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策略

2017-04-26保长军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保护策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保长军

摘 要: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林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保护天然林资源应采取的措施,争取做到科学护林、依法护林。

关键词:生态环境;天然林资源;保护策略;可持续发展

人们常常把森林形象地比喻成“地球的肺”,因为森林为人类提供了工业原料、燃料、饲料、肥料及油料;森林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的森林是生态良好的标志。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现代意识的重要标志,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目前在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但有一点却是大家的共识:一个对浪费自身资源、毁坏其共同生存发展基础的现象无动于衷或无所作为的民族,无论遇到怎样良好的发展机遇,都是注定无望的。大凡有识之士无不深刻地意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将成为人类新世纪的主题,这对于延续数百年,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传统林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深层次的巨大的根本性的变革。

一、加强技术培训

生态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将先进的技术水平融入到生态环境的管理中。培训的内容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具体的实施方案、管理技术,还要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引进到具体的实践中,让基层环境的保护措施可以做的更好,这样的培训才能够发挥作用。在新技术的运用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环境,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制定实施方案,技术上也要进行改进,将地区环境融合到新的管理技术中,尤其是县级的培训,一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县级的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经济规划的现状,县级的地域是非常接近天然林的,因此在对林木保护方面一定要注意,培训的内容也要细化,包括树木知识的学习、树种的选择、树种的培育、树种的栽种技术、树木的管理,将先进的林木技術运用到县城中,在进行培训的同时还要将培训的内容制定成册,可以让技术人员不断的学习,进行知识的巩固,也能够加强宣传工作,技术人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参照技术手册,在工作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树木保护的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树木的生长状况与地区的实际结合,让营林造林工程可以建设的更好,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却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就需要技术人员有恒心和耐力,为生态环境的建设作出贡献。

二、形成共识,全民参与

由于人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绿色植被的消失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洪灾。据专家测定:从热带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不少科学家预言,破坏生态带来的灾难将是下个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这种预见绝非危言耸听,在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面前,终于作出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更进一步确定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认识,努力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实现愿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整个社会对保护天然林资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三、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

加强森业法制建设,围绕新森林法的实施,抓好林业的立法和法规的配套工作,重点抓紧做好林地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的制定工作;加强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坚持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凭证采伐、凭证运输木材;坚持林地总量控制、用途管制和征占用林地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坚决制止乱砍盗伐林木,狠狠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科学规划,确保社会和谐发展和天然林资源保护

协调发展为了保护天然林资源,就必须科学地编制林业发展的规划,指明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目标。进一步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今后的发展任务和重点。通过规划,把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战略决策进一步落到实处,确保支持林业建设的力度不减,防止林业发展的大起落,防止生态状况发生逆转。突出林业生态建设的地位和持续发展,并根据新的情况,对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强。同时,要超前谋划,保证生态治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特别要确保国家今后不断加大对资源保育、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突出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区,明确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并相应设计好项目、政策和投资,以重点区域的有效治理带动生态状况的全面好转。把规划建立在相信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搞好林业生产布局和生产结构。

五、全面实施绿色工程

全面实施绿色工程是六大重点基础工程的第一位,充分说明了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保护现有天然森林资源的同时,还要在各河流流域范围内实施生态重建工程,大力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尽快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注重森林生态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

六、提高农牧民爱林护林的自觉性

要扩大天然林资源保护的范围,放大森林保护的效应,就要从根本上提高个人的素质,形成良好风尚。要提高广大农牧民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就应该不断加强有关天然林保护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形式宣传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相关知识,应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广大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真正达到宣传有力度、有深度,使广大农牧民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明确天然林资源的重要性,从心理层面提高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认同,提高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七、严厉打击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保护天然林资源,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行为,制止乱砍乱伐的现象,并将其作为林业法治建设的中心环节。实行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管理思路,除了对未遂行为进行必要的教育之外,对已实施的破坏行为,要及时启动相应的法律保护程序,对行为极其严重、造成恶劣后果的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依法治林,进而更加坚定地树立天然林保护中法治的权威,真正实现天然林资源的合理有效保护。

总之,人们已经越来越高度关注森林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和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抵御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明菊.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探究[J].吉林农业,2010(11).

猜你喜欢

保护策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浅析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策略
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