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不同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的具体途径

2017-04-26程志强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龙头企业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种植越来越重视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玉米种植新技术也不断涌现,为我国培育出更多的优质玉米种植基地,而且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在分析传统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途径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的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具体推广途径,以期让先进的技术带动我国玉米种植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

关键字: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具体途径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国家对新种植技术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大农业院校和研究单位都在积极进行种植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新的种植技术不断涌现,但大部分还停留在研究和实验阶段,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目前许多种植新技术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具备了投入实际生产的条件,应积极探索种植新技术的有效推广途径,使其切实发挥作用,切实带动我国农作物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本文将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途径进行具体分析。

一、传统种植技术的推广方式

1.政府推广。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政府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调节作用。传统种植技术的推广有赖于政府的支持,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自上而下的进行技术推广。农业经济基础是政府推广种植技术的主要依据。在推广过程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并负责所有的推广工作,从现场示范到培训指导,还要进行物资补助。我国政府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以政府为主导的种植技术推广一般较为顺利,能够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而且政府的特殊地位使推广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这些都是政府推广的优势。但政府推广也存在许多问题,常常出现推广经费不足、推广定位不准确等问题,而且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另一方面,政府推广容易使农民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不利于农业的市场化发展和风险分担。

2.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推广也是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并且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占有较大优势。龙头企业有着丰富的生产经营经验,对市场走向和资源信息动态都有准确的把握,能够发挥带头作用,促进农业的市场化经营。而且龙头企业一般具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技术基础,可以有效规避滞销、产需分离等市场风险。因此,龙头企业在过去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仍然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从以往的推广过程来看,以龙头企业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也存在一些明显问题。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是生产经营利益的提高,与“三农”意愿存在一定分歧。在以龙体企业为主导的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选择权少,变相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龙头企业的技术推广也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政策为龙头企业保驾护航,政府补贴也主要由企业所得,农民能够享受的实际福利较少。

3.农民技术协会推广。农业技术协会通常是农民自发的组织,也是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技术协会既有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又能实现农业技术成果的共享,有利于将当地资源优势最大化。农业技术协会的成员多数是农民,实行农民自我管理的制度,从而实现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由农民技术协会主导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能够将农民、企业、政府以及市场进行有效连接,促进多方沟通,从而保证技术推广的范围和有效性。但是农业技术协会必须具有一定规模才能有足够的影响力,而其规模的扩大和反战依赖于核心技术力量。现有的农民技术协会普遍力量薄弱,规模较小,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二、不同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具体推广途径

1.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途径。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强,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先进的种植理念和种植技术,在研究和试验种植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够有效提升单位面积的玉米种植产量和玉米质量。深松整地技术就是今年来备受关注的玉米种植新技术,对其科研调差和种植实践的结果显示,深松整地技术可使667m2的试验田玉米产量增加11%。如果能大规模推广,将大幅度增加玉米种植产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宣传,主要由政府负责组织专题会议,自上而下进行宣传,使这种新的种植理念快速推广开来。第二阶段是典型示范,选择推广试点,在代表乡镇进行典型示范,让广大农民切实看到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高。第三阶段是能人带动,主要由先进的农民技术代表率先使用新技术进行实际种植生产,从而带同其它农户采用新的种植技术。第四阶段是广泛推广,在有了一定群众基础之后,加大推广力度,确保新技术的大规模实施。

2.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途径。地膜种植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玉米种植新技术,采取这种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因此在干旱地区有显著效果,而在非干旱地区则效果不大。干旱地区降水量少,土壤中缺乏水分,少量的降雨也会很快干涸或流失,玉米缺乏水分,自然长势不好。地膜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还能促进玉米的水肥吸收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玉米品质。但由于地膜种植技术的地域限制,以及在推广过程中的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一直沒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也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农民在政府扶持下不用进行机械、薄膜等额外投入,因此积极性较高。推广方式以示范田为主,通过示范证明,让农民认识到这种技术的有效性。

3.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途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国近年来提倡的农业种植技术,同样适用于玉米种植。在政府的推广下,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分步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实验。以样本镇为示范区,在耕作现场进行新技术理念和耕作方式的宣传,并向农民展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成效。通过新旧技术的对比,让农民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从而促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范围推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各种先进种植技术的研发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但也需要得到有力的推广,才能真正大规模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新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推广方式,促使新技术的大范围使用。

参考文献:

[1]钟鑫. 不同规模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及效率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2]杨杰宇. 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探讨[J]. 现代农村科技,2016,(01):72.

[3]曲华. 农安县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的实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4]孙海潮. 河南省玉米优势区域布局与发展战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

[5]杨巍. 我国玉米种植户的技术需求及技术获得途径分析[J]. 农业经济,2007,(06):51-52.

作者简介:程志强,性别:男,籍贯:旌德,学历:中专,安徽宿州农业学校,现有职称: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龙头企业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