,6(3):177-178.

[3]刘敏婕,赵雷.PBL教学法在手术室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397-398.

[4]许虹,彭美慈,汪国成,等.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55-157.

[5]刘冬梅.急诊科护理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123.

[6]魏玲,周桂容,朱美香,等.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实践与探索[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5):103-104.

[7]杨韵歆,李付儒,铁金玉.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护理教育,2008(5):252-254.

[8]杨朝辉.加强医学生康复医学观念的几个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96-797.

[9]王珍玉.PBL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36(12):1899-1900.

(*通讯作者:梁红)

G526.5

B

1671-1246(2017)08-0135-03

猜你喜欢

老年病实习生思维能力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新世纪经方治疗老年病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