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26裴丽霞
裴丽霞
【摘要】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讲课,其接收者是学生。而分小组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同学们共同学习,并负责小组内部所有组员和其自身的学习情况。当小组内全部成员的学习成绩都完成了目标,才算完成教学规划。在教授初中英语的过程中,开展分小组学习的形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这一主体,而且在整个教授英语的过程中都有学生的参加,对教授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分小组学习 教授英语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16-02
一、分小组学习的原因
伴随教学制度接连地革新,老师教授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要重点对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探讨和研究,不断的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和学习。现在初中阶段所开展的英语教学活动不只是为了教授英语学习知识,其主要目的是着重培养大家自主研究并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分小组学习的模式,它是完成这个目标的重要方法。如果使得所开展的学习英语的各项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可以简单的模仿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要主动沟通和实践。所以,有效的分小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互利共赢,使得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分小组学习运用在教学中
1.老师依照不同的课程类型和内容分别运用
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分小组学习的活动会出现无效参与的现象。当教师安排同学们分小组学习的时候,老师没有提供充足的时间给大家讨论,只是形式化的走个过场就安排结束。通常情况下,对相对容易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单独完成学习或者老师教授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就可以了,但是对于相对复杂且综合性比较强的学习任务,应该开展分小组学习的形式。老师只需要依照详尽的课程类型和学习内容进行分小组学习,这在教授初中英语的过程中,就会取得惊人的学习成绩。
2.老师在分小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老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方法和思想着重培养,需要用心安排相关任务让小组人员共同完成。比如说让同学们分小组作出相关的学习课件或者测试题等。分小组学习的目的不止是完成任务,而是要通过分小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和别人合作完成任务。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及时了解每个小组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3.分小组学习中体现良性竞争
老师要找到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让小组内部成员亲密合作,而在小组间形成良性竞争,着重对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思想进行培养,使他们得到共同发展。老师要对小组进行评分准则进行制定,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评价分小组学习的成果。小组之间评估的内容有如下两项:
第一,针对于口语的训练,在每节英语课上举行小组口语表演,时间为课前五分钟,每天安排一个不同小组进行表演,最后全班同学集体投票评分。
第二,安排读书作业:每个小组可以自行安排读书的时间和地点从而完成读书作业。
4.挖掘小组长组织活动的能力
分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长是整个小组学习的领导者。分小组学习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与小组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开展分小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挖掘小组长组织活动的能力,这样才能调动整个小组成员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挖掘小组长的能力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第一,模范带头;第二,审查监督;第三,组织测评;第四,调和帮助。
三、因材施教的分小组学习方式
人常说因材施教,具体说意思就是人们拥有不同的资质、头脑和基础,所以要对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从而做到学以致用。这种做法对写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学生可以在小组中沟通作文并相互评判。当某一成员阅读作文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必须认真听,而且要想出其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在他读完以后,其他的小组成员要对他的作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把自己对作文的缺陷的部分说出改正的意见。互相评价之后要挑选出最好的一篇给全班同学朗读。这种办法让同学们对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十分明确,使得小组活动真实有效。
四、结束语
分小组学习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形式,着重表现出生存为本的准则。分小组学习的模式与教授初中英语的特点相吻合,尽管试验的时间不是很长,只有几年,但它给我带来许多收获,分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它带给学生的不只是学习本身还有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信心和欢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分小组学习一定会更多地在教授初中英语方面得到應用。
参考文献:
[1]钟敏谊.浅谈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2]邓少丽.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