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2017-04-26余仕亮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防治诊断

余仕亮

[摘 要] 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2周龄以内仔猪死亡率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关于胃肠道的传染病。据调查所知,该病广泛存在于许多养猪国家和地区,若防治措施不当,将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猪 传染性胃肠炎 诊断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46-01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染病猪和康复后带毒猪,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及呼出气体均可排出病毒,污染后的饲料、饮水、空气、用具等是间接感染途径,由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猪机体,致使猪群感染,康复猪带毒排毒达2~8周,当应激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部分感染后症状不严重的成年猪,可重新排毒感染其他猪。母猪则可通过乳汁将病毒垂直传染给仔猪。

1.2 传播途径

病猪及其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群猪,特别在猪群密集、圈舍过于接近时更易传播。此外,发病母猪乳汁含有病毒,仔猪吃了发病母猪乳汁极易被感染。本病的发生以深秋、冬季及早春多见,不易在炎热的夏季流行,猪群一旦侵入本病,几天内迅速蔓延全群,传播极快。

2 临床症状

猪群患病后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幼猪、肥猪和母猪尤其不同,肥猪和母猪在1天左右之后便会出现食欲不振或废绝,并伴有呕吐和灰色、褐色水样喷射状腹泻,5~8d后腹泻停止,死亡率极低。哺乳母猪与仔猪由于密切接触儿反复感染,会有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和腹泻的症状,也不排除一些哺乳母猪与仔猪密切接触后无临床症状的情况。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播快,15~18h为潜伏期时长,也有长达2~3d的特殊情况,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数日内可波及全群。仔猪通常突然发病,极度口渴,明显现脱水症状,先呕吐,之后频繁有黄绿色、绿色或白色的水样腹泻,体重迅速减轻,死亡率越不断提高,其中含有未消化的含有大量电解质、水分和脂肪,呈碱性的乳凝块。小猪如果遇到母猪发病或泌乳量减少得不到足够的乳汁,会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5 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可达100%,10 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在出现症状后2~7d 内死亡。症状较轻的3 周龄以上猪一般可自行耐受恢复,但往往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发病猪一般会有鼓气、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率高的仔猪会有脱水现象,其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乳凝块,剖检后空肠绒毛呈弥漫性无边际性萎缩状可初步诊断为此病。

3.2 实验室诊断

本病发生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呕吐后常有水样腹泻情况,10日龄以内仔猪有高度致病率。实验室诊断方法通常采用免疫荧光法诊断,此法简便易操作,2~3h 内即可检测完成。刮取物取自发病猪空肠和回肠的肠壁或取肠管片段来制备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制作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或冰冻切片荧光染色,呈现荧光者可判定为阳性。

4 防治

4.1 预防

4.1.1 严格控制生猪来源

提倡自繁自养,不到疫区购买。在引种时要加强检疫,杜绝本病传入,对购进的生猪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手段,对可疑现象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处理,其中隔离期一般为45d,期间要仔细观察生猪有无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早查出已存在本病的猪场中病猪及带菌猪进行淘汰处理。

4.1.2 饲养管理防护

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猪场的保暖,尤其是冷暖交替季节夜晚,关闭门窗,避免气温突然性变化,同时注意保持猪舍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作為饲料添加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猪舍及周边环境卫生同样需要加强管理,日常中做到每周至少带猪消毒两次,防寒保温、防潮、勤换垫草和及时清除粪尿。定期对猪舍使用1%来苏水、10%~20%新鲜石灰乳、3%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

4.1.3 疫苗免疫接种

做到预防为主,在我国,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疫苗,是—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后穴位注射的一种疫苗,每年春秋季是防疫阶段重要时期,对妊娠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后14d 可产生六个月的免疫力,仔猪可通过被动免疫,即哺乳间接接受免疫,其免疫期为接受免疫到断奶后7d。妊娠母猪于产仔前20~30 日每头4ml,仔猪于断奶后7 日内接种1ml,进针时保持与直肠平行或稍偏上。本病也可使用弱毒疫苗对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

4.2 治疗

鉴于该病发病快,仔猪死亡率高的特点,降低死亡率、控制疫情就要早发现、早防治。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为此,为了减少继发感染,缩短病程,促进痊愈,要做到对日龄较小的病猪进行隔离淘汰,发病时迅速隔离病猪,对较大且体质较好的发病猪采用抗病毒和广谱抗菌药辅以解热镇痛药结合中药治疗,清热解毒、涩肠止泻。

4.2.1 止泻

西医药剂中土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痢菌净或泻痢停抗菌药物、吸附剂具有止泻功能,用木炭磨碎、矽炭银伴食喂养效果显著,抗菌药物伴食喂或兑水食用。

4.2.2 补水补液

为保持病程中有充足的饮水,避免哺乳仔猪由于严重脱水而死亡等加重病情的现象,要提供温清水、口服补液盐或0.1%的高猛酸钾水,供猪自饮,此外,也要注意患病期间不能饮水的病仔猪,要给予静注5~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和碳酸氢钠弥补水分缺失,同时灌服大量的清洁饮水。

4.2.3 防止继发感染

给病猪肌肉注射每1kg 体重一次量10~20mg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或用每天2 次的一次量肌肉注射比例为每千克体重0.2ml的板蓝根和10mg的盐酸诺氟沙星,连用3d。

4.2.4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患病猪是缩短病程、节省成本、促进病猪恢复的有效手段。用黄芩、半夏、板蓝根、栀子、枳壳、黄连、甘草等组成水煎剂,拌食喂、胃管投服、自由饮用等方式3~4d即可。治愈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比饲料,可用陈皮、厚朴各20g,木香15g,金银花炭25g,甘草5g(此为20~40kg 猪的用量),水煎去渣灌服,强健猪体,以提高生猪经济价值。

5 结论

猪传染性胃肠炎,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以预防为主,每半年对能繁母猪进行免疫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生猪来源。对发病猪的治疗原则是止泻、补水补液、防止继发感染、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弥牢,梁振宇,梁升耀.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35(1):97.

猜你喜欢

防治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