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7-04-26杨宝珠马国平冯彩忠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糖化颈动脉硬化

杨宝珠,马国平,冯彩忠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

杨宝珠,马国平,冯彩忠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2 000名患者按是否有2型糖尿病分为研究组(患2型糖尿病)和对照组(未患2型糖尿病),各1 000名。两组患者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颈部血管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同时分析两组血管粥样硬化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吸烟情况、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结果 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的研究组患者(P<0.05);采用胰岛素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研究组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胰岛素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的研究组患者(P<0.05)。年龄大、BMI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高都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对其他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能明显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可出现各种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死亡的人数远较普通人群高。本文主要探讨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 0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 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563人,女437人;年龄≥65岁的448人,<65岁的552人。将1 000名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03人,女397人;年龄≥65岁的420人,<65岁的580人。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资料按国家卫计委确定的脑卒中筛查基地医院的脑卒中筛查表录入,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高血压史)以及生化检查指标(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还要记录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及是否接受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简称彩超)行颈动脉血管检查。对两组造成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在不同危险因素作用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不同条件下彩超检查显示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比例比较(见表2)

表2显示,研究组在不同年龄、不同BMI、有无高血压史、不同血脂、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指标这些危险因素影响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年龄大、BMI高、血糖高、血脂高、有高血压史、同型半胱氨酸高都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两组研究对象的组内比较显示,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异常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管病变危险因素正常的患者(P<0.05)。

表2 不同条件下彩超检查显示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比例(%)

2.3 不同条件下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条件下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表3显示,研究组患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糖尿病病程越长,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越高,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研究组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糖尿病病程5~10年者>糖尿病病程5年以下者;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的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的患者(P<0.05);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他们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与用药物治疗糖尿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影响不大,只要采取合理的用药措施即可;接受胰岛素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研究组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低于接受胰岛素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的患者(P<0.05)。

2.4 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

调查还发现,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7%)极低,糖化血红蛋白≤7%的研究组患者仅302例,占

30.2 %。研究组患者中接受胰岛素治疗的347例,其中糖化血红蛋白≤7%的患者仅95例,占27.4%(95/347)。

3讨论

3.1 目前我国糖尿病流行控制现状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并导致寿命缩短,还给家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最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1.6%。糖尿病显著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未患糖尿病的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2~4倍。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将进一步增加。

3.2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1]。糖尿病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较普通人群高[2]。糖尿病患者约有20%~40%最终发生脑血管病,并成为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3]。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相比,预后更差,除脑卒中死亡率增加外,与脑卒中有关的痴呆和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而脑卒中是易导致死亡、残疾、抑郁,且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其造成的残疾使卫生医疗费用急剧增加。因此,糖尿病的防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3.3 具体防治措施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的研究组患者(P<0.05);采用胰岛素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研究组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胰岛素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的研究组患者(P<0.05),说明强化血糖治疗可明显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从本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出,糖尿病控制现状并不乐观,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极低,因此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大力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设立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大力培养基层糖尿病专科医师,使每位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都能正确认识糖尿病,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力争血糖达标,并对其他血管病变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定期做颈动脉彩超检查,从而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可以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进而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致死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节省医疗开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朱新臣,魏春华,杨玉坤,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24-25.

[2]许曼英,陆广华,陈名道.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R195

B

1671-1246(2017)08-0122-02

猜你喜欢

糖化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