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7-04-26田叔君
田叔君
摘 要: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广大数学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造成高中数学教学不能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根本原因。为改善这一局面,本文就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来加强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做了初步探讨,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深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要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千万不能兴之所至,一泻千里,与学生抢“戏”;也不能言者谆谆,听者渺渺,给学生催眠。教师不仅要豉励学生发言,而且不要急于在学生发言之后,马上评判其对错优劣,要多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评判。对学生发言中产生的思维闪光点要及时予以表扬加以鼓励;即便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者有失偏颇时,也要耐心引导悉心点拨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纠正。其次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对数学活动的认同感。美国心理学家布昝纳指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创造性思维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索养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探索问埋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了解知识生成的前因后果的迫切心理和探索解决问埋的强烈欲望。这些将非常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勇于探索、务实求真的索养。再次数学课堂教学要实施高效的课堂交互这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索养的重要环节尽管我们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埋是科学思维的焦点”,提问的确是实现交互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决不能把提问和实施课堂交互简单地等同起来。教师一方面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互也要适度地给学生以引导、点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放下“长者为尊”的架子应该给学生以平等研究的权利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合作性的伙伴关系教师还要善于以学生的心态和行为参与到课堂交互中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利于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发散性和批判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相互寸问埋的机会此时他们没有任何约束感敢说想说并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将大大有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索养。
二、探索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1.重视教材改革。
教材内容的调整是提高数学素养应优先解决的问题,严格的说,我国目前部分数学教材基本上是按应试目的而设计的,忽视了实际应用。数学仅看成是继续学习的工具,它所强调的思维,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基本都是通过习题来培养的,以致变成了解题能力的训练。而很多例题、习题又是多年不变,无法跟上社会进步的形势,因此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在新教材未出台之前,立足现行教材,充分挖掘内涵,渗透一些与市场经济、日常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数学应用内容则是必须和有效的,但教材内容调整应注意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要更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使学生了解一般社会知识与科学知识;二是要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解题的思想方法,达到举一反三。横向渗透的目的;三是要更具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
2.突出基本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了思想方法可产生和获得知识,而知识中又蕴藏着思想方法,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正是由于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在强调知识的同时还得突出思想方法教学。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概念讲解、定理证明、例题解答,都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始终渗透必要的思想方法传授。
3.加强数学运用能力教学。
数学运用能力是目前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从这样两个方面努力:
(1)重视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数学概念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问题高度抽象的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科学本质,具有普遍意义。但正是这种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使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学生们虽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这就要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能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使学生弄清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概念在现实中原型是什么?及演变后的一般意义又是什么?这样才能追本求源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在学习导数的应用,如生产效率、边际、弹性时,就不致于觉得过于抽象而无从下手了。
(2)开展模型教学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筑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寻出其结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实现问题解决,最后反过来又促进数学新思想、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因此数学建模是沟通数学理论与实际的中介和桥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是培养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建模能力训练对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学生建模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应从简单问题入手,师生共同创建模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数学形式刻划和构造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勇于创造的意识,随着能力和经验的增加,可通过实习作业或活动小组的形式,由学生展开分析讨论,分析每种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修改意见,讨论是否有进一步扩展的意义。这样学生可以在不断发展、不断创造中培养信心,纠正理解的片面性。比如下面实际问题的建模,学生就出现两种不同的模型。
参考文献:
[1]彭亮.高中数学指导[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
[2]沈甜.以岗位需要为导向构建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