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017-04-26李瑞蓉
李瑞蓉
摘 要:拓展或深化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技能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第二轮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这也给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特点,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学科素养指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积累的专业经验、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养成的专业技能的总和。学科素养是我國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新课改要求将学科教学定位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学科素养”,这也给高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新教学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个体的学科素养与个体天赋有关,也要依赖于后天培养。在学科素养中,思维素养是其灵魂,也是学科素养教学要关注的重点。而在学科思维素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个体必备的学科思维能力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呢?《历史课程标准》提倡“针对高中生思想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悟历史、理解历史。”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法,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图文资料,对历史概念、事件进行拓宽和提升,或者借助问题或现代技术营造问题教学情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章节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明清皇权兼并相权、皇权发展到顶峰这一问题时,可以先就秦汉、隋唐、宋元时期的封建管理制度进行对比,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脉络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借助史料,结合一些大家史论、史观,阐述明清君主专制的先进与落后之处。最后,再让大家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与是时西方国家的管理制度进行对比,让大家从多角度探讨、分析明清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大家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二、构建引导,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点是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技能,直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科素养培养与传统的历史知识教学有所不同,它需要教师树立开放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在讲述历史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历史学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外学习中深化学习层次,掌握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教学,从网络、图书馆、资料室手机一些资料如有关古希腊民主选举的法典,当时学者有关自由平等的言论,有关古希腊民主集体决策场景的影视资料等等,将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眼界。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将他们有争议的问题如雅典为何具备民主政治能力?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怎样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等罗列出来,鼓励大家结合课堂讨论去查找一些课外资料,找出答案,并对答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上交给教师。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学习、实践过程中,将知、行、意统一起来,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
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品质
有人说过,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这一点,在新课改中得到了肯定,所以,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善学生的人格。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将现实观念和要求与历史经验、历史智慧结合起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价值理念、情感态度培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如在讲述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视资料讲述国内官僚混战、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之下民众水深火热的场景,借助史料让大家了解我国代表在和会上被动的根源,培养大家的历史证据意识。然后,借助影视资料,讲述国人对巴黎和会会谈结果的抗议,对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教导大家维护国家利益,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学习热情,升华学生的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学科素养形成对于个体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而学生学科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入挖掘各种可以进行学科素养培养的素材,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同时以饱满的热情、正确的价值观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实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这个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申文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高考(综合版),2015,10:247.
[2]李小锋.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述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