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体会

2017-04-26陈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药剂学药用高分子

陈莉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我校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体会

陈莉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我校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程存在内容多、学时少、学生理解记忆难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听课质量。从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近几年来的教学体会。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体会;药物制剂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属于药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适应药剂学发展的趋势[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高分子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及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原理;掌握常用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的来源、结构、性质与应用,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基本知识理解和研究高分子材料在一般药物制剂和缓、控释制剂等新剂型中的应用。为继续学习药剂学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制开发和解决制剂生产中有关辅料及包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课程现状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由药物制剂教研室承担,开设于药剂学之前。从2016年起采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方亮主编的第四版教材。与第三版比较,教材的结构和内容都进行了适当调整和修改。该教材共分5章,分别为绪论,高分子的结构、合成,高分子的性质,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与药用合成高分子材料。其理论教学仅30学时,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的现状。另外,该课程是一门边缘学科,融合了药剂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有关内容,而药学专业学生缺乏材料学和药剂学相关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内容较抽象、理解记忆较困难。为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首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突出重点,其次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此外,还应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合理化

针对该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而学生又缺乏药剂学和材料学相关背景知识,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整本教材重点内容的现状,必须依照教学大纲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做到合理取舍。教材前3章主要介绍了高分子的基本理论,仅需10学时来讲解;而后两章重点介绍了具体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是要求药学专业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教师需要着重讲解的内容,故这两章分别用10学时来讲解,其中某些相对简单或在药剂学中应用相对较少的材料(如氧化淀粉、醋酸丁酸纤维素等)则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教学思路清晰化

首先,教师在上第一次课时应帮助学生弄清教材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各章之间是按照高分子的结构、合成、性质及应用的思路来编写的。高分子应用范围很广,将能够应用于药物制剂辅料的称作药用高分子材料。根据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与合成两大类,即教材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

其次,教材中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数量众多,每种材料均是按结构、来源、制法、性质及应用的思路来编写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思路寻找每种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应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如乙基纤维素的取代基中疏水基团占优势,故乙基纤维素几乎不溶于水,利用该性质可将其用作对水敏感药物片剂的不溶性骨架材料,以延缓药物的释放,也可与其他水溶性材料(或致孔剂)联合用于片剂薄膜包衣,通过控制组分的比例或膜的厚度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有了清晰的教学思路,学生易于举一反三,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4 教学形式多样化

为避免课堂上单调的“灌输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质量,笔者将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法与比较法以及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中,改变了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1 案例式、互动式与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每次课之前,笔者都会以一个关键性问题或典型案例导入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如在讲“明胶”时,笔者会先举一个经典案例,即“毒胶囊事件”,通过该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胶囊壳常用的原料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产生毒性?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正面引导。此案例中,胶囊壳常用的原料为明胶,其产生毒性的原因与医用明胶的不正规来源有关,从而又延伸出明胶的分类。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学生就可以轻松掌握明胶的来源、分类与应用。接下来提出问题:明胶为何能用作胶囊材料,它究竟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通过问题的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这种从案例入手,再由案例提出问题,或直接从问题出发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将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比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效果更好。

4.2 比较法与归纳总结法相结合,寻找关联、增强记忆

教材第四章和第五章作为全书的重点内容,所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性质和应用的编排又缺乏条理性,学生普遍反映无法把握重点,较难记忆。只有在对比理解的基础上注重前后内容的衔接、归纳与总结才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

4.2.1 比较同类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突出特殊性 同类材料是指将来源相同或结构单元相似的材料划分为一类,如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可以按照淀粉及其衍生物和纤维素的酯类、醚类和醚酯类来划分,合成应用高分子材料可以按照丙烯酸类、乙烯基类、环氧乙烷类等进行划分。以流程图或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类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并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和关联点,重视材料的特殊性,以使学生加深印象。

以上述乙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为例,两者均属于纤维素的醚类衍生物,然而羟乙基纤维素在乙基纤维素的基础上引入了较强极性基团(即羟基)。与乙基纤维素相比,其水溶性明显提高,在冷、热水中都能溶解并形成具有一定黏性的澄明、均匀溶液。随着羟乙基纤维素性质的改变,其应用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主要利用其溶液的黏性将其用作眼科及局部外用制剂的增稠剂及润滑剂。

4.2.2 归纳英文缩写、结构、性质或应用相似的材料,突出共性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化学名称复杂,通常采用英文缩写来表示,可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方便学生记忆,同时这部分也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然而有些材料英文缩写极为相近,容易混淆,如CMS-Na、CMC-Na与CCNa,MC与MCC,CA与CAP,EC与HEC,HEC与HPC,HPC与HPMC,HPMC与HPMCP、HPMCAS,PLA、PVA、PVC、PVP与PVPP,PC与PVC,PE、PEG与PEO等,学生必须清楚英文缩写所代表的材料。此外,许多材料的结构、性质或应用也有相似之处,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有效记忆。如第四章的淀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归类,见表1~3。

表1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英文缩写按结构特征分类举例

表2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英文缩写按性质分类举例

表3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英文缩写按应用分类举例

为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本课程将最后两个学时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分组并分别将上述英文缩写、结构、性质或应用相似的材料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讲台为大家介绍材料在某一方面的相似性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与总结。通过该教学环节我们发现,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表达能力参差不齐,仅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体而言,学生的这种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如此,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前被动学习的局面,对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质尤其是在制剂中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总之,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和归纳总结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仅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

4.3 重视课堂小结及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考虑到本专业的学生缺乏药剂学和材料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对本门课程的知识点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我们在每次课结束时会给大家进行知识点小结,还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编写了以知识点、练习题、参考答案为一体的辅导资料,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4.4 开展实验教学,由理论上升为实践

为改变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的状况,使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由理论上升为实践,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教研室根据课程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12学时的实验课。由两个综合设计性实验组成,学生自行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实验设计。其中一个实验为“缓释片的制备与释放度评价”,另外一个为“眼用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评价”。虽然与药剂学实验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会从药用高分子材料出发为学生分析所用辅料的种类、规格及浓度的筛选会对药物释放性能产生哪些影响,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课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现代药物剂型是如何在高分子材料的基础上实现的,也为后续药剂学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从文献资料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到实施和改进全程参与,采用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

5 结语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根据课程特点不断实践,积极探索,才能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4]。

[1]方亮.药用高分子材料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祝侠丽,谢彩侠,贾永艳,等.比较法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应用,2011(16):130-131.

[3]马燕.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探索[J].教育界,2015(9):104.

[4]刘文,徐剑,张永萍,等.提高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堂教学质量初探[J].中医教育,2009,28(1):52-53.

G420

B

1671-1246(2017)08-0049-03

猜你喜欢

药剂学药用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