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7-04-26鲁海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分析马铃薯

鲁海娟

摘 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蔬菜品种,马铃薯用处很多,可以做粮,菜,饲料。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呢。本文主要從马铃薯选种及种薯处理;土壤选择、选茬、耕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马铃薯,别名土豆、地蛋、荷兰署。营养丰富,适宜性广,用途广泛,产业链条长,栽培方式多样,可以周年供应。因而在古城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日益增加,现已成为我区栽培最为普遍的粮经作物。马铃薯属于广泛栽培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因此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确保有效供给的主要措施。要生产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就必须按照马铃薯的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管理,使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现将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种及种薯处理

1.品种选择:品种是优质、增产的关键。高产要求植株健壮、块茎膨胀快、养分积累多,具有良好的抗病和抗逆能力,马铃薯由于病毒性退化是影响高产的重要因素,因此生产上应选用优良品种的脱毒种薯。并且品种要两年一更新,同一品种采用易地换种,以增抗性,提高产量。在应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根据用途,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抗病虫、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脱毒种薯,本地多年推广种植马铃薯优质品种、脱毒马铃薯品种紫花白最实用,种薯选用幼龄薯、壮龄薯,不可选用老龄薯、龟裂薯、畸形薯、病薯。

2.种薯处理

(1)晒种催芽:播种前20-30天进行晒种催芽,在有光照条件的室内或室外将种薯摊摆3-4层,为防芽徒长第3-5天翻动一次,使之受光均匀,达到白芽变成浓绿芽,芽长0.5-1厘米为宜,催芽最适温度0.5-1厘米摄氏度,相对温度60%左右。催芽过程中要防止夜间低温冻伤及高温引起母薯黑心,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

(2)切栽子:机械播种可切大栽子,每块重35-45克:人工催种可切小栽子,每块重30-35克。每块栽子保持1-2个芽眼。切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切刀用5%的来苏儿消毒。

(3)拌种:薯块切口风干后,用ABT生根粉5号或8号10毫克/公斤在种薯上均匀喷雾,均匀拌种后用湿麻袋覆盖,闷种12小时,然后播种,或用草木灰拌种。

二、选地、选茬、耕整地

1.选地: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选地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应当选择有深翻基础、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忌碱性地块,防止疮痂病发生,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不宜种在涝洼地和前茬使用过豆威、豆黄隆、普施特的地块。整地最好是秋翻25-30厘米,没秋翻的地块必须进行三犁,即在原垄沟先犁,耕深要达25-30厘米。

2.选茬:选择小麦、玉米茬,其次是大豆茬(前茬施用除草剂残次时间长的地块,不可种植马铃薯)。忌用甜菜茬和薯类茬。

3.耕整地:伏、秋翻、耙、耢后起垄,镇压。春整地的地块,要在早春耙耢灭茬,达到播种状态。

三、施肥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尤喜有机肥、因为有机肥即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又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所以播前要准备好肥料。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及有机肥合理搭配。

1.底肥:每亩用2.5-3吨有机质含量在8%以上的完全腐熟的优质农肥,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尿素10公斤。

播种前最好一次施足底肥、特别是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播前施入效果更好。因为磷钾肥与有机肥混施有利于提高磷、钾肥的肥效、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以便马铃薯根系充分发育后,土壤能不断提供植株所需的养分。

2.追肥:在初花期结合中耕除草追一次尿素,或在初花期、盛花期分别追施尿素。尿素每亩用量5-10公斤。有条件的可再喷施叶面肥,亩喷施禾丰硼800-1000倍液、磷钾动力800-1000倍液1-2次。

四、播种

1.播种:确定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是生育期的温度。原则上要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在日平均温度15-25℃条件下。而适于块茎持续生长的这段时期愈长,总重量也愈高。当气温稳定通过8摄氏度-10摄氏度时,及时播种。本地适宜播种期4月10日-15日。

2.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垄上开沟,人工摆种后合上原垄。或扣种;垄沟趟一犁后,在垄沟人工均匀摆种,然后破原垄合成新垄,及时镇压,防止跑墒。另一种用机械播种。

3.密度: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如果密度小时,虽然单株发育好,产量高,但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小,结薯较少,产量不高。如果密度过大,虽然总株数多,但单薯重很低,同样产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应当结合品种及土壤肥力等状况,早熟品种及高肥力的地块适当密植,晚熟品种及肥力较低的地块适当稀植。密植亩保苗5000株;稀植亩保苗4500株。播深8-10厘米,株距18-20厘米,每穴两块,行距65-70厘米,播量150-200公斤。

五、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小苗出齐后进行查苗补种,做到全苗。

2.及时中耕:出苗前可中耕一遍,破除表土,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但不要中耕太深。在马铃薯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中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中耕一遍,少培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发棵期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做垄沟窄,垄项宽,提墒松土,利于块茎膨大。

3.防治病虫害:在初花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0-600倍液;53%金雷多米尔600倍液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蔬菜花斑虫是马铃薯的主要虫害,它在5月下旬开始危害,在防治过程中建议采取(1)人工扑杀成虫,幼虫;(2)抹除卵块;(3)药剂防治:一般采用功夫或敌杀死等高效低毒药剂喷雾防治,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4.合理灌水:马铃薯生育期间需水较多。灌水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情况、土壤类型、降水情况、产量等来定。一般全生育期灌水4-5次。收获前10-15天停止灌水。灌水采用细流沟灌。

5.摘蕾:于初花期将花蕾摘去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

6.除草:立秋后除一遍大草。

六、收获

1.收获时间 :早熟品种8月下旬,中晚熟品种9月中旬起收。

2.收获方法:人工破垄,要求趟得正,不跑茬,不偏墒,搂净捡光,在田间堆放盖土保存,防止晒成青薯。

参考文献 :

[1] 吴建华,严穉,赵华仙,等.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马铃薯,2013(01).

[2] 孙兴涛,张树春,王国芹.黑龙江省马铃薯高产、高效限制因素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3(02).

[3] 张桂兰,李新虎,谢汉忠.中原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间作模式[J].中国马铃薯,2012(05).

[4] 董风林,郭志乾.西吉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三项措施[J].中国马铃薯,2014(03).

[5] 周立君,王敏秋,王秀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03).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分析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定边马铃薯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