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风湿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26垚,冯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风湿病学满意度传统

李 垚,冯 欣

(1.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翻转课堂在风湿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 垚1,冯 欣2*

(1.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观察翻转课堂在风湿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四的两个教学班,随机确定一个班为翻转课堂班(35人),另一个班为传统课堂班(36人),分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授课结束后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考试及问卷调查(包括课堂满意度、知识运用满意度、能力培养满意度三方面),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传统课堂班相比,翻转课堂班的学生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课堂满意度、知识运用满意度、能力培养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风湿病学临床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风湿病学;临床教学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更加明显,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审视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查找传统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思索与探讨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多数集中于中小学。事实上,翻转课堂更适于高校的本科教学,因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更强。

风湿性疾病是一种常见而且复杂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的症状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相同的症状也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在临床教学中,学生非常容易混淆,不容易掌握,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而且风湿性疾病常出现多脏器损害,所以风湿性疾病的知识也是各学科医师要掌握的内容之一。本研究针对风湿病学课程的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资料支持,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发展,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四的两个教学班,随机确定一个班为翻转课堂班(35人),另一个班为传统课堂班(36人),分别采用翻转课堂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1.2 研究方法

两个班级由同一名教师授课,所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内科学》。临床授课学时数为6个学时,全程使用各自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班采用传统的课堂上直接讲授的方式教学。翻转课堂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第一步,教学准备。针对风湿病学的教学目标及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并撰写教学方案、录制教学视频、设计并制订课堂讨论的问题。第二步,教学实践。在课下,教师将相应的基础支撑学习资料(包括课件及视频、音频资源等)和学习任务一并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任务内容结合学习资源自行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第三步,课堂上设计不同的讨论方式,通过小组协作、教师单独辅导、10分钟左右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课下遇到的问题集中解决,同时给出与之相关的鉴别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进行集体讨论。

1.3 教学效果评价

授课结束后,通过学校的统一考试及问卷调查(包括课堂满意度、知识运用满意度、能力培养满意度三方面)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教学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班考试成绩比较

传统课堂班的考试成绩为(73.13±2.65)分,翻转课堂班的考试成绩为(89.47±5.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班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班问卷调查结果比较[n(%)]

与传统课堂班相比,翻转课堂班学生的课堂满意度、知识运用满意度、能力培养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

3 讨论

翻转课堂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两位化学教师,他们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早期的远程教育课程可以看作是翻转课堂的雏形,但由于该时期的技术手段较为单一,使得远程教育的呈现形式就是简单的课堂授课录像,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并推广开来。到2011年,由于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里程碑式推动作用,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2]。随着现代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教学视频可以包含多种多样的多媒体元素,只要精心设计,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完成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

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以及探索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方法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效果。国外的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也有侧重于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翻转课堂实施步骤的相关研究。在国外部分地区,已进行了几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因此该教学模式相对比较成熟,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积累了一些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但仍然比较零散,缺乏对翻转课堂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优缺点等的系统性总结。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仍处于引进、介绍阶段,只有个别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如重庆的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同时也有研究者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总体来看,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文献中,介绍多于研究、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且多集中在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探讨,涉及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应用研究较少。

有学者认为,教学视频并非翻转课堂的核心,而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才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翻转课堂的成功得益于探究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带来的主动学习。大学生的学习既具有自主性又具有探索性,不适合采用“满堂灌”的传统讲授方式,他们的学习更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研讨式教学、课外学习中得到较好的发展。翻转课堂则完全符合这种教学理念,同时也能为这种理念的实现提供操作方案和流程,在大学教学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另外,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他们对新的教学模式没有畏惧情绪,只要能够吸引他们,他们就乐于接受,并且在自我学习、自主完成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因此,在翻转课堂的课上教学中,“知识内化”这一教学目标也完全可以实现[3]。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课堂班相比,翻转课堂班的学生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课堂满意度、知识运用满意度、能力培养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合以往翻转课堂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很多优势:(1)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选择任何时间段去观看教学视频,可以对教学视频快进或倒退,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对于不懂的内容可反复观看,对于已掌握的内容可粗略观看,自己掌握学习深度。而传统课堂最大的局限在于教与学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时间(课内的40~50分钟)及特定的地点(教室),且由于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根据理解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三类:部分学生认为讲授内容过于简单,没深度、没意思,课堂大部分时间被浪费;部分学生最初还能理解一些,但随着讲授的深入,逐渐听不懂,甚至放弃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部分学生能完全跟随教师的讲授进度,使学习效率最大化。(2)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先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获知基本的教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及针对性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反馈给教师,由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有机会与每位学生交谈并评估他们的学习状态及进步情况,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伙伴,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使学生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找到存在感。而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疑问无法反馈给教师,即使能够反馈,受限于教学进度,也不可能得到及时充分的解答[4]。(3)翻转课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教学视频,并主动探究问题,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不再是传统课堂上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形式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几乎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任务,通过交流探讨、组织协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可以有效加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5]。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增加学习中的互动和心理优越性等优点,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讲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设计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上演“独角戏”,而成为课堂的“导演”,统筹布局,让学生成为焦点。在这个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对并解决诸多问题:如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如何设计各种元素,应用哪些技术来实现这些设计元素;如何对学生课下自学进行合理监控,如何既能够实现有效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又不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失去翻转课堂的意义;课堂翻转之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颠倒,使得教师的责任更大了,这种课堂中需要的是有责任、有爱心、懂设计的专业教育者”[6]。因此,有必要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并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多媒体技术。

在风湿病学的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讨论、积极总结、深刻体会,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临床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相信这种教学模式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并能在我院甚至省内逐渐推广。

[1]张春玲.翻转课堂:一种新型教学模式[J].教育观察,2014(7):14-16.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黄俊.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发展与实务研究——评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J].大学教育科学,2016(3):136.

[4]曹艺珂.浅谈“翻转课堂”式教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剑南文学,2012(11):266.

[5]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6]黄泽文.构建高校国防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认知负荷为理论视角[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5):81-85.

(*通讯作者:冯欣)

G424.1

B

1671-1246(2017)08-0090-03

锦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YA2015010)

猜你喜欢

风湿病学满意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老传统当传承
风湿病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讨
病例教学法在风湿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