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马尾松种植技术的探究

2017-04-26侯德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种植马尾松技术

摘 要: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是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一种松树,在各省森林蓄积量中,马尾松占一半以上。马尾松喜光,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忌水涝,不耐盐碱,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pH值4. 5-6. 5生长好。在钙质土和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

关键词:马尾松;种植;技术;温度;水分

马尾松是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光、喜温。学名:Pinus massoniana,亦称山松,是松科松属的植物。树干红褐色,呈块状开裂。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则开张如伞状。枝条无毛。叶线,2针一束,质地柔软。球果长卵形,有短梗,常下垂。鳞盾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具翅。用途: 是重要的绿化造林树种和景观树种;树干富含油脂,是生产松脂的主要树种。

一、生长习性

1.温度

马尾松是强阳性树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3至22摄氏度,在高海拔地区,由于低温,风大,是马尾松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下。

2.水分

马尾松耐干旱的特点,表现在根系有很强的向水性,生长在干旱土层中的马尾松,它的根系伸向深处吸收水分,形成强大的垂直根系。但是,如果过于干旱,雨水太少的地区,却不适宜种植马尾松,一般来说,马尾松适合种植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3.光照

马尾松多生长在丘陵及低山地带,受光照不同,生长也有差异,位于南坡的生长最好,北坡的最差,所以,马尾松适合在向阳的地方种植。

二、马尾松的造林技术

马尾松的种植马尾松系直根性树种,培育大田探根苗,主根粗长,侧须根细少,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幼林前期生长慢。采用塑料袋或根型培育器育苗,虽能提高马尾松苗质量及造林成活率,但因育苗成本较高,运苗费用增加,推广难度很大。在马尾松大田育苗生长期中,用铁制切根铲适时适量切去苗木部分原主根,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增加侧须根数量,提高菌根感染率,降低高径比,控制冠根比,可显著提高马尾松大田裸根苗质量与造林成活率。

1.切根育苗地

马尾松切根育苗地宜选地势开阔、向阳。坡度平缓,靠近水源,质地疏松,没有或极少石块、石砾的酸性壤土或沙壤土。

2.整地作床

提前3~6个月翻挖苗圃地,整地深度20~25厘米。结合整地要撒施磨碎的硫酸亚铁粉每亩15~20公斤或生石灰每亩30~4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并施入磷肥每亩60~100公斤作底肥。然后横山开箱作高床,床宽1米,高20厘米,步道宽30厘米。如圃地前作非马尾松林或松苗,则床面还需均匀撤一层松林菌根土。

3.播种

为确保切根时松苗能达到要求,播种时间要适当提早,最好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迟不超过3月底。播种方式为条播,播距15~20厘米,播沟方向最好与苗床方向平行。经精选、消毒的马尾松良种播种量,每亩3~4公斤。早播苗床可覆盖薄膜或稻草,用以保温、保湿,促进种子提早发芽,出土整齐。

4.前期管理

一是出苗期注意薄膜管理,防止"烧"苗;

二是苗木出齐后,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1∶1∶120的波尔多液,连续2~3次,以预防猝倒病发生;

三是结合除草松土勤施。淡施追肥3~5次,6月中旬后水施尿素1~2次,浓度0.3~0.5%为宜,促进苗木生长;四是低山丘陵区遇连晴高温,要抗旱保苗,在伏旱结束后,及时间苗、定苗。将过密、细。

5.水肥管理

为防止切根后苗木萎蔫和利于须根生长与菌根形成,切根后要立即进行一次水肥管理。凡8月底前切根的,可水施氮肥和过磷酸钙,浓度均分别不超过0.5%;若在9月上、中旬切根的,则不再施氮肥,只水施磷肥即可。水肥施用量以灌透苗床土壤为度。

三、虫害防治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松类树种的常见害虫。

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营林技术措施防治:一是封山育林;二是营造混交林,增加松树林下植被,增加林中天敌和阻隔害虫迁徙。

2.生物防治:对发生虫害面积较大,虫口密度较低的情况,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目前有白僵菌、Bt、仿生农药灭幼脲等适时施用。

3.化学防治:对小面积高虫口的松毛虫发生区进行化学防治,目前较好的农药有拟除虫菊脂等。

4.遵循自然规律防治: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松毛虫4-5年大发生一次。在无灾区,偶灾区发生松毛虫灾害一般不进行化学剂防治。在高虫口密度下,虫口处下降趋势,可以不进行化學药剂防治,任其自然消亡。

四、抚育间伐

幼林必须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当林分充分郁闭,自然整枝高度占树高1/3~1/2;或郁闭度达到0.9以上,被压木占全林的20%~30%;或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便可进对马尾松种植技术的探究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林业局 侯德明

摘 要: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是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一种松树,在各省森林蓄积量中,马尾松占一半以上。马尾松喜光,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忌水涝,不耐盐碱,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pH值4. 5-6. 5生长好。在钙质土和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

关键词:马尾松;种植;技术;温度;水分行抚育间伐。间伐起始年与初植密度关系很大,通常情况下,在8~10年时进行首次间伐。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最后1次间伐最迟应在采伐年的5~7年前进行。

速生丰产林一般采用下层抚育法,主要伐除被压木、病虫害木、弯曲木等。间伐强度按株数计算,每次间伐强度控制在20%~30%,间伐间隔期4~5年。培育小径材林一般间伐1-2次,间伐起始时间10~11年;培育中径材一般间伐2-3,首次时间10~11年;培育大径材,间伐2-3,首次时间10~12年。培育纸浆材一般不间伐或间伐1次,间伐时间9~10年。

间伐后20年时合理保留密度因培育目标而定,若培育大径材,一般保留750~1050株/公顷;培育中径材保留975~1200株/公顷;培育中小径材保留1200~1800株/公顷;培育纸浆材一般应该在20年前采伐利用。

猜你喜欢

种植马尾松技术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