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季更新造林技术探讨

2017-04-26宋庆超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成活率树种造林

宋庆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生态意识不断的提高,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生态环境上,以前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于宝贵的森林资源乱砍滥伐,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的意识却越来越淡薄。导致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尤其是现在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小。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森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挤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生态环境中森林资源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人们开展了许多造林活动,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增大绿化面积,以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介绍了秋季更新造林的技术,总结了秋季造林的技术要点以及好处,进一步提高秋季造林的苗木成活率。

关键词:秋季造林;更新技术

一、秋季更新造林的好处

秋季土壤含水量高、墒情好 ,在北方地区,夏、秋两季的降水量最高,秋末冬初土壤的含水量大部分在20%左右。植苗造林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水,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水更加重要,因此秋季能够满足这个需要,秋季土壤墒情好,降低造林成本。如果是夏季造林,初生的芽叶鲜嫩对养分需求量比较大,对土壤适应期不足,导致根部养分供给接续不上,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选择秋季更新造林可以避开夏季的高温干旱,水分蒸发量比较小,苗木与新换土壤的适应期更强,适合苗木生长,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春季绿化任务重、时间紧,各用苗单位纷纷抢购苗木抢时间,这样直接导致苗木资源紧张,一时之间供不应求。由于提前抢购苗木,只是简单的处理,导致苗木收浆、干枯,影响了苗木的质量,秋季造林避开了绿化大忙时期,苗木价格也比较合理,有利于组织高质量苗木,降低造林成本。春末夏初季节是苗木病虫害的高发季节,防治不及时会直接影响苗木嫩叶的生长,导致叶光损茎。秋季造林气候已经凉爽,大多数害虫已开始收敛结茧,避开了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各种病害的发生率也比较低,有利于苗木健壮生长 。由于春季造林比较干旱、蒸发量较大,栽需要浇大量的水,增加了造林成本,任何一个小的环节都会影响苗木的成活,苗木成活的难度也增大了。秋季植苗造林蒸发量小,底墒好,栽后浇水量也不需要很大,秋季造林成本低、宽容度大 。

二、影响更新造林的主要因素

更新造林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风等。温度、湿度对造林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作用、共同影响造林的效果。空气中湿度过高,会促使森林病虫害的大量发生,降低抗病毒的能力,土壤中水份适中,才能确保树根不受病毒的侵袭,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发育。高温或低温对树苗都有很大的危害,低温可能冻伤植株,高温的很容易造成叶片或嫩梢灼伤,甚至使整个植株萎焉死亡。光照会直接影响温湿度,光照太强时会造成植株局部高温,甚至灼伤植株较嫩,减弱植株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照太弱时,会降低植株的抗病能力。风对植株的危害也很大,不但出现植株折枝损叶、授粉不良、倒伏、断根等情况的出现。还会出现物水分代谢失调,植株因失水而凋萎等情况,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

三、实施秋季更新造林应该掌握的相关技术

采取块状整地方式,选择条件好的造林地块。进行人工造林。秋季造林最好选择土壤温度适中的地块,火烧迹地经清理后,采用块状整地造林,先铲除草皮,然后刨穴,打碎土块,拣出杂物,将土填穴内,不要选择干旱或者低洼的地块,防止风干苗木。选择适宜的树种,充分结合地的实际条件,参照该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林分,借鉴当地造林成功经验,选择符合经营目的的树种。秋季造林一般采用的是截干技术,采用萌芽力强、潜伏芽寿命长的树种,为了提高未来林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立足于针阔混交或阔叶昆交,还要考虑到树种的抗寒性。选择适应造林地立地条件的树种个数,进一步来确定树种的造林比例,然后再进行科学的计算,得出最适宜的混交林初植密度。针对不同树种造林苗木的地径要求,选择的苗木要符合标准,具备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等条件。把各树种苗木按比例分配给栽植人员进行随机定植,确保做到适地适树,选择适宜的造林时间,选择在树木开始落叶后还未进入休眠时进行。使每个树种在林地上分布较为均匀。先回填表土,后回填心土并踩实,做到苗正,根舒。在移植后苗木根系可以恢复生长,苗木的成活率能够有所提高。

根据更新能力的伐根、幼苗、萌蘖丛的分布情况,结合现地实际情况,每公顷密度不足1000株、幼树、幼苗分布不均匀的,需做好补植工作。首先进行抚育清理,非目的树种、灌丛及杂草要及时的除掉,保留针叶幼树,结合保留密度再行取舍。抚育清理工序结束后,在迹地上采用块状整地。补植造林密度一般是每公顷应为1000~1500株,采用有效的补植造林配置。针叶林采伐迹地补植造林,在经过择伐后所形成的采伐迹地,对针叶林采伐迹地应做到先进行清理作业后,结合实际的情况,调查树种的保留株数,每公顷株数小于1500株时,应该采取块状整地造林,以阔叶为主,针叶为辅。

实施更新造林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注意防火、防病虫、防止不良气候与人畜破坏,更新造林后,严格控制各种火源,要留出防火带请除杂草.尤其是在多风的春季,加倍注意。

防治林木病虫害的发生,选择更新造林树种时,选择抗病虫害侵染能力较强的品种。定植后,施用肥不要用未腐熟的肥料。未腐熟的肥料易产生害虫产卵,导致害虫大面积的发生。幼树不耐寒,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寒。应及时覆盖、及时撤除,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风沙严重的地方,应在林缘迎风面挖壕防止风蚀抄埋。有一部分人为了个人了经济利益,肆意的乱砍滥伐,应积极宣传更新造林的意义,增强全民的护林意识。还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牲畜的破坏,过度放牧的情况对人工幼林有非常大的危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秋季更新造林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发明之一,更新造林对技术与管理有着严格要求,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对植树过程采取的人为干扰,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林木生长,影响成活或成林,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否則会造成损失甚至造成林木死亡和造林失败。采用秋季更新造林技术是相应当前生态社会的号召,本文根据长期工作实践,详细的介绍了影响秋季更新造林的主要因素,准确的把握植树造林更新的时间,针对实施过程中应掌握的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森工林区营林造林工作要转变经营观念,采取科学合理植树造林的有效措施,科学管理,克服当前更新造林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生态保护做出重要的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晓虹.秋季更新造林技术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5(8).

[2]周永权.秋季造林更新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8).

[3]王培山.浅议秋季造林更新技术[J].民营科技,2014(8).

猜你喜欢

成活率树种造林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