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7-04-26郭宗云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秧苗贵州省高产

郭宗云

摘 要: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关注。贵州的水分充足,温度适宜,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本文将具体探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去年我国放宽了二胎政策,在未来我国的人口势必会呈现上涨的趋势。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不仅关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只有提高水稻的产量,才能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的平稳运行。在此背景之下,必须采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水稻种植工作。

一、当前贵州省水稻产量较低的原因

1.秧苗素质较低

首先,在当前贵州省水稻栽培中,存在秧苗素质较低的问题。秧苗的个体素质对水稻的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农民应该选择适合播种的秧苗,加强对秧苗的防护。通过对贵州省的农户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许多农户都采用了秧龄为30d左右的秧苗进行栽培,这些农户为了扩大栽培的面积,超过了合理的播种量,致使秧苗之间的密度非常小,经常会出现秧苗损伤的情况。一旦秧苗损伤,其分蘖的速度就会减慢,颖花的数量就会减少,导致水稻的减产。

2.移栽密度过大

其次,在当前贵州省水稻栽培中,存在移栽密度过大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都采用了现代化的移栽技术,但是仍有一些地区采用传统的移栽方式。传统的移栽方式以人力为主,无法实现对栽植密度的精准控制,在栽植速度和栽植密度上都存在欠缺之处。采用传统手工移栽方式的农户们移栽的密度过大,导致肥料的投入量过大,影响了水稻对肥料养分的吸收,阻碍了水稻的高产。

3.肥料施用过多

再次,在当前贵州省水稻栽培中,存在肥料施用过多的问题。水稻需要增施肥料,但是如果肥料施用过多,就会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不利影响。贵州省的许多农户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盲目施用氮肥,致使水稻的最终产量与预计产量相差较远,影响了农民的实际收益。

4.灌溉方式落后

最后,在当前贵州省水稻栽培中,存在灌溉方式落后的问题。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都采用了现代化的灌溉方式,但是仍然有一些农户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法对水稻进行灌溉工作。这些农户认为水稻离不开水,为了减少灌溉的次数,节省时间和人力,农户们便在水稻田中灌溉大量的水,到了水稻的生育后期,农户则停止了灌溉工作。这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的生长非常不利,一方面它会使水稻无法吸收肥料中的养分,另一方面它会加大水稻遭受病虫害的风险,阻碍水稻产量的提高。

二、贵州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提高秧苗质量

首先,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提高秧苗质量。秧苗的质量对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农户应该提高秧苗质量。在提高秧苗质量的过程中,农户要注重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农户要调节水稻的播种量。第二,农户要栽培不同的水稻秧苗,对它们的产量进行比对,从中挑选出产量最高的秧苗。第三,农户在进行秧苗对比时,要以秧苗分蘖的数量作为质量评判的标准。经过观察之后,农户可以发现,秧苗的分蘖数量越多,颖花的数量就越多,水稻的产量就会越高,由此可知,农户在选择秧苗时,务必要选择分蘖数量多的秧苗投入栽培之中。

2.控制移栽密度

其次,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控制移栽密度。移栽的密度对水稻的生长非常重要,水稻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养分,只有栽植的密度适宜,水稻才能充分吸收肥料。相反,如果水稻的栽植密度过大,肥料就无法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滋养,因此农户在栽植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水稻的移栽密度。一般来说,在施用正常数量的肥料时,应该把小型水稻的移栽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二十五丛左右,在施用较多肥料时,应该把大型水稻的移栽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二十七丛左右。盲目增大水稻移栽的密度,并不会对水稻的产量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农户应该结合水稻的品种和外部的栽培环境,合理控制移栽的密度。

3.采用前氮后移

再次,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该采用前氮后移。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肥料,但是在施用肥料时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就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农户应该提高氮肥的利益效率,采用前氮后移的方法。在试配肥料的过程中,农户应该控制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尽量把二者的比例控制在1:1左右。在施肥的过程中,农户要减少水稻的无效分蘖,提高分蘖的数量和颖花的数量,以此来加速水稻对肥料养分的吸收。

4.改进灌溉方法

最后,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改进灌溉方法。传统的大水漫灌方法阻碍了水稻产量的提升,因此农户应该改进灌溉方法,采用轻干湿交替灌溉的方法。在水稻的生育期,农户要控制灌溉的水量,提高灌溉的次数,保持稳定的水层,当水层低于限定范围内要进行灌水,以此保证水稻生长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经过实践证明,轻干湿交替灌溉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更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因此农民要促进此灌溉方法的推广。

三、结语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粮食安全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为其他粮食作物的栽培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赵忠明.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J]. 农技服务,2016,(06):75.

[2]黄培英,李靖,谢海呈,王际凤,施文娟,朱速松,王成招,涂丹,张大双,彭强.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8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6,(03):38-40.

[3]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张义凯.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5,(17):3404-3414.

[4]王锦艳,康洪灿,钏兴宽,李国生.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探讨[J]. 时代农机,2015,(04):164+166.

猜你喜欢

秧苗贵州省高产
贵州省种公牛站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农民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