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与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研究

2017-04-26赵艳荣

医学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老年高血压

赵艳荣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自我管理;老年;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1]。高血压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慢性病,不仅可能导致患者脑、心、肾的损,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2]。目前临床上尚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够根治高血压,仅仅能够针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临床的预防及控制效果不尽人意,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使得血压的控制更加不佳,这与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不够,饮食控制不佳及心态、用药等不合理造成,有研究显示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患者的血压控制及自我疾病管理能力的提升[3],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排除存在严重并发症和药物引起高血压的情况。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为58~82岁,平均年龄(68.1±3.2)岁,病程为3~14年,平均病程(7.9±2.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为56~84岁,平均年龄(68.3±3.3)岁,病程为1~15年,平均病程(8.1±2.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长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督促、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告知其戒烟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多食蔬菜等易消化多纤维食物。

1.2.2观察组 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具体为:①建立个人档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资料;②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重视高血压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及饮食、运动对血压控制的关系;③饮食干预: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评估,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同时应该叮嘱患者忌烟酒,指导患者多食用易消化,清淡食物,严格控制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少时动物脂肪和内脏;④运动干预:为了更好的巩固药物降压的效果,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以不感到气喘、疲劳为宜,督促患者每日坚持运动;⑤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消极的情绪,减轻患者压力,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能力,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实现血压的良好控制;⑥用药干预:血压的良好控制离不开患者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护理人员应知道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私自停药及增减药量的情况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

自我管理包括血压监测、依从性、健康行为,共3项,每项3小题,每项为9分,每小项3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4]。血压控制情况和患者的依从性、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息息相关,由于高血压不能彻底治愈,因此在患者需要在长时间内特别注意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重视依从性,增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5]。

本研究结果显示: ①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揭小琴.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11):135-136.

[2]颜芳,王雪.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08):203.

[3]叶敏宏.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2001-2002.

[4]劉春霞,刘春辉.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29):116-117.

[5]刘乾惠,刁晓兰,周锡平.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13,06(6):26-28.

编辑/李桦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老年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