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构建
2017-04-26高庆霞
高庆霞
【摘要】语文是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文化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与做题能力,忽视了文化的传承与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现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西方文化强势入侵,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甚至造成文化的没落。因此,我们应积极提高民族意识,传承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以下,笔者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深入探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渗透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39-0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继承并发展的文明产物,是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发展中国就要传承并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阶段正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时期的课堂教育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使语文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小学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不足,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加之部分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语文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有一些不是中文专业毕业的,由于教师缺乏等因素,经常是一位教师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教师处于疲惫状态,加之薪酬待遇因素,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造成阻碍。
2.教学方式陈旧,传统文化渗透不到位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僵化、陈旧,部分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实施填鸭式的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只限于教材提到的一些内容,根本不会对其进行扩展,导致学生对于很多民族传统的知识一知半解,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还有一些虽然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但是力度和密度不够,教学方式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的效果不佳,这也是限制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学习的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构建方法
1.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如:历史发展、生活民俗、古诗词、文言文等。这些文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语文素养良莠不齐,部分教师没有重视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对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深入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以小学语文《揠苗助长》这篇课文为例。教学前,教师应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借助书籍、信息技术查询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学情,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揠苗助长》相关动画视频导入教学,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走入课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解释揠苗助长的意思,即:“把禾苗拔起帮助其成长,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比喻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课文讲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揠苗助长中的‘苗是什么?”给予学生一定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后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我国古代的“粮食种植”、“农耕发展”等相关知识。
2.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随着时间推移,传统古诗文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降低,为解决该问题,教师普遍将古诗文以故事形式进行讲解。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教师通过对当时李白与汪伦的境遇进行讲解,介绍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通过对当时场景的描绘,以一场好友分别的故事讲解该诗,使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不舍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于对该诗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因此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流畅地朗读、背诵该诗,而且能够使其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小学教室内张贴的一张张古代名人画像上撰写的各种名言警句也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内还可以通过黑板报、墙报等平台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传统文化教学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性格因素,较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眼球,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将古诗内容投射在屏幕上,帶领学生一起朗读,在网上搜集一些配图资料,将作者李白的生平和其它代表作品讲给学生,同时讲授这首诗中的意境美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让学生亲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对于整首诗的把握。
4.积极拓展课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语文教材,教师要多多利用现代的教学资源,拓展传统文化的渗透范围,例如为学生订购一些古诗或文言文读物,成立语文学习角,鼓励学生自学,课后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其次,家长也要多带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学习书法、绘画、传统乐器等等,但是不要强迫孩子,以孩子兴趣为主,正确引导其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
5.理解并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使学生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主动传承传统文化,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独有的民俗或者传统文化、传统工艺进行调查和研究,然后,组织学生自主编写家乡文化的宣传册并组织学生进行宣传,只有亲身体会、深入了解才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社会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视,不断提升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快乐阅读,2015,18:93-34
[2]狄红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中华少年,2016,19:107
[3]张海霞.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