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会内控管理薄弱环节问题及改善措施

2017-04-26张晶晶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内控管理财会事业单位

张晶晶

摘要:当今经济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被逐渐重视起来,财会内控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要想对财会内控管理进行改善,就要找出其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本文根据事业单位财会内控原则,对事业单位财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会 内控管理 措施

事业单位是保证国家各个系统组成正常运行的服务系统,其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事业单位的财会内部控制严重影响事业单位能否正常运转,但由于财会内控管理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对单位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保证事业单位工作顺利,一定要做好财会内控管理的工作。

一、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就是指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事业单位的财会内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事业单位在实现社会效益时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要保证成本不能多于获得的社会效益,所以财会内控管理就是要对财会内控的过程进行管理,尽量避免其在内控过程中发生问题。

(二)相互牵制原则

其目的就是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包括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事业单位中应保证内部部门岗位的职责分明,各尽职责,部门之间也应相互监督。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三)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则

全面性是指事业单位的各种决策,执行等全过程都需要内部控制,并且单位所有经济财务也需要内部控制的全覆盖。重要性则是对一些重要的业务和高风险领域重点突出,单独进行汇报。这样全面与重点结合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事业单位财会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

事业单位的财会内控结构复杂,范围广泛,所以容易在很多方面出现可能疏忽的问题,我们要根据所发生的实际问题来寻找其内控管理的问题。

(一)结构上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中,财会管理结构普遍都不是很完善,但管理架构和控制流程对事业单位内控的效果有重要作用,所以没有完善的管理架构将对事业单位财会内控形成不好的影响,可能会使整个工作出现流程混乱,到账模糊等现象。不难看出,财会控制流程在工作上显得过于简单化,使整个流程被动化,加剧了财会内控的薄弱性。

(二)岗位职责不明确

在事业单位上,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管理岗位,在其相关的权限和职责都不是特别明确,许多岗位存在交叉的现象,使事业单位开展财会内控工作时,出现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情况。还存在部分非财会专业的财务人员,使整个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对资金管理实际经验不足的情况,还可能出现一岗多人的现象。并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旦进入编制,就会缺少工作压力,岗位缺少竞争,进而导致工作人员工作中缺乏危机感。所以岗位职责不明确问题成为财会内控管理中的薄弱环節。

(三)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对业务活动的风险分析、评估和应对,缺乏对业务活动开展系统性的风险评估意识和能力,缺乏全面的风险预警、评估和应对机制。这会导致在财务内控过程中,面对突然的经济问题束手无策,使其失去控制,对单位造成损害。

(四)预算控制活动不规范

预算编制不规范,随意性大,时常出现内容缺少或不准确的现象,总的来说,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也较大,大部分人员只注重申请却不注重管理,因为预算申请与执行都由财务部门会计控制,预算执行缺乏内部监督,执行不严格,使预算的编辑与执行差异较大,出现执行率低,执行均衡缺乏的现象,这是财务内控的常见问题应得到重视,防止有人员利用此环节谋利。

(五)审计监督不力

关于审计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对需要内容的调查分析不够充分,对在职的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足。内控核查与业务审计之间关于其相互影响的分析不够充分,而关于业务操作,只纠正其做法,没有对内控制度提出改进措施。实施阶段的控制也不到位,审计人员经常按照经验对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核查,没有进行现场实施阶段,现场核查也缺乏针对性,使工作效率不高,审计部门的工作对内控管理的影响较大,如果审计不利管理也会出错。

三、事业单位财会内控管理出现薄弱环节的原因

虽然事业单位财会内控复杂,问题种类和方面都比较多,但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财会内控本身的认知缺乏

许多事业单位本身对于财会内控的了解并不深,还有许多从事事业单位财会内控的员工都缺乏专业知识,另外这方面的管理并不容易,并且不易发现,这影响了财会内控工作与单位之间的衔接,从而影响了实际工作,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降低。

(二)事业单位的内控监控落实不到位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会监控机制逐渐弱化,落实程度低,甚至有的单位没有监控机制的存在,而监控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执行,监控的缺乏使财会内控的问题无法暴露完全,进而无法对其进行管理,这也成为管理时出现的薄弱环节,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也是由领导直接任命,缺乏独立性和民主性,使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事业单位管理当中,对财会的管理不是十分的完善,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财务机制的改革还不够彻底,虽然很多单位都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了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单位将财务机构交给其他部门,所以单位的财会管理部门就不能独立的行使权力,最后使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变得十分混乱。

(四)事业单位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较大,在这个经济高度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单位和企业都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吸取传统管理模式的经验,更要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对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加强对财会内控管理的完善。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只有跟随其不断发展进步才能更好的适应,不被淘汰。

四、对事业单位财会内控管理的改善措施

根据财会内控管理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善措施:

(一)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有利于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对于财会内控人员要求其不仅要具有全面的专业背景知识,并且要对财务内控管理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对其人员的管理会十分容易,使很多实际工作能更高效的落实。

(二)完善财会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视,事业单位应成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并且审计工作应由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从事,要杜绝由领导直接任命。事业单位对内部财务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和某些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明确划分与界定,要让工作做到分项落实。这样可以对事业单位财会内控的管理方法进行规范,同时也是提高管理成效的基础。

(三)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建设也是提升财务内控实效性的重要模式,对于实际工作的开展也十分重要。政府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监管,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进行规范。事业单位还要结合自身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能让各方面工作更好地衔接,实际工作也可以更完善的落實。这也为财会内控的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其能更好地提高效率以便服务于社会。

(四)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

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财会内部控制的效率,所以要规范财务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给其内部制定明确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这样能够不仅能对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还能完善相应的行为责任制度,让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这将会给财会内控管理提供更规范的工作基础。

五、结束语

对于事业单位财会内控管理的研究,要结合事业单位现阶段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分析出单位财会内控管理的缺陷,然后结合需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针对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全,岗位职责不明确等问题,我们要从人员、方法、措施等方面,结合具体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改进,不断提高内控管理效率,确保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桂梅.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2015

[2]樊立新.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才智,2016

[3]侯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及应对的措施研究[J].商,2015

猜你喜欢

内控管理财会事业单位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谈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路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