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7-04-26操凤萍朱林
操凤萍++朱林
摘 要: 在构建主义和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上,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与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有效融合。在课堂上、下创设了学习环境,构建“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上进行了教学实践,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任务驱动; 项目式教学;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4-72-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idea and the task driven teaching are effectively integrated to create a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classroom and out classroom, to build a "micro task driven project"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 database principle, the model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micro task driven; project teaching; applied talent
0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内完成所有理论讲授后进入实践阶段。如此学、做分离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协作性,从而很难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综合应用技能。项目式教学通过一系列教学项目,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项目式教學通常比传统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无法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这样基于微任务驱动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翻转课堂”是融合混合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上逆转了学生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放到了课堂外由学生自主学习,而课堂变成了个别指导、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场所[1]。本文以“数据库原理”课程为例,构建了“微任务驱动”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体系并设计了其具体的实施过程。
1 构建主义与小组合作学习
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构建主义理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
⑴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中自我体验建构而来,其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能激发学习者主动建构[2]。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微任务驱动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学习环境,借助事先分解好的微任务引导学生从学习环境中主动的、互动的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互动和评价反馈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最终完成正确的知识建构。在翻转课堂实践教学中,运用微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⑵ 小组合作学习理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其要素如下:①小组对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成员积极承担自己的任务,相互信赖、充分沟通;②小组内部通过协作学习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优化;③小组成员对组内的任务成果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在微任务驱动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2 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是一个融合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的学习环境[3]。在教学模式设计中,关注课前和课后两个教学环境的创设,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⑴ 课前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分解设定学习任务,制作并开发相应的基础支撑学习资料,包括学习目标、进度安排、项目认知材料、基础知识课件、自制教学视频、课前测试题库等。将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库发布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要求,自主地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和知识点测试,发现问题和提出疑惑,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监督和跟踪进度,并在教学支撑平台上完成师生互动。
⑵ 课中教学设计
在课中,教师借助校企合作的实际开发项目,并抽取相关的实践内容,根据课前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将项目内容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的微实践任务,并创设相关的项目微任务环境。学生以小组合作来完成知识内化过程,学生按小组布置教师的微任务,以微任务为驱动完成独立探索和小组协作,并进行成果的交流。教师在课内解答学生课前疑惑,并进行微任务的个性化指导和反馈评价。
3 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课题组在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计算机专业13级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学期的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实践,完成了项目的收集和任务的分解,搭建了课前课中教学环境,与学生积极的交流和互动。
3.1 课程整体设计
对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习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应用数据库基本原理、商品化的DBMS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工具,设计和开发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数据库应用系统[4]。课题组将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理论知识架构部分和工程实践能力部分,如图2所示[5]。
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包括:学习阶段性目标、教学PPT、教学视频、阶段性练习题、企业实际项目展示。围绕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微任务,并将这些微任务分阶段发布给学生。课程理论部分,内容基本放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采用互动的方式解答课前疑问。实践内容放在课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探讨和交流。
3.2 教学过程
⑴ 课前学习活动的开展
首先教师根据细化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和内容,制作基础支撑材料,同时提供开放性资源的相关链接。例如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针对关系数据库这个知识点,课题组设计了整个章节学习目标和进度文档。把知识点分解为关系DB结构、关系操作、关系完整性、关系代数等几个学习微任务。在每个微任务内根据知识点特征,设定不同的微任务并提供不同形式的多媒体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关系DB结构部分,采用PPT图表展示加语音讲解的方式;在关系操作部分,采用教师录制的微视频讲解,并语音解释录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操作实例;在关系完整性部分,以视频方式展示糟糕的数据库设计案例,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每个微任务内都配备有相应的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题自测学习情况,遇到困难可以再次查阅在线资料,并在论坛上提出疑问;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学生任务的的完成情况,并个性化地解答学生疑问,收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便课中讨论。
⑵ 课中学习活动的开展
课中教师首先对课前论坛中带有普遍性的疑问进行讨论。教师发布项目实践微任务,这项目来源于企业实际开发项目。如: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医院门诊系统、汽车租赁系统等。教师把项目开发过程中数据库部分抽取出来,分解为数据库应用认知、数据需求分析、數据库设计、数据库生成几个微任务模块,微任务由学生分小组在课堂中协作完成。
分配完任务后教师需要创设任务环境,在数据库应用认知微任务环节中,需要提供可运行的管理系统源码和系统运行的软件支持环境,在数据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需要提供绘图工具等。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小组给予独立指导,对小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小组自主选择教师提供的课题,由3-4名同学组成,由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分阶段分工、协作完成教师发布的微任务,并以小组为单位将成果进行展示,同时可以对其他小组的成果提出疑问。
3.3 教学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检验,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理论认识、实践操作能力都较上届有较大的提升。理论考试的优秀率得到了提升,在参与实践的21个小组中,有18个小组很好的完成了选定项目的数据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生成任务。但同时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如课程不及格率比上学提升了2%。究其原因,与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教师很难跟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关,因此对于自律性和主动性差的学生,还需要及时跟踪和加强督促。
4 结束语
本文在构建主义和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上,借助翻转课堂理念,构建了“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上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在以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应用性高校课程中有较大优势。其以微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得以充分体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理论认知、工程实践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曾贞.翻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14-115
[2] 罗柳垠,芦丽萍.微型学习视频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5.2.
[3] Jon Bergmann,Jerry Overmyer,Brett Wilie. The FlippedClass:Mythsvs. Reality[OL].
[4] 黄德才,陆亿红.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3:34-37
[5] 操凤萍,李香菊,赵勍邶等.工程思维导向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6.1.