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高级班口语交际能力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

2017-04-26刘雨欣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口语教学

刘雨欣

摘要:在第二语习得的诸多理论中,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当之无愧是影响最大并最受人欢迎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知识的建构过程其实是社会文化的建构过程。本文对社会文化理论中三大核心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对外汉语高级班的口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高级班;口语教学

一、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也被称作维果斯基文化心理学或文化历史心理学。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调节、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脚手架、私语、活动理论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等八个主要命题。在此笔者着重介绍三个重要的核心理论,并把它们与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探索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指导意义。

(一)调节论

调节论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这里不能把调节翻译成中介,国内翻译成中介是个大错误,中介是artifacts,而mediation应当翻译成调节。其基本概念为,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之下,人类从低级的心理技能发展到人类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语言在其中起到了最基本的调节作用。语言从社会语言、自我中心语言、个体语言发展到内在语言。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在第二语言课堂中扮演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调节者。即教师通过调整提问、调整互动策略、调整和把控课堂节奏,启发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不仅是师生间的调节,同伴调节、自我调节等都会促进语言的内化,从而达到习得第二语言的目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指的是个人认知水平的差距。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个层次:一是其已经达到的“现实发展水平”,即为学生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独立解决问题的智能水平;二是学生在学习后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ZPD是潜在发展水平与现实发展水平之差。在最近发展区内两种水平的差距是随学习者所参与的交际互动动态表现出来并不断变化的。因此基于这一理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必将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关注对象。将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与实际的发展水平相结合,在巩固实际发展水平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在学习者当前能力基础上,发挥调节者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发展思维,适当的超越现有的水平。一旦完成教学目标,就成为发展新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

(三)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用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启示。一是课堂活动设置的任务型引导;二是课外实践的必要性。通过课堂内外的活动,尽量还原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参与度,在学生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认同感。

二、对外汉语高级班口语课

对外汉语口语课这门单项技能训练课最初被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留学生可以用汉语进行交际。学生们通过大量的口语实践活动可以培养汉语语感,进而促进他们汉语思维和交流习惯的形成,最终可以进行实际交际。因此无论是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口语课都是汉语学习的必修课。

在汉语学习的高级阶段,由于初、中级阶段的语言训练,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在高级阶段的学习中他们倾向于更自主地、更自由地运用语言,以求达到更深层次地沟通与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阶段的学生自身很渴望获得更多接触目的语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语言的交流远不满足于课堂,更是一种社会交往。然而目前高级班口语课的教学确并不尽如人意。有些老师的教学仍停留在初、中级阶段,对学生进行刻板的灌输,由生词到课文再到练习这种一成不变的套路。而另一部分老师则认为高级班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完成日常交际,个别的错误也不要紧,口语课堂练习既没有目标也没有重点,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汉语水平鲜有提高。

三、对高级班口语教学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社会文化理论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及第二语言课堂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同样了解到对外汉语高级课口语课教学的现状。笔者将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自身在对外汉语高级班口语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高级B班为例,对高级班口语课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口语课词汇教学的建议

首先,教师应积极把握词汇量的输入。“不同的言语技能对词的掌握有不同要求”¨2],作为教师应根据口语课课型的特点,结合教材,积极把握控制,筛选添加词汇的输入。以笔者所使用的《汉语口语高级篇2》中第七课《婚姻就像一双鞋》为例,作为口语课在涉及婚姻这一话题时,我们必须主动补充婚后父母双方称呼的说法,喜糖、喜宴,闪婚、裸婚、异国恋等词汇。同时对于生词表中一些简单的或是不够生活化、口语化的词,应淡化处理,不讲或是略讲。如:笔友、松散等词。另外,对于时下一些新词热词,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们对这类词非常感兴趣,学会后使用频率非常高。这能使之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汉语也更加地道。

其次,教学中以词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就是说,教师应以词汇为切入點,巧妙地把语音、语法、语用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口语教学既有重点,也能兼顾其他方面,互为补充,提高口语教学的水平。以第九课《有什么别有病》中的生词4“够呛”为例,在处理这个词时,首先要保证学生发音正确,其次这是一个口语常用词,那么必然要介绍和讲解它的语法和语用功能,笔者总结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得够呛。如:累得够呛,疼得够呛,气得够呛,挤得够呛等。这里“够呛”表示的意思是程度深。第二,……真够呛。如:这冰箱的质量真够呛,这个人真够呛,最近的天气真够呛等。这里的“够呛”表示不好的状况。第三,表示一种估计和推测的语气。如:他够呛能来上课,这么多他够呛能吃得完。虽然以上三种情况都很生活化也很口语化,但是“够呛”的意义和用法却不尽相同。这样一一拆解开来,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本身的多重含义,运用起来不论在语法或语用上都更加的准确恰当,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最后,在高级阶段,口语教学应注重在语句之间、语段之间起连接作用词汇的教学,加强学生语句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使学生的口语可以达到整段表达的水平。例如:第一课《名牌就是名牌》中提到了“奢侈品”、“炫富”、“富二代”等词汇,句式讲解涉及了“图的是……”“……也好……也好”这样起连接作用的地道表达。讲解这类词语时可以给出几组例句,让学生从中归纳出该词语使用的语言环境、搭配格式等。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再给出半开放式的操练加以巩固。最后,让学生运用目标词语输出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二)对口语课课堂教学策略的建议

高级班作为系统学习汉语的最高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和表达,因此该阶段的口语课程教学更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着重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汉语思辨能力,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1.课堂环境自然真实

第二语言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未来的真实生活中,能够独立完成语言交际。那么在学习环境中尽量模拟还原真实的生活环境对学习一门语言至关重要。比如在,课堂上要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避免学生本国母语的干扰。采用沉浸式教学法——chinese onlv。又如,对一些语言点的教学要给其使用的具体语言环境,结合具体情境给出例子进行讲解。而在课堂模拟的操练时环境也要贴近真实生活。简而言之,师生共同创造一个自然真实活泼的课堂环境。

2.课堂教学交互多样

首先,导入方法多样化。如何让学生自然从顺地进入到教材课文的情境中,关系到学生对整篇文章学习的兴趣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如何进行课堂导人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本学期笔者尝试了如下的导入方法:首先,图片引入法。如第一课《名牌就是名牌》中,选择了一张有世界各大品牌的图片,问学生知道哪一个,喜欢哪一个,引入新课;其次,视频引入法。如第二课《我想去公司工作》中,选择了《最近比较烦》的mv片段,学生很感兴趣,然后提问:他们在烦些什么,从而引入主题。同样的第十一课《广告是多还是少》中,选择了创意广告的视频引入;最后,热身话题讨论法。如第五课《可怜天下父母心》之前就以聊天的方式问学生:你小时候上过课外辅导班吗?你喜欢吗?注意此处问题的设置要简单,让学生有话可说,随即引入主题。

其次,教学方法多样化。

第一,小组讨论法。高级B班是由来自韩国、朝鲜、越南、日本、美国及俄罗斯六个国家的学生组成,而且年龄跨度较大。由于东西方文化及个人性格的差异,在自由回答问题时会出现开口率不均的问题。而且如果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叫同学回答,学生回答率、回答问题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把学生分为2-3人的小组,在学习一个新的句式后,让他们小组内先讨论,一起完成书后的练习,同时用这个新学的句式自己编一个小对话。这样在小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们可以更自然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得出答案。编对话的过程则是一个语言输出的过程,需要词汇、语法、语用等诸多要素的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合理的对话。学生开始时会觉得有些难,或是无从下手,但是一两回合的适应过后,他们便爱上了这种形式。因为这样既可以活学活用,操练了所学的词语,又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倾听了他人的主张,让语言知识记忆更深刻。另外小组的讨论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有利于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也可在第一时间检验教学效果,可以及时的查缺补漏。

第二,个人演说法。高级班的口语课对学生语段表达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因此,笔者结合每一课的主题给学生设定一个相关话题,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给出话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个问题,如: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你可以接受异国婚姻吗?也可以是一幅图片引发的思考,如第五课《可怜天下父母心》中给出的图片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亦可以是一个介绍,如第一课《名牌就是名牌》,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自己的品牌介绍给大家。关于话题的给出要注意的是:问题要细化。如设计你的品牌,要给出提示,比如你的品牌是什么种类的商品,市场定位(高、中、低档),目标用户,产品优势等等。这些会给学生启发,让他们去思考,从而更好地准备话题,而不是拿到一个空空的话题,无从下手。

话题多采用课外准备型。即一般在第一课时陕结束时抛出话题,给学生课下充足的时间准备,对于要表述的问题进行更细致的总结,第二课时请每个学生三分钟时间发表自己的个人演说。此处要注意的是应严格控制每个人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首先保证了公平;其次让学生能够有计划、有逻辑地表述自己的内容,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滔滔不绝。最后,对于口语能力稍弱的学生,他们会做更多的准备,演讲时间由一分钟慢慢变长,最后能完成三分钟的演说,进步明显。

第三,任务表演法。根据课文内容,设定情境、人物,布置任务。学生在高级阶段有欲望也有能力完成任务,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由于表演法首先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这一方法也有利于他们更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第二课《我想去公司工作》为例,我设计了一个找工作的表演任务。任务前,我做了充分的铺垫和准备工作,完成了课文中所有的教学内容。之前的话题讨论也涉及了“如果你是老板,你在选择员工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如果你是员工,你在找工作时最看重什么”。任务中,让学生3个人一组:一个老板,两个求职者,教师给出招聘启事,学生模拟招聘情景准备、表演。老板决定两个面试者选择哪个,并说出原因。任务后,学生还可根据观看的情况发表自己的感想,对演出进行评论,大家票选出最佳老板及最佳求职者,最后老师总结。

第四,辩论法。由于是处于汉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其学习的内容多是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这些话题往往不具有唯一的结论,因此可以采用辩论的方法。在几次语言课的铺垫后,可以组织进行一次辩论赛。辩论时所使用的句型和词汇也应尽量在平时的课上有所体现,即每次辩论的主要目的都是语言学习,有突出的语言项目训练。

最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鉴于社会文化理论,而今的第二语言课堂不再是单一古板的粉笔加黑板的标配,而是采用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其中多媒体的应用尤为突出。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学提供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于一身的教学资源,传递的更多的信息,而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3.课外实践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外实践活动。它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起着课堂教学所不能或无法起的作用,也可以说是“第二课堂”。留学生们身处长春,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因此要切实抓住实体媒介,尽可能多的实践练习。課本中所学的词汇、句型及语法,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操练、实践、巩固并完善。课外实践的丰富即教师可以给出适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完成,并通过录音、录像的形式进行验收。除了实践交际练习,我们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汉语活动,比如中国电影周、汉语角、中国歌曲比赛,中国文化周等活动,尽量充分利用目的语氛围,培养积极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弘扬了中国文化。课外实践的有效即在设置任务时难度要适中、内容要得当、要求要明确。

四、总结

笔者通过对社会文化理论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活动理论这三大核心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分别对对外汉语高级班的口语词汇教学和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着重论述了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的建议,即课堂环境自然真实、课堂教学交互多样、课外实践丰富有效。这里课堂教学交互多样体现在导入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小组讨论法、个人演说法、任务表演法、辩论法等)及教学手段多样化。由于笔者的学术能力有限、教学经验有限、参考资料欠缺,其中有不全面及有失偏颇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黄可心]

猜你喜欢

口语教学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纪录片为教材的大学口语教学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