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让课堂活力迸发
2017-04-26曹轶娜
曹轶娜
(咸阳市实验小学 陕西咸阳 712000)
摘 要:课本剧表演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创造更加热情活泼的课堂。本文首先分析课本剧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然后具体探究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本剧表演 意义 应用
课本剧表演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创造理想课堂的有效方法。這要求教者不仅要优选课文素材,而且要灵活地变换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
一、课本剧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1.增添语文课堂活力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教师可以在已有的课本、笔记、作业基础上来增添全新的教学方式,其中课本剧表演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空气。通过课本剧表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诠释剧中人物,营造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增添了语文课堂活力。
2.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课本剧表演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是一种先进合理的教学法,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课堂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在活跃状态下潜能会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减轻学习压力,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投入精力、投入时间去理解文章、揣摩语言,带着兴趣学习语文科目,进而提高学习
成绩。[2]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较为单一、枯燥,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机械地记忆生词、句,无法从文学赏析、美学鉴赏角度去理解语文这门科目,无法领悟到文学的美,从而使得学习中会产生抵触、厌烦的情绪,学习自信心递减。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则能更好地投入激情和热情,将自己当成剧中人,尽情地宣泄情感,在不知不觉间找回自信,得知自身潜在的能力,从而产生语文学习的自
信心。
二、课本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科学甄选表演素材
课本剧的甄选应该从两大方面入手:第一,学生的接受点、兴趣点。贴近学生生活、思想情感的课本剧,学生才能用心去表演,也才更真实、更淳朴;第二,课本剧的表演价值。具有积极情感、正面教育意义的课本剧,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苏教版六上《半截蜡烛》适合用作课本剧表演素材是因为内部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对话锋芒而不外露,最主要的是有大量的心理描写,能为学生表演提供广阔空间,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台词、都能有所感受,也能最大程度地投入情感。
2.分组诠释比拼表演
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课文的主旨内涵,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就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人物扮演、角色诠释中,而且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潜能,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对此有必要分组,让学生比拼表演。
如:教学苏教版四上《三顾茅庐》,为了能深刻理解角色,教师鼓励小组学生创编课本短剧,将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通过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呈现的不仅仅是一段表演,更是对古典名著深刻的理解与喜爱。整个课堂活力非凡,学生情真意切的塑造与表演不时迎来阵阵掌声,随着表演的进行,课文的人物特点已经深入学生内心,主旨内涵也融入学生灵魂。
课本剧表演教学使整个语文课堂一片生机盎然,学生的学习兴趣步步递增,学习热情有增无减,他们能够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文学篇章的美感,从而更为积极地配合学习。
3.对话表演,情感表达
文学是一门艺术,文学艺术蕴含着无限情感,带有情感的文学作品中也渗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语文科目学习从基础阶段就开始塑造学生的情感意识,引导学生去深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去认知其中深刻的哲理与内涵,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对话时表演法,根据课本剧素材的主旨立意鼓励学生来转换语气的对话方式来抒发情感,诠释人物,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地把握课文主旨内涵。
如:《一路花香》是一个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对话表演的素材,提取其中挑水工与裂缝水桶对话的环节,让学生反复揣摩文章大意,然后,分别扮演挑水工与裂缝水桶,双方凭借口头对话的方式来诠释人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向全班学生展示出与众不同的表演,也更加深刻、熟悉地领悟了这篇寓言故事的内涵和思想主旨。
结语
课本剧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是素质教育教学的宗旨所在,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科学选择课文素材,灵活多样地组织表演,采用多种表演方式,从而创造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炳珍.浅谈课本剧表演对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作用[J].课外阅读:中下,2012(19):341-341.
[2] 廖秋保.课本剧表演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新课程(小学),2010(12):58.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微型课程经典篇目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DKT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